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市发展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有融入城市社会的诉求。但总体上,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的生存状态仍然不容乐观,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社区是实施社会管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最重要载体。以社区为切入点,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市社区服务和管理体系中,增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解决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体制改革,在城市中一部分的公民承受了过重的改革的代价沦为了城市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比较弱,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对城市中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已经成为关系社会稳定发展的重点问题.在目前城市弱势群体保障缺失的情况下,要不断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社会保障立法和司法救助制度,为弱势群体建构起法律的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3.
文化资本的差异不仅使得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拥有不同的职业地位(白领/蓝领),共同的身份标记与惯习(家乡文化资本),还使得同在城市生活的他们既有着不同的社会位置又有着相似的境遇与心境。文化资本是他们做出是否定居城市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他们最终融入城市社会所要跨越的区隔。探讨区隔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文化资本不仅与经济资本一样是稀缺的,在传承和获取的社会条件方面,它比经济资本带有更多的隐蔽色彩。教育机会、家庭背景以及个人的品位与生活方式等因素不仅潜在地影响着农村流动人口的文化资本获得,更成为了他们在城市攀援的阶梯。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的少数民族流动人群背井离乡来到城市,纵然他们的劳动力被城市所承认,成为发展的生力军,处于“城市的中 心”,但是他们却由于社会性别因素的影响,在传统观念、利益分配、性别分工和劳动需求的性别区分等方面受到了不平等及不 公正的对待和束缚,而徘徊在“城市的边缘”。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试图寻找在少数民族城乡流动抉择中的内在规律与动力 机制,借此还原这些在城市中心被边缘化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背后的社会性别因素,为建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 会格局提供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市民化已是大势所趋。可是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制度上的限制等却阻碍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为解决这个矛盾,必须深化制度改革,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城市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调适,是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了心理调适对社会稳定与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贫困群体心理调适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政府、新闻媒体、社区和个人应该加强的几个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升级和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变迁,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民工进入城市的“非正规部门”就业,成为都市社会的底层人群。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和1结构变迁不同,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社会中涌现的非正式就业人群是与全球化工厂就业体制密切相关的,他们从农村进入工厂就业,又从工厂退出成为城市的非正规就业者;他们生活在城市之中,却又因为制度区隔而生活在体制之外;作为一群特殊的农民工群体,他们的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所特有的分割关系,赋与了他们在城市社会中独特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在城市建设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却行走在城市的边缘,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这与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低,维权意识淡薄和现有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既是社会公平原则的要求,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要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们必须全面调整和改革各种歧视性政策,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形成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化的产物。农民工为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等参与权上的严重不平衡,致使他们在城市里受到诸多不公平的待遇。农民工参与权的困境已经影响到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影响到农民工自身,影响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以后,西北地区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集的重要地区。选择甘肃兰州、陕西西安、内蒙古包头、青海西宁以及新疆乌鲁木齐这些城市进行研究,从就业、收入、居住环境、社会交往以及对当前状态的评价五方面进行分析。结论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他们既给西北地区带来活力,又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不便,本身的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需要从认识上、教育上、规则上、社会团体几方面进行重视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学习能力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分析城市学习能力的内涵和构成,采取切实的措施提高城市的学习能力,将极大地促进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绿地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的一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很大的作用,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综述道路绿地对城市整体环境的影响与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园林与生态安全园林的概念,总结了城市道路绿地的功能及生态作用,从植物景观、开放空间、种群多样性、可持续设计几方面论述了城市道路绿地生态安全设计的方法,并提出相应对策。生态安全园林的建设是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的重点,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这不仅是人类社会的需求,也是设计者的社会责任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是当前许多城市建设的目标与任务,而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政府效率的高低,对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首先构建了和谐社会政府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和创新型城市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测量模型,然后进一步构建了和谐社会政府绩效对创新型城市竞争力影响的结构模型,以期为更好的发挥政府效率,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逐步形成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分野,文化的地域格局也相应发生变化,出版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对地域格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结合文化传播学以及媒介地理学,旨在对中国城市内部的出版业空间布局研究。在介绍出版业与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对城市内部历史形成的出版产业特色街和通过行政力量推动的出版产业园区进行研究,并对出版产品与城市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中公民社会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不仅要完成硬件目标,更要完成一系列软件目标。开展公民教育、塑造现代公民意识、完善现代公民组织和建设现代公民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在未来北京世界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政府应着力提高公民参与机会、强化合作,把改善和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中心环节,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制定和规划城市发展战略,使每个公民都是城市建设的一份子,激励全市人民群策群力全面参与城市建设,使每个人都能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的英国社会 ,开始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进程 ,经济领域各部门各行业的蓬勃发展 ,客观上既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相应的发展 ,又为这一发展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于是城镇改造运动应运而生。持续一个世纪的城镇改造运动有效地改变了英国城镇的外观 ,美观大方的砖石建筑逐渐取代了木板建筑 ,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市容市貌的美化使各城镇走出了灰暗、狭小的中世纪 ,迎来了近代都市的曙光。伴随着健康、整洁、美丽的城镇出现 ,一个全新的市场吸引着更多的人才流入 ,变革了的城镇体系得以消化包容扩展了的商业活动 ,使得改造后的城镇框架更加牢固。令人赏心悦目的英格兰城镇形象深深地吸引了世人。这一场城镇改造运动也为 19世纪的城镇改造运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SARS风险与风险城市的安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城市伴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而突现。城市风险是被制度化建构起来的一种城市文化特征。城市风险和消解城市风险的技术进步与社会努力一同增长。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展,城市所面临的风险不只是传统意义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而是当前城市面临着总体性风险。所以风险城市的风险包括了城市本体性风险、衍生性城市风险和城市人造风险;风险城市中风险的多样化和复杂性来源于自然的某种程度上的消退和城市现代性的增加。降低风险,维护安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城市风险识别系统和城市安全保护壳以及实施城市风险降低的综合对策是风险城市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8.
知识城市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和城市转型的客观需要,知识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进入国际城市发展的视野。知识城市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有其一套系统的衡量指标。知识城市建设涉及到城市生活的诸多不同方面,因此发展知识城市的进程必须得到整个社会的支持。世界知识城市建设进程在加快,中国要深入研究知识城市这一新的理论,将知识城市战略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9.
陈柳钦 《南都学坛》2010,30(5):109-115
城市危机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危机、意外事故危机、公共卫生危机和社会安全危机等四大类。为了解决城市危机给城市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危机管理应运而生。城市危机管理的成效需要相应的机制来保障,包括危机机构的设立、危机预案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危机预测评估、危机处理和政策制定等,依据工作重点的不同可分为储备、预警、控制和恢复四大阶段。当前我国城市危机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危机管理认识有待于加强;城市危机教育不足;政府与公众在城市危机管理上存在沟通的"盲区";现有的城市危机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树立城市危机意识,实现危机管理理念的全方位转型;加强法规体系建设,为城市危机管理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积极的城市危机预警系统;加强公民的危机管理教育,提高公民的危机管理参与意识和能力;构建城市危机管理的社会整体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城市拾荒者在城市化进程中为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减少城市污染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其所劳与所得极度不平衡。城市拾荒者被政府所回避与轻蔑,被社会所歧视,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在心理和物质上均被边缘化,成为城市贫困人口新的组成部分。城市拾荒者存在严重的期望失落感与自卑感,这些心理因素导致很多冲突的产生。因此,政府应该与社会、城市拾荒者共同努力,完善社会公平评价机制,营造良好评价城市拾荒者的社会氛围,培养其良好的社会心理,使城市拾荒者更多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添加更多和谐的音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