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时代的信息困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们已经身处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信息爆炸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乃至人本身,由此产生一系列由信息引发的问题。人本质上的信息向度被扩大,人同物质世界与信息世界的关系发生变化,网络时代的人形成一种网络理性。这一切造成了网络时代“自我”的严重分裂。这是人类的新危机,也是我们在网络时代“创造自己”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伦理道德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基本技术支撑的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导致人类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网络社会".信息、网络筑就的新型的技术或经济基础,在迅速、彻底、全方位地改变人类的生存、活动方式的同时,为一个社会的道德发展、为人与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可能性,但它也导致伦理道德领域正在经受多方面的挑战,如信息化挑战、虚拟化挑战、多元化挑战、非中心化挑战.技术的力量再强大,它毕竟只是人类的工具,如何运用则主要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特别是人们自身的问题.一个主流文化价值观、主流道德得以弘扬的社会,一个真正合乎人性、使人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文明社会,还有赖于人们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去谨慎地选择和创造.  相似文献   

3.
《新学术》2007,(1)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等的媒介理论,此理论曾迅速风靡欧美各国,极受褒扬,也曾受到激烈批评。而在经历褒扬和批评的起伏之后,在相当长时间内麦氏及其理论似乎退居于较少引起注意的位置。时过境迁,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尤其是因特网的迅速崛起,人们对媒介技术的社会作用的关注再次出现高潮。本文将会谈到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理论和“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等,阐明这样一个思想:e时代将不仅仅是塑造我们的信息世界,“网络”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的组织结构,网络式的组织结构可以将人的最大潜能得以释放,更全面的投入社会与自然中。网络时代人的发展将最后走向全面和自由。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在带给人们极大自由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现实道德难以应付的难题,使得建构网络伦理显得日趋迫切与必要.建构网络伦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制定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伦理研究的人文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得不面对网络时代价值观念的震荡、冲突、扬弃和重建.对网络伦理研究的历程进行概括和梳理,揭示网络伦理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内涵及其实现的基本途经,旨在改变网络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提升网络人的精神和道德境界,从而拓展、延伸和强化人性中的品德结构和伦理气质,促进网络人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社会的伦理困境及建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在带给人们极大自由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现实道德难以应付的难题.使得建构网络伦理显得日趋迫切与必要。建构网络伦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制定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会的伦理及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在带给人们极大自由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现实道德难以应付的难题,使得建构网络伦理日趋迫切与必要。探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并分析构建网络伦理的价值,进而提出构建路径,有利于保证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市场伦理发展的自然逻辑与人性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春晨 《河北学刊》2003,23(3):84-89
市场伦理是与自由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价值体系 ,没有自由的市场社会环境 ,也就没有市场伦理。市场伦理的发展有其自然演进的逻辑 ,随着市场及市场秩序的自发形成和发展 ,市场伦理也随之发生演变。在市场中活动的人们所具有的伦理情感和道德心理 ,是市场伦理发展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9.
阿奎那认为,自由适用于发自理智和意志(即理性能力)的行为,阿奎那称其为人性行为。人性行为即伦理行为。人的伦理善之完成(道德实践)同时仰赖理智与意志两者的相互配合,而人的行动由潜能到实现的过程端赖自由意志的促动。追求伦理之善即追求人性的成全与自足。意志自由因包含“对已之爱”指向现世人生,又以终极之善为最终的超越指向,并遵循自然法或本性之律之规定,由此而在伦理之善的神圣与世俗间构架起通桥。  相似文献   

10.
试论网络伦理的建构原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组织形式,在带给人们极大自由与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伦理问题,使得建构网络伦理显得日趋迫切与必要.建构网络伦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社会责任原则、整体利益原则、人性关怀原则、公平正义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因势利导原则、兼容允许原则、和谐发展原则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信念也在发生变化。人是经济和伦理的核心,经济——伦理一体化会随着社会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制度伦理只是提升人性的不可少的条件,而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建设在本质上是一个提升人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伦理经典里,信任是重要德行;作为当代社会道德基础,信任亦受到广泛重视,但是必须超越将信任限于个人品德的传统看法。信任基于获知有关与“我”有对举关系的“人”或“组织”行为的“信息”(知识)。维系和增加社会信任,多元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机制是关键。专业信息机构、行业协会应能自我组织、自我发展。为辨识和检验信息之真假优劣,应构筑竞争、辨识和辩论的信息共享机制。同时,政府行为信息及其采集的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信息,应公诸社会;“公权力”也由此不断接受社会公众的评鉴与监督。  相似文献   

