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东汉王朝的覆灭祸根实际上在光武中兴前便种下了。因为刘秀“依靠的统治集团是一个以南阳豪强集团为基干的豪强集团,一开始就显示出严重的兼并性与剖据性”,“黄巾军起义失败,后豪强各自依靠自己的武力,割据称雄,社会进入了大混乱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以豪门士族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不同集团之间,频繁地通过自己的军事手段建立割据的封建政权,为了在战乱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各封建统治者不得不总结历代的兴亡得失,包括实行封建法治的经验和教  相似文献   

2.
本文摘自《后汉书·李(固)杜(乔)列传》。李固(公元九四——一四七年)是东汉顺帝时期的议郎,历任大司农、太尉等职,后为外戚大将军梁冀所杀。东汉王朝是南阳大地主刘秀依靠豪强地主的支持,篡夺农民起义果实而建立起来的。刘秀登上皇位后,大肆对农民进行反攻倒算,至章帝时发展到了顶点。当农民的反抗又激烈起  相似文献   

3.
“度田”斗争与光武中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为了解决流民和土地兼并等社会问题,极力推行“大田”政策,打击豪强地主,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官吏廉洁勤政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正> 东汉时期的南阳世族豪强集团是刘秀政权的主要支柱,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新野的邓禹一家则是这一势力的典型代表,终东汉时期,邓氏被封侯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它侍中、大夫、郎、谒者、县令,更是难以计数。本文试图对邓氏家族在不同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邓禹、邓训、邓绥在建立与巩固刘秀政权中的作用,以及整个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影响,做一粗略的介绍与述评。  相似文献   

5.
东汉末年,由于统治阶级长期信奉孔学,结果是孔老二“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反动思想日益抬头。致使豪强兼并,皇权旁落,生产力发展停滞不前,酿成了自秦统一后的第一次豪强割据的分裂局面。社会向何处去?是前进,还是倒退?是统一,还是分裂?这个问题严重地摆在各阶级、阶层面前。公元一八四年,张角、张梁首先举起义旗,调动起了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大军,为推翻代表豪强利益的东汉王朝,消除社会前进的阻力,做了尝试。虽然,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在东汉王朝和豪强的高压下很快被镇压下去了,然而,黄巾起义却动摇了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打击了豪强势力。而且,起义农民推翻东汉王朝和消除豪强势力的强烈愿望,在当时社会进步阶级和阶层的人们心里,深深地打上了烙印,激发了他们变革社会的决心。在黄巾起义的推动下,地主阶级内部不安于现状的中小地主中的杰出人物也跃跃欲试。他们积极地从先秦进步法家的武库中寻求思想武器,打击豪强,变革维新,在重新实现统一的斗争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曹操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王夫之逝世270周年。王夫之是我国十七世纪的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者。他所处的历史环境正是明清之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化的时期,而且民族矛盾又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反清的民族斗争中,他坚定地站在爱国主义的立场,在困苦的环境中一直坚持了战斗,表现了对外来的侵略者毫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在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刺激下,他不满意豪强权贵势力和封建专制主义的腐败的统治,反对封建贵族和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及其对农民的超经济的  相似文献   

7.
东汉王朝的创业者,汉光武帝刘秀,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较有作为的“好皇帝”。对于他的政绩史家多有称赞。然而对其在西汉末年农民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人则大加指责,存有偏见。不是说他是“混进”农民起义队伍的阶级异己分子,就是指责他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这是极不公正的。本文试就此谈谈个人读书所得,以求教于史学界的老师和同志。一、关于能不能把刘秀排入农民起义领袖之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琰 《南都学坛》2010,30(3):F0003-F0003
一、史俗结合,雅俗共赏 刘秀的传说在南阳广为流传.秦俊先生平时注意广泛收集民间传说的各种素材,并认真进行归纳整理,将这些素材灵活运用到他的作品中,使得他所创作的作品既有历史性小说的完整性、严肃性,又独具他的作品一贯拥有的通俗性、乡土性.这方面秦俊先生在他的《光武帝刘秀》的创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且不说在民间流传很广的王莽撵刘秀、搬倒井、赊店祭旗、骑牛上阵、得锦鸡而帝等故事在作品中得到很好的运用,而麦仁店麦仁嫂麦仁汤救刘秀的故事更是得到了尽情的发挥,使故事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于整个作品之中,一直延伸到丁玉翠成妃进宫,演义得入情人理.  相似文献   

