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中国共两党实行三民主义之比较周利生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孙中山先生指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理论。经孙中山先生重新解释的新三民主义,曾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随着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共两党从联合走向分裂,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  相似文献   

2.
<正> 自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力量曾多次举行北伐,但均未获得成功。而从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个军阀集团,打败了北洋军阀政府。为什么这次北伐能成功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是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国共两党的密切合作是取得北伐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左”的思想的束缚,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进行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纪念北伐战争六十周年之际,本文拟就国共两党在北伐中的合作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他的思想实现了质的飞跃,给沉闷、涣散的国民党带来了转机。但它不是孙中山凭空想出来的,是有一个形成过程及现实原因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孙中山“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在探寻救国真理的曲折道路上,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采取的伟大战略决策,从而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当时国民革命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三民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们的史学论著对此论述语焉不详。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粗浅探讨,以就教于学术界。一、抗战时期中共重提新三民主义的历史原因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大会根据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即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其核心,它摆脱了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一面旗帜。由于有了三大政策,便产生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中,李大钊不仅是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主要制定者,而且是积极宣传者和坚决执行者,他对推动国共两党实现党内合作,起了重大作用。同时,他为坚持党的正确的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为扩大巩固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推动北伐战争胜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试就以上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胜利后,当时任东征军总指挥部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任命为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开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主持国共合作的一个地方政权。为了“唤起”“民众革命精神”,周恩来亲自在汕头市筹办《岭东民国日报》。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岭东民国日报》热情宣传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国共两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唤醒了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东江人民,开拓了我党在潮梅海陆丰政治影响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晚年做出许多新的革命建树,同中共建立合作关系,改组国民党,重视民众宣传,提出三大政策,创立新三民主义,创建黄埔学校。使其事业更加多彩多姿,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孙中山的这些新建树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与帮助又是密不可分的。孙中山晚年的卓越建材及其革命精神,当今仍然是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8.
商民运动是随着国民党在改组之后开始重视民众运动而逐步开展的,作为国共合作的结晶,孙中山功不可没。随着1920年代民族主义的兴盛,“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全国的目标切合民间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因此得到广大民众的热情支助。五四运动后,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下,反帝爱国的民族运动兴起,以中小商人为主体的商民积极参加这场革命,为配合北伐战争,完成国民革命,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史迪威事件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迪威其人其职约瑟夫·华伦·史迪威,于1883年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早年毕业于西点军校,1921年始任美驻华大使随员,后升为美驻华使馆武官上校,1939年返美旋升为准将、少将,1944年1月升中将,并以美国总统代表身份来华。他曾耳德目染“五·四”运动后中国国民精神的巨大振奋,并目击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北伐战争巨大的军事胜利。他在华前后长达10年之久,对中国传统文化、国粹元典都有着相当的了解,同时对中国的政治军事,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再度合作的统一战线以及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苏俄关系的发展前景,都有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叙述北伐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工作中,从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干部队伍的建设到军内教育以及军外发动民众等诸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从而论证中国共产党对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工作,进而对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建立国共两党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基本前提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结束为期10年的敌对状态,分干戈为玉帛,合作抗日,从而促成了以国共两党为核心,联合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民和海外同胞参加的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促成了全国抗战局面的出现,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前提。国共两党是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再次携起手来的。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险。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中日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降居次要地位。客观形势要求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抵抗外敌侵略,争取民族解放。但当时掌握着全国政权、拥有几百万军队的国民党仍将“捷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作为处理对外对内关系的基本准则。蒋介石认为,“倭寇深入”只是“皮肤小病”,“赤匪猖獗”,方为“心腹之患”。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国民党当局对日处处妥协,对内全力“剿共”。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以各种方式发动抗日救亡运动,坚决反对日本的侵略和国民党的误国政策。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深重和国民党当局内外政策的变化,中国  相似文献   

12.
国共两党是中国现代历史舞台上的两个最有影响的政党。关于香港问题,南京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以后曾经作出收回香港主权的尝试,但以失败告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终于在1984年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圆满解决香港问题,1997年7月1日香港这颗推灿的明珠已回到祖国的怀抱。本文试图比较国共两党解决香港问题的异同点,从而进一步阐述中国共产党为香港回归祖国作出的伟大贡献。(-)今天的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用武力迫使昏庸的清政府先后签订了《…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是三民主义的创始人,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他的业绩和思想曾经光照人间。他是一个愈挫愈奋,开拓进取的革命家,直到停止呼吸的最后瞬间,仍没有停止过振兴中华的事业。把三民主义发展为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晚年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孙中山的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共同组织了国民革命军,在广泛而深入的工农运动的推动下,进行了一场推翻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是一支劲旅,为北伐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支军队后来参与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于是在已往对北伐战争的研究中,则比较忽视这支军队,或不愿置评。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本文对这支军队在北伐前夕及战争过程中的史实进行一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他为了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断地寻找真理,探索革命的道路。他一生的革命实践,经历了推翻清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的革命时期,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反袁”、“护法”的斗争时期,以及坚决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改组国民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的时期。概括地说,他一生经历了从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的伟大转变,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戴季陶在孙中山逝世后,马上对三民主义提出了新的阐释,被时人称为“戴季陶主义”。“戴季陶主义”的出现,不仅为国民党反共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使得三民主义的意识形态特点更加突出,为日后国民党实权派构建官方意识形态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 1927年7月,是国共两党第一次由合作到分裂从而也是大革命由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由于这个转折,才酿成了国共合作历史上的一场悲剧。那末,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学者认为“敌强我弱”是其主要原因,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大革命的对象是北洋军阀,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消灭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实现“南北统一”。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长江流域,皖系、直系军阀土崩瓦解,吴佩孚、孙传芳落荒而逃,奉系军阀张作霖如惊弓之鸟,躲进了自己的“老巢”。这充分说明当时革命力量足以推翻旧军阀的反动统治,怎能说是敌强我弱呢?或许有人讲“敌强我弱”中的“敌”,还应把国民党新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包括在内。但是,把国民党新右派当作革命的对象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而不是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因此,我认为应该把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国共统一战线的破裂,即国共分裂才是大革命失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先生在他的晚年,“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毅然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适时地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大革命运动的高潮。第一次国共合作,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方法论初探李光耀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领袖,也是伦理思想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不仅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大敌人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胜利,而且,正如他自己所讲的,"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  相似文献   

20.
在对北伐战争时期党史和革命史的研究中,不少文章、著作涉及到大革命后期国共两党联席会议这一机构问题,有的作者说,“两党联席会议形式扩大了共产党对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是“通过国共两党联席会议这个形式来保证的。”有的作者说,“两党联席会议把国共两党在国民党党内合作,发展为党与党之间的合作,从而既提高了共产党人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也支持了主张与共产党合作的国民党左派的力量,把国共合作推出到一个新的领域。”有的作者甚至说,“接着又成立了……两党联席会议,行使最高权力。”应当指出,上述论断和评价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本文想就一些史实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和辩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