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著名的甲骨学家王宇信先生于 2 0 0 2年 3月 1日 ,在东洋文库 (东京 )进行了演讲。他回顾了迄今为止甲骨学的研究状况 ,特别强调了其在1 978年以后的显著发展 ,以下 ,就其演讲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一、甲骨学百年———回顾与展望中国甲骨研究的历史大体可以新中国成立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大时期。而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甲骨研究 ,又可划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甲骨被盗掘而流散于世的时期 ;后一阶段则是从 1 92 8年开始 ,国民党政权中央研究院在安阳进行考古发掘时期。而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甲骨研究也可以《甲骨文合集》(全十三册 )为分界线分…  相似文献   

2.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性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如今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大任务,正在努力实践着第二大任务.而第二大任务的实现离不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第60个年头.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它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伦理学从萌生、形成到发展、繁盛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1900年至五四运动前为第一阶段,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为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为第三阶段,1978年至19四年为第四阶段.20世纪中国伦理学研究的问题涉及伦理学科的各个方面,但就其大者而言,主要围绕伦理学的基本学科体系、道德的本质和类型、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体系以及道德建设中的古今中外之争而展开.总结研究20世纪中国伦理学于我们有许多历史的启示,对于新时代的伦理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李清照生平及作品的研究,表面看来轰轰烈烈,据不完全统计论文有一百余篇,是比较多的。但如从实质考察,对李清照的研究是清代与近代研究的反复。九百年前,李清照这位杰出的古代女文学家,因为爱国,明大义,正直敢言,宋室南渡在建康时,作诗抨击不图恢复中原、屈辱逃跑的高宗小朝廷君臣,致使当时的权奸小人恨之入骨。他们利用封建礼教道德观念,诬枉她五十二岁的老妪犹改嫁;谣言赵明诚“颁金通敌”,恶毒进行陷害。不想今天还有人也同样利用封建残余意识,来对李清照进行贬低和谤伤。一九五七年《文学研究》第三期,刊登了黄盛璋先生长达万字以上的《李清照事迹考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及广大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和发展.中国藏学研究亦然.其中藏区经济相关的研究得到高度重视,成果累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本文拟对新中国藏学在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极其简要的概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及广大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和发展.中国藏学研究亦然.其中藏区经济相关的研究得到高度重视,成果累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本文拟对新中国藏学在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极其简要的概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名为《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性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可以说,这是我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的初步概括和总结。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过40个年头之后,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7年之后的今天,江泽  相似文献   

8.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也是争议比较大的一个人物.新中国成立以来,周作人在学术界的视野中销声匿迹了30年,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才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并迅速焕发了光彩.以10年为界,讨论周作人研究的成果和特色,并指出其不足,以期能对将来的周作人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一)《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到现在已有三十七年了。在这三十七年中,世界各国对新中国的了解增长了许多,新中国对世界各国的认识也较前深刻和成熟得多了。只有相互了解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友谊。新中国的朋友现在遍于全世界。但是,在新中国诞生之初,朋友是很少的。到一九五四年年底,在新中国成立已达五周年时,承认新中国并和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国家,只不过二十个。那时,世界各国(包括已建交国家在内)对新中国的了解还是不多的,而新中国对世界各国的认识也还很不够。国家同国家之间要建立友好关系,除了要相互了解以外,还必须双方共同遵守一些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特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个国家如果不严格遵守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相互遵重领土主权的完整等基本国际关系准则,是不可能同另一国  相似文献   

10.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整整印年.新中国60年的历程,就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建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总结新中国60年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物价有几次大的波动。针对每一次波动发生的原因和情况的不同,党和政府所采取的稳定物价的方针和措施也有所不同。由于我国的物价结构延存着许多不合理的比价关系,这就使稳定物价的工作显得更加复杂。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稳定物价的方针作三点分析。一、三年恢复时期和三年困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面临着一次大的通货膨胀,这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种恶性通货膨胀。大家知道,国民党发行的票子后来是极不稳定的,以至早晚有几个行情。解放后的三年恢复初期,物价上涨,主要是国民党通货膨胀延续下来的种种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暂时的军  相似文献   

12.
慈善是个“好东西”,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其发展曾遭遇波折.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无论是慈善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长期中断,还是在改革开放后的被恢复都有其必然性.在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慈善事业,不仅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还对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坚持党的领导,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有重要价值.当前,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要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关键,以凸显中国特色为核心,以循序渐进为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行政区划对我国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一些统治者为了封建王朝的稳定,在行政区划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考虑和设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行政区划,如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等的设立为保持我国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我国的长治久安,将行政区划纳入法制的轨道,应该尽快制定国家行政区划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新中国60年为例,具体考察、分析了意识形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之所以选择"精神激励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新中国确立起来的主导意识形态有很重要的关系;1978年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变革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中国之所以选择"渐进式改革"方式,也可从意识形态角度得到合理的诠释.文章最后对新中国60年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作了简要的小结.  相似文献   

15.
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了。此事件是中国人民和广大亚非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这已为世界所公认。而事件的发生正好是在长期坚决反对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最主要国家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中美关系向正常化发展的时期,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60年代末,美国对华政策的主线就是敌视新中国。作为美国对华政策一部分的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问题,美国奉行的是坚决反对的政策,并采用威胁、利诱的手段,控制联大的多数国家,阻止联合…  相似文献   

16.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中国农民问题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翻身解放和共同富裕.毛泽东一生高度重视农民问题.毛泽东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索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通过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农民翻身解放;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毛泽东在解决中国农民问题方面,既经历了巨大的成功,也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毛泽东一生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索,对我们今天解决农民问题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和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在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第一次把中国的人权状况昭告天下。这个白皮书运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充分的说理,阐明了中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改善人权状况方面的巨大成就。这是一份气壮山河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宣言。白皮书的发表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国外,它义正词严地批驳了西方敌对势力为了达到干涉中国内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局面,坚定选择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并基本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为我国今天工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继续推进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50年口号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口号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本文对新中国成立50 年来的口号作纵向横向的概览与分析,旨在梳理新中国50 年口号的发展脉络,揭示口号的社会作用和口号所蕴含的社会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20.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现代化,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①。因此,重视和加强农村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对于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现代化进程较快的福建沿海农村②作为考察对象,对福建沿海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成就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初步探讨,并提出若干对策性思路,以期对福建乃至全国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有所启发和帮助。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17年来,福建沿海农村发生了巨大、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