9.
曹操(公元一五五—二二○年)的名字,我国几乎家喻户晓,可是,长期以来曹操在人们中造成的印象是一个大白脸的奸臣。其实曹操是汉魏之际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的大白脸是被历代尊儒反法的道学家们一层层抹上去的。 东汉末年,豪门世族和儒家名士把持政权,崇尚儒术,标榜门阀,操纵清议,加剧豪强兼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农民阶级。“熬天下之脂膏,斫生人之骨髓”。公元一八四年,终于爆发了以黄巾军为主力的农民大起义,革命的锋芒直指东汉王朝,沉重地打击了豪门世族反动统治,腐朽的东汉政权全面崩溃。经过董卓之乱,东汉王朝政令不出都门,各地豪强势力乘机而起,出现了四分五裂的大混乱局面。袁绍独步河北,吕布盘踞徐州,袁术  相似文献   

10.
有志竟成     
人们用它说明人只要有坚定的意志,事情就可以办成功。耿龠(yuè)是东汉时代人,他原来是个读书人,后来弃(qì)文习武,立志驰骋(chíchěng)疆场,报效汉朝。因为他屡建战功,被皇帝封为建威大将军,成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得力大将。有一次刘秀派他去攻打张步。当时张步在剧地据守,他的弟弟张蓝率领精兵两万在山东临淄(zī)西北的西安县驻(zhù)守。其他将领联合一起共有一万多兵力防守临淄。西安县与临淄县相距四十里。耿龠看到西安城小坚固,兵强马壮,防守森严,难以攻下,而临淄虽然城大但实力不足,比较容易进攻,便决定佯(yáng)攻西安,实攻临淄。…  相似文献   

11.
王刚 《南都学坛》2012,32(6):13-20
赤眉兴衰与刘秀帝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并与其帝业创构相始终,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偶然,更有刘秀集团的人为拉动。就政治意识而言,推动和利用"赤眉之乱"与"更始之败",造就出"天下无主"的局面,为刘秀称帝提供了道义基础和政治前提。在具体的战略安排上,刘秀则牢牢把握住了河北与赤眉两大要素,从经营河北,创构帝业开始,就有了明晰的赤眉战略,在三期战略中,步步推进,最终利用赤眉以覆灭更始,造就出了中兴帝业。  相似文献   

12.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认为刘秀之得天下较刘邦“尤难”。他说:刘邦之劲敌唯一项羽,而刘秀却面临着“丛生之敌”。对付一个劲敌,容易“精专志定,无旁挠”;而对付“丛生之敌”,则“分势而四应者杂起,左伏右起,无宁日焉”。因此认为刘秀之得天下较刘邦“尤难”。这种看法,我认为是颇有见地的。其实,何只刘邦之得天下较刘  相似文献   

13.
曹操(一五五——二二○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历代反动派都咒骂他。《三国演义》出来后,曹操几乎成了“奸雄”的代名词。鲁迅早就以反潮流的革命精神指出:“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对曹操如何评价?主要是看他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东汉末年,地主阶级特别是豪强地主残酷压榨劳动人民和互相争夺造成天下大乱。著名的“黄巾”大起义,烧官府,杀豪强,使“朝野崩离,纪纲文章荡然”,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秩序和孔学,推动着历史前进;也为推行法家路线创造了客观条件。在农民起义被残酷镇压下去后,豪强  相似文献   

14.
王婆卖瓜     
王婆其实是个男人,本叫王坡,只因他平时话多,说起来就絮絮叨叨,做起事也婆婆妈妈,人们就送他一个外号——王婆。王婆的老家在西夏,也就是现在的甘肃、新疆一带,以种瓜为生。那地方有一种瓜叫胡瓜,个儿大、肉甜,是瓜中上品。那时,宋  相似文献   