13.
制度伦理及其价值诉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度伦理具有制度伦理化与伦理制度化双重涵义。制度伦理化是指制度本身所蕴含的伦理追求和道德价值理想,强调制度的合伦理性与合道德性;伦理制度化是指人们把一定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制度,并强调伦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与法律化。制度伦理具有制度公正、制度自由、制度平等、制度民主的价值诉求。研究制度伦理价值的目的,在于建构制度的伦理秩序,在社会现实中,使得人们能够从合理的制度系统中汲取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进而促进社会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的伦理国家概念源于人类自由-权利辩证发展的历史产物,即人类寻求自身自然、道德和理性三种根本自由本性及其权利全面发展和实现的历史实践与创造。这意味着伦理国家的实践建构,必须以精神和道德的自由与平等概念为根本价值准则,使所有公民个体获得生命生存和财产安全及幸福自足的物质生活,发展以公民自治的社会共同体为基础的伦理教育和民主政治,建立与公民普遍利益及其理性自我意识相一致的伦理政治秩序,使人们在普遍享有其自然和道德方面应有的尊严与财富的基础上,回归自身精神和道德的自由本质。  相似文献   

15.
让法律权利趋向道德权利的正当性,并以此明确权利的道德性,是建构具有普遍伦理本质的权利体系的基础环节.道德权利没有使人走向道德善的功能,却是禁止道德恶产生的工具,因为它是人们追求利益的自由,是社会平等的前提和公权力的界限.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是异质性的存在,两者应当保持界限.道德权利对法律权利的价值范导以及它与法律权利的互释及其相对界划,使其发挥着为具有伦理普遍性的权利体系奠基的功能.在当今中国,道德权利的现实语境应为平等保护弱势群体的私权,此之为一种公共秩序意义上的正当,即一种人权.  相似文献   

16.
网络社会伦理责任是适应网络时代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道德要求。这一要求是建立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双重利益基础之上的,并适应网络社会特质的伦理要求和道德义务。根据网络社会的特征以及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内在关联,网络伦理责任具有自律性、广泛性和实践性等三方面的理论特质。在网络时代,探讨和确立伦理责任是摆脱当前网络伦理困境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7.
《东岳论丛》2016,(5):143-147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道德"思维的"伦理"思维。正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上贯彻了这样一种"伦理"思维,马克思对自由、平等伦理价值目标的理解以及关于自由、平等伦理价值目标得以实现的社会条件和实践动力的探讨,都超越了资产阶级启蒙伦理的抽象性与保守性,实现了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辩证统一,而这正是马克思伦理思想的优越性所在。  相似文献   

18.
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人们将网下的生活移居到网上,习惯于通过网络来进行社会资本的积累。然而,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平台的大众传播特征使得社会资本容易集中流向网络场域中的强势话语阶层。而微信的“生成”式结构所形成的信息过滤机制,使得每一条信息必须跨过圈与圈的屏障才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传播,这不仅有利于还原信息本身的价值,同时有利于消解网络核心话语节点的话语权力。在此基础上,经过层层过滤的“序参量话题”不仅对人们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也让微信场域中,基于话题本身价值的人际交往更加平等和理性。文章试图从微信朋友圈的“生成”模式入手,分析朋友圈的结构形式,通过描绘朋友圈的话语传播机制,探索在基于内容价值的传播条件下的人与人的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19.
研究马克思的人性尊严理论,对全面理解、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有一定意义。马克思认为,人性在本质上是自由自觉的、和谐的、道德的,是社会关系的最高价值尺度。人性尊严以一切人的经济、社会地位的平等为基础,以人类自由自觉尊严本性的回归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当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还必须辩证看待人性尊严的私人特性和寻求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结果平等与机会平等的均衡配置,实现个人自由与类的整合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0.
走向对话交往的现代伦理生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宾 《北方论丛》2006,(5):152-156
在多元民主的现代社会,公平与平等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反映到道德立法领域,过去那种由少数道德精英垄断道德立法权的情况,已无可挽回地走到了尽头。现代语境下的伦理道德生成机制已由以往的少数社会主体的“独白”,变为全部社会主体建立在理性交往基础上的“对话”。这种“对话”并不排斥国家在伦理道德生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宁说国家与市场化改革后方兴未艾的民间社会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已成为现代伦理生成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