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我国的非正规就业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非正规就业的基本概念、发展背景和关键问题,进而估算我国非正规就业的数量和发展潜力,分析现行国家政策与制度方面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非正规就业合理发展的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按照两种不同的理念,我国非正规就业社会保障的发展衍生出两种主要操作方案:“直接吸纳”和建立独立体系,即:一种方案是扩大原有社会保障覆盖面,直接将非正规就业群体纳入其中;另一种方案是针对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特点,为其建立独立于原有体系的新体系。这两种方案均从不同程度上照顾了非正规从业者的特殊需求,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矛盾的交错使得非正规就业社会保障的发展仍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3.
浅析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转轨时期 ,就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 ,非正规就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新途径 ,必将成为我国就业政策的首选。文章着重介绍了非正规就业的理论、特点、正功能 ,参与群体和领域 ,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非正规就业的性别特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谭琳  李军锋 《人口研究》2003,27(5):11-18
基于第二次中国妇女地位抽样调查数据 ,本文分析非正规就业的性别特征及相应的收入和就业环境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 ,非正规就业中的行业和职业性别隔离是我国非正规就业的最重要性别特征 ,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收入方面的性别差异 ,而且也为非正规就业的劳动权益保障和就业服务提出了具有性别特征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非正规就业概念的移植与发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非正规就业有三种学说渊源国际劳工组织的贫困就业理论、刘易斯-托达罗的二元经济理论、哈特-法伊格的制度边缘理论.非正规就业是社会边缘人群在制度边缘的就业,是发展中国家高失业率与非正规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是就业与失业之间的缓冲层.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失业问题日趋严峻,作为促进就业的一项措施,上海市在国内率先引入非正规就业的概念,不少地区随后响应.中国移植的非正规就业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正规的非正规就业,为了就业而就业,面向社区的就业.中国非正规就业的未来发展应该坚持以正规化为目标,拓宽从业许可范围,减少政府的过度保护,抑制政策投机行为,从长远考虑还应与户口制度改革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国有企业改革以来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者的境遇变化,本文利用1997-2011年CHNS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对城镇非正规就业者和正规就业者收入差距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城镇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收入存在显著差异,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有雇工的非正规雇佣者、无雇工的非正规自雇者与正规就业者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表明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者的生存境遇正不断恶化,劳动力市场向着不利于非正规就业的方向发展.这要求在劳动力市场改革中应充分考虑非正规就业者的生存空间,加大对非正规就业者的扶持力度的同时,注重非正规就业政策的差异性,减少劳动力市场扭曲对非正规就业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的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研究调查数据,对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进入条件、就业影响因素以及就业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农民工相对具有更狭窄的社会资本和更少的工作初始投入;教育显著提高了农民工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滞后一期的市场状态对农民工非正规就业选择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就业分流并没有导致农民工就业市场出现内部分层,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存在着强的自选择。  相似文献   

8.
陈翊  冯云廷 《人口学刊》2016,(6):99-110
本文采用2002~2009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和市场化进程指数,应用空间计量的方法,考察了政府与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市场中介和法律制度这五个衡量市场化进程的构成因素对推动非正规就业规模的作用。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既对本地区也对周边地区的非正规就业产生影响;其中,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兼具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正效应,非国有经济显著刺激本地区的非正规就业规模,政府和市场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负溢出效应,产品市场则与非正规就业规模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要素市场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意味着推进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扩大非正规就业规模,解决正规部门吸纳新增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的创新性在于使用空间计量的方法来验证非正规就业和市场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为非正规就业的政策支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乡就业差异研究由来已久,普遍的观点认为农民工更多的填补了非正规就业岗位是其就业弱势的主要标识,这一结论忽略了相同市场背景下的城乡就业差异。本文利用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分别对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选择和相同市场背景下城乡劳动力工资决定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农民工不仅更多的填补了非正规就业岗位,而且在性质相同的非正规就业市场上,他们依然处于就业的弱势地位。因此,非正规就业不是农民工就业弱势的全部表现,劳动力市场分割(以非正规就业为标志)也不是农民工就业弱势的全部制度根源,换句话说,即使打破了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城乡就业差异也不会因此而消失.  相似文献   

10.
二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分别从经济发展、全球贸易、政府管制等视角解释了非正规就业的形成机制,但三大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仍缺乏全面检验。为此,本文通过分层广义线性模型处理嵌套数据和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异质性问题。研究发现: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与经济增速存在正向关联,但会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全球贸易对非正规受雇群体的扩大具有显著影响,而当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时,正向影响将逐步减弱并转为负向,但该影响对非正规自雇就业并不显著;有限且有为的亲商型政府未能减少非正规受雇就业,唯有亲劳工的政府施政才能加快其体面劳动进程,而行政能力和制度环境的改善会促进非正规自雇群体的正规化。总之,三大理论并不存在冲突或替代关系,而是对不同时期或特定类型的非正规就业群体具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为了了解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对山东省内的农民工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800份文卷,回收650分,其中完整问卷479份,数据分析时,对缺失数据采用了个案删除的方法。通过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等,从务工时间、务工地距离、务工收入、务工经历和土地影响方面,分析了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基本状况。最后从促进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和提高非正规就业收入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就业"倒逼机制"为逻辑起点,探讨就业"倒逼机制"、农户教育理性变迁、大学生非正规就业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以农村大学生非正规就业路径校正农户教育理性的偏离。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employment in the informal sector on the poor in Russia in recent years.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figures for informal sector at large and unofficial employment in particular vary in different estimates and the effect they have on the average labor income of the poor. The major impact of the research consis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universal method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scales of labor income of the poor in the informal sector. Using the latest available data from Russian Federal 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this indicator is calculated for the poor and than compared with average wages in the formal sector and the subsistence minimum (official poverty line).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informal sector is a factor of social stability in a postsocialist transition economy, which, however, cannot alleviate poverty.  相似文献   

14.
朱浩 《西北人口》2006,(6):17-19,23
非正规就业具有短暂性、临时性和灵活的特性,使其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运行机制,也决定非正规就业的保障具有自身的特性:整体缺乏劳动保障;从业对象抗风险性差;应得保障权利得不到保护。迫切需要根据非正规就业的特性对其劳动保障采取现实措施。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roles of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resources in structuring young people's entries into either the formal or the informal labour market in the Serbian transformation society. Results show that informal labour market in Serbia follows the structure of the secondary labour market and signals vulnerability on part of youths employed there. Education dropouts are largely channelled to the informal sector, whereas favourably educated Serbian graduates are less attracted to it. Job search via social networks facilitates entry to unregistered employment, but slows down entry to registered employment for job seekers. Whereas stratification of labour market entry by education largely follows pattern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labour market attainment in any industrialized society, the effects of contacts might exhibit traces of inefficiencies peculiar to the transformation countries. Analyses are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Serbian school-leaver survey (2006) applying event history modelling and binomial regression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