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构建救助“民企沉船”的社会合力,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新课题。近几年来,多少“问题民企”企盼救助,而民企的救助却似如关山阻隔,总是那么难。民企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生力军,构建救助“民企沉船”的社会合力,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新课题。地方政府要克服阴暗心态从理论上说,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的生力军,在政府心目中,国企和民企应当一视同仁,不该厚此薄彼。可是,政府与民营企业能共富贵却不能共患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企改制步伐的加快推进,一些国有企业开始实施体制改革、并购重组以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和对外竞争能力。一大批新兴的民营企业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日渐突显,甚至成为制约新兴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为题,探讨国企向民企转变时期激励机制的现状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4,(35):14-14
正国企改革项目"遇冷"的情况,成为民资参与本轮国企改革的一个真实写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近日调研指出,在国有企业改革大规模向社会资本敞开怀抱时,不少民营企业仍有担忧:第一,国企拿出来改革的项目,往往需巨额资金投入,而民营企业虽作为股东却没有任何决策权;第二,国企现在拿出来的项目并不是效益相对较好的,而一些包袱资产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没有吸引力;第三,国企高负债率使民营企业担心,投进去的钱会被  相似文献   

4.
以2009年在全国推广施行的增值税转型为研究契机,结合企业的产权特征,研究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增值税转型后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企业劳动力需求普遍减少;但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民营企业劳动力需求显著减少,而国有企业由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劳动力需求没有显著减少,其对税改的敏感度低于民营企业;进一步区分国有企业层级后发现,中央国企劳动力需求显著减少,而地方国企由于受地方政府干预更强,劳动力需求并没有显著减少,其对税改的敏感度低于中央国企;究其原因,本文发现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国企承担了更多的预算软约束,作为补偿它们也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  相似文献   

5.
马军 《经营管理者》2013,(22):83-84
本文分析了国企转制为民企后工会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探析了国企转制为民企后工会工作的现状;指出了国企转制为民企后工会工作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加大职能宣传力度、落实工会组织职能,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帮助员工转变思想,创建优秀企业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趋势     
影响未来中国经济的第三种力量 国有企业正在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他们都站在资源高端的角度重新构建企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关于民企内在缺陷的反思也多了起来,比如民企的投机、短视和狭隘等,此类的问题正成为民企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两种现象的同时出现说明国企并非毫不可取,民企也并非完美无缺。这两种企业似乎都难以承载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任。因此,混合所有制的出现就几乎成了必然。一个不容怀疑的事实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混合所有制将逐渐崛起,并将成为位于大国企与小民企之间的举足轻重的中坚力量。而最终,将形成国企、民企和…  相似文献   

7.
员工持股计划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对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做大做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管理层激励—公司治理—激励效果"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了员工持股计划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高管在员工持股计划中参与比例的均值为22%,而该比例在民营企业中达到27%,国企显著低于民营企业。(2)与民营企业相比,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国有企业在降低代理成本、提高投资效率和减少超额雇员等公司治理层面的改善效果并不显著。(3)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经营绩效弱于民营企业。市场反应方面,国有企业的短期公告效应与民营企业无差异,但长期公告效应却显著弱于民营企业。另外,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财务绩效的增长也受到阻碍,但股票来源为非公开发行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财务绩效方面差距缩小。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度设计层面,建议国有企业提高管理层的参与比例,并强化绩效考核与监督机制。同时,应当继续鼓励国有企业以增资入股的形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4,(23):26-27
正民营经济是佛山经济的重要支柱。为推动民营企业跨越发展,推动一批企业实现产值跨越100亿、500亿、1000亿元,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特地将"实施党员民营企业家培养工程"作为当年的"书记项目"加以推动。并于2013年11月正式启动148位青年企业家或前往国有企业任职半年,或与各界成功人士结对,互惠互学互助。其中,48名青年民营企业家被分派到36家国企挂职。日前,这批青年民营企业家结束了为期半年的国企挂职生涯,但随即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质疑。政府干预民企接班人是否有此必要?挂职模式成效几何?这样做是否彰显公平?  相似文献   

9.
梁煦 《经理人》2006,(10):62-62
一个成功的国企老板是令人敬仰的也是郁闷的十余年来,我总能听到一种声音:国企并非不能超过民企,只要选(用)对了人。特别是这种声音往往还来自于一些国企及其管理部门的高层,这就为国有资本是否要退出竞争领域带来了认识上的困难。从人性及产权角度解释、比较国企及民企效率高低的理论已是无需争论的了,我结合自己在国企及民企工作的经验,提出一个在选人方面的简单算术,希望能够对此有所回答。成功概率差距巨大!我们先来看看客观环境对一个企业老板的基本要求。客观环境对民企老板的要求:会经营;客观环境对国企老板的要求:懂政治、会经营、…  相似文献   

