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实现东北地区振兴、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东北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通过对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一些难以规避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极为不利.为此,东北地区必须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经济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用较少的资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和消费目的,最终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及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都是人类反思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矛盾的结果.我国在现阶段单独推行循环经济或低碳经济都存在无法突破的困境,实现两者的系统整合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难题.通过从发展背景、目标、推动力、运行环境及实现途径系统地考察两者的异同,厘清两者的辩证关系,有效整合两者的异同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思路对策,实现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低碳化发展,无疑是走出循环经济或低碳经济单行推进困境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活动密集、推进系统和自主性强等特点.新疆的循环经济是从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开展工作的.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新疆应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要求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为山西"十一五"发展的重点主导产业煤化工,是建设山西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为此,必须转变思路,坚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山西煤炭产业向煤化工产业的升级,为山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5.
如同"知识经济"一样,"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已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着重探讨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完善垃圾分类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关于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的论述,蕴涵着丰富的循环经济思想,不仅涵盖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原则的基本内涵,而且折射出鲜明的循环经济发展观.首先,发展动力源于科技进步引领及市场机制推动;其次,优先目标是避免废弃物产生,通过反复"再使用"减少废弃物;最后,状态模式是多层次嵌套、宽领域交联的物质资源循环复杂性系统,其构成小至机器内部自循环、大到社会与自然之间巨循环,涉及各种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这是一种超前的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谢育新 《天府新论》2004,(Z1):52-53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绿色产业和促进绿色消费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中伴随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制约的问题,中国政府开始寻求经济增长的新模式,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主要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艳  李剑 《东岳论丛》2005,26(5):66-68
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管理公共资源的重要经济模式之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指导方向。海洋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是21世纪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资源作为公共资源的一种,同样需要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基本原则作为发展指导。  相似文献   

10.
祝湘琳 《理论界》2010,(5):46-47
循环经济是20世纪以来兴起的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人力资源、用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的优势引起了世界经济学家的注意。目前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上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辽宁省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更应该走循环经济这样一条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境效益的发展之路,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