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清朝末年清政府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进行了法制改革,清末的法制改革促使中国的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型,在中国法制现代化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奠定了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孙中山法制思想的源流、法制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清朝专制制度的极端腐朽是孙中山法制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思想基础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源头活水 ;孙中山法制思想体系主要由民权主义、五权宪法、权能分治论三部分组成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立论基础 ,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核心内容 ,权能分治论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清朝对蒙古族立法的继承性主要表现在行政立法、民事立法、刑事立法和宗教立法等方面,通过以上分析探讨了正确认识该法律现象的意义。在法制改革中一定要重视法律传统的作用,并依此选择法制改革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清朝末年,清政府"自上而下"地实行了大规模的法制改革,它是20世纪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虽然清末法制改革是清政府为了解决当时社会中日益激化的各种矛盾而迫不得已采取的应对措施,但其客观上却促使了中国由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的转型,其历史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5.
祥虎 《山西老年》2011,(12):34-34
有一年,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在一个有钱人家教孩子读书。东家很小气,每天只有萝卜一个菜,蒲松龄很不满意。  相似文献   

6.
努尔哈赤时期的后金社会没有系统的成文法典,社会秩序主要依靠部落的习惯法来调整,这些习惯法比较粗糙、原始,但是却行之有效,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仔细分析当时具体案例,可以清楚的看到前封建社会的法治状况,清朝前期社会法制发展的脉络,探究出清朝一些特色法律的源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年,在内外新旧矛盾的交织中,风雨飘摇的清朝统治集团发布"变法"、"仿行宪政"的上谕,推行"预备立宪"、"修订法律"等项措施,在中国近代法制史上进行了一场被后人称之为变法或法制改革的政治运动.作为清末变法重要组成部分的"修订法律"的作用地位意义,法律史学界基本给予正面肯定,一般认为:清末修律导致了沿袭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法律制度--中华法系的解体,奠定了中国近代法制发展的基础,促使中国法制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对以后中华民国诸政权法制甚至现代法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君主对国家进行专制统治,拥有至高无上、超越一切法律和制度的权力,这是人治。这种人治在我国封建社会一直占据主要地位,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清朝灭亡,并无多少改变。但是在实行人治的同时,历代王朝也逐步建立了各项具体的法律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封建法制体系。虽然它和皇权相比一直处于从属地位,但是为了约束官吏、统治人民,它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封建法制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法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西汉法制思想的演变,可分为三个时期.一、西汉初法…  相似文献   

9.
朱熹理学思想影响深远,其司法思想主要包括“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明谨用刑而不留狱”两方面,并对清朝法制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康乾盛世的形成。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应以之为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相继对香港、澳门恢复主权,我国已由单一法制国家转变为典型的多元法制国家,制定中国统一区际冲突法是必然趋势。正义、秩序、效率是我国统一区际冲突法立法的主导价值,依此对其作体系上的设计是很有实际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湘军崛起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之一,骆秉章在清朝成丰、同治年间因其对当时全国重要省份湖南、四川的有力经营,以及他与许多重要官员之间的人脉关系,成为成同政局中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封疆大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朝代,大都曾致力于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制度,其中以清朝最为突出。它吸取了历代经验教训,注意了各民族的特点,实施得早,推行得广,切合实际,促进了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了民族团结,巩固了国家政权。清朝的民族法制可概括为相辅相成的四大方面: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灵活变通的法律手段,深入有效的司法管辖,高度统一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 ,国家在清朝法律的基础上 ,进行了法制建设 ,使法律初步符合共和国体和现代法治原则。宪法、刑法、民法及一系列的法令条例构成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法律体系 ,推动了中国法制现代化 ;同时 ,符合现代法治原则的法律 ,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 ,加快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的是康熙时期对西藏地方管理体制的调整与加强过程,阐明了清朝中央政府如何成功地将和硕特蒙古势力逐出藏地,确立了中央政府对藏区直接管理的内在机制与外在原因,很细微地分析了每一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来胧去脉,对全面了解清初治藏政策以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试论清王朝在西北边疆地区的民族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重新统一西北边疆民族地区以后,本着国家法制统一和从俗从宜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西北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基本法和单行法,以朝廷名义颁布下达。这些法令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西北边疆地区的安宁、发展与繁荣,也充分显示出清王朝重视民族立法的显著民族政策特点。  相似文献   

16.
清朝宫廷制作黄铜技术与流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研究清朝宫廷技术与流传。认为黄铜是清廷制作器物的主要材料。乾隆时宫廷造像规模盛大,北京成为供应蒙古地区铜佛像、供器的中心。过去有学者指出清朝将北京建立为藏传佛教信仰中心,而黄铜器物的制造与传播也反映了这样的趋势。由于宫廷聘用工匠众多,使铸黄铜技术流传于民间,甚至传播到西藏、喀尔喀蒙古等边疆地区,影响是很深远的。  相似文献   

17.
清朝末年,河南安阳有个老财主很抠门儿,也懂点诗词歌赋,但他常常为了蝇头小利用其来坑骗穷人,所以,大伙儿就给他起了个外号“铁公鸡”。  相似文献   

18.
缅甸、暹罗同处东南亚,同为朝贡国,但清朝与两国的封贡关系在建立、制度规定、发展演变、结束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清朝与暹罗、缅甸封贡关系的差异性,说明清朝朝贡制度本身具有很强的国别和地区差异性。清朝与两国封贡关系的发展演变,则说明清朝朝贡制度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清王朝在其未入关前和蒙古族已有密切关系,入关后实施的是满蒙统治阶级的联合专政。在清朝统治下,相对地说蒙古族比较安定。为什么明朝时只有加固长城才能防御的民族,到清朝却成了“防备朔方”的“长城”?这与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政治措施(包括在蒙古实施的经济政策)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清朝统治蒙古的经济政策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皇帝与游牧民的战争拥戴成吉思汗一族子孙为领主的蒙古诸部于 1 6 91年全部归于清朝统治之下。然而此时 ,漠北蒙古高原依然在准噶尔噶尔丹占领之下。这使康熙帝得到为已经成为清朝臣民的喀尔喀人众从噶尔丹手中夺回他们游牧地的大义名分 ,而入侵清朝辖境 ,给予清军巨大损失的噶尔丹现已成为清朝本身的敌人。如前所述 ,康熙帝是由蒙古人皇太后抚育成人 ,蒙古语极好 ,对信赖自己的高僧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很是喜欢。至此 ,清康熙帝与准噶尔噶尔丹完全成为仇敌。尽管清康熙帝决心为了讨伐噶尔丹而亲征蒙古高原 ,但是对包括汉人在内的清朝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