10.
正"竞争中性"原则是指在国企与非国企并存的情况下,必须确保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不会给国企带来相对于私企、外企额外的竞争优势。"竞争中性"对于中国来说,是要进行渐进式的结构性改革,不断改变国企与民企、外企之间业已存在的不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市场分割对企业异地子公司分布及效果的影响,并判断市场分割背后是政府之手(中性政府、支持之手、掠夺之手)中哪一类发挥主导作用。研究发现:市场分割导致地方国企相比民企有更少的异地子公司分布,该结论在母公司、子公司和新增子公司样本中,以及考虑了多种稳健性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子公司分布效果发现,市场分割降低了地方国企的公司价值,也增加了地方国企的过度投资;并且这些效应均随地方国企异地子公司分布的增加而减弱;但在民企中均不成立。这些结论表明市场分割主要扮演了政府的"掠夺之手",虽然地方国企的异地子公司能一定程度上逃离这种掠夺,但由于市场分割增强了政府的资源配置权力,地方国企异地子公司的建立更加被限制。本文的研究拓展和丰富了政府之手的相关研究,其结论有助于理解我国企业子公司分布的动机及效果。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国企混改后的企业效率是检验混改成效的关键。本文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选取不同所有权来源的民营企业为样本,检验国企混改后的路径依赖问题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初创民营企业比改制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更强,改制民营企业中仍保留的国有股权会缓解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初创民营企业比改制民营企业的效率更高,改制民营企业中仍保留的国有股权比例会负向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投资效率。改制民营企业在改制前若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则在改制后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要弱于改制前为一级法人的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3.
数据中国     
全国工商联公布2005年度民企调查——民企500强门槛提升7月27日,全国工商联在京公布了“2005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结果”显示:民营500强入围门槛提升至13.36亿元。根据营收总额排序,2005年上规模民营企业前500家的入围门槛由2004年9.72亿元提升至13.36亿元,提升幅度37.45%;营  相似文献   

14.
徐宁 《经营管理者》2013,(7X):243-243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企业形式在中国出现,有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企等等,这些企业的出现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再加上国企面对改革发展的深入其自身逐渐出现了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在双重危机的影响下,国有企业应该及时实行改革。本文就国企当前监事会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应对措施,期许国企拥有更辉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研究报告连续五年案例显示,媒体曝光的企业家犯罪越来越集中在民营企业家身上,从最初的与国营企业家基本持平(2009年,35∶49),到目前数倍于后者(2013年,87∶270),显示出这五年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对国企高管来说,受贿、贪污、挪用公款成为排名前三的国有企业家的主要罪名。而在民企涉案企业家中,引发犯罪的主要是融资、财务管理两大领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涉税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称得上是中国民营企业大省,据全国工商联的统计,浙江省民营企业数量已连续12年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冠。在2010年全国百强民企的榜单中,浙江省有22家榜上有名。不但如此,浙江省民营企业的经济规模也居全国之冠,2009年浙江省民企百强的资产总额为2848亿元,为当年全国百强民企资产总额的11.5%。然而,如此辉煌的成绩背后却透着一丝隐忧,那就是民企短寿的现象在浙江也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在中国金融业进入受到政府管制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通过传递民营企业质量信号降低了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业的壁垒,提高了民营企业的资本获得能力,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以浙江省2004年民营百强企业为样本,通过研究民企创始人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业可能性之间的关系,本文提供了支持上述理论假说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公司     
中行不排斥优秀民企投资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日前透露,中行已计划明年整体在国内上市,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王兆文称,中行计划引进5家战略投资伙伴,目前正处于洽谈中。中行绝不会因为引入战略投资合作伙伴而贱卖国有资产;而投资者除了跨国企业外,也不排斥大型国有企业以及优秀民营企业。 (霍中彦)  相似文献   

19.
贺丰彬 《经理人》2005,(11):102-103
国企和外企中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在民企未必行得通王选是一家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以前工作轻松的他,现在正面临着老板的严格要求。老板对他说:不要再只做简单的人事工作,要为企业制定相关战略!也就是说,王选的身份,要逐渐从战略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战略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具有许多弊端,而所有权问题是首要问题,必须对国企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而MBO是条非常有效的改革方案。随着粤美的,宇通客车的成功实施的MBO,MBO与外资并购,民营企业收购一起成为了国企产权改制的三大法宝。然而,MBO作为一种明晰产权的手段,有本身的积极作用和仍然不能解决的难题。本文拟系统分析MBO的正面效应、负面效应以及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