15.
曹金华 《南都学坛》2008,28(1):24-26
在对光武帝刘秀的研究中,认为刘秀之母姓张、樊重是光武帝之舅、刘秀母卒于元始三年、刘秀父先为南顿县令、刘秀与族兄刘嘉为太学同学、刘敞是刘秀的族兄、刘秀屯田在建武四年、刘秀"省并西京十三国"为"八国"九国"十国"等说法,皆为对史料的误解。而对刘秀入太学读书在"天凤"何年的千古之谜,也做了具体的考证和破解。  相似文献   

16.
李英儒 《山西老年》2012,(10):23-23
1937年8月初,八路军总部一二○师官兵在朱德、邓小平率领下,由陕西韩城芝川镇先后东渡黄河,在万荣县宝鼎镇和庙前渡口上岸,顾不得吃饭和休息,连夜北上抗日,欲与山西东北部林彪等部会合。当日傍晚,部队抵达太赵村杏花池畔。对于杏花池的来历,邓政委心知肚明,他笑着对大家说:"这个池泊原叫西池,传说西汉刘秀与叛军王莽开战,刘秀失利。刘秀骑马星夜逃至这里,人困马乏,然马遇水不饮,刘秀触景生情地劝马吟:‘乃杏花池水,不饮,为何?’马闻之即痛饮方休。后刘秀于公元23年打败王莽登基,不忘西池的恩情,钦封此池为‘杏花池’,从此‘杏花池’流传千古。相传这池之水很有灵性,咱们从陕西东渡至此,已有近十个时辰没吃没喝,既然这圣水如此之神,不妨我们就在这里休息片刻,取水造饭,但必须严明军纪,不得入村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7.
刘秀兴复汉室,整顿吏治,发展社会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东汉一百九十余年统治,是我国古代有为的政治家,史家论述颇详。然就其指导统一战争的实践来看,他不仅具有杰出的指挥才能,且在建军、用兵、战略诸方面均见识过人,也是一位有识的军事家。为此,探讨刘秀的军事思想,对于全面认识刘秀,正确评价其历史地位,显然是非常必要的。一、独树一帜的军事原则以文吏典军是刘秀的建军原则之一。更始元年,刘秀安辑河北,时王郎自立于邯郸,“郡县得王郎檄,皆望风响应,唯信都、和成二郡不降”。为了讨平王郎,刘秀籍二郡之兵力,命邓禹“发奔命,得数千人,令自将之”,又署从行北渡的文吏王霸、冯异、銚期、  相似文献   

18.
刘秀(公元前6—57年),即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25年至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新莽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他与兄刘(纟寅)于公元22年聚众起兵,加入绿林起义军.公元23年(更始元年),更始帝命刘秀行大司马事,徇行河北.此举成为光武帝自河北定天下的契机.公元24年,受封肃王.期间以恢复汉家制度为号召,联合贵族势力,击败铜马、招降赤眉等起义军.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称帝于(高阝)南,定都洛阳.本文仅就刘秀称帝之后,即建武元年至建武八年期间,为讨伐公孙述、隗嚣割据势力,统一全国而御驾高平(固原)亲征前后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19.
<正> 民间流传的“王莽撵刘秀”传说内容之丰富,流传时间之久远,在历史人物传说、特别是封建帝王传说中还是罕见的.本文拟就这一传说产生、流传的原因及其本身的价值作一初步探讨.一、传说产生的原因目前,从笔者掌握的材料看,不同省区的这一传说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象遍布“流传区”的“搬倒井”,说是当年刘秀被王莽追得人困马乏,甚渴,恰遇此井,手搬而成.某某村的公鸡叫得先后不一,  相似文献   

20.
汉光武帝刘秀在建立东汉政权和完成全国统一的过程中,构建起以皇帝、大司马、大将军、将军为序列的军事领导体制;统一战争结束后,他通过撤销和削减诸大将军、将军职位和改大司马为太尉,逐渐形成以皇帝、太尉、将军为序列的军事领导体制。这一军事领导体制的转变充分体现出刘秀"偃武修文"的治国理念,有利于集中兵权和强化皇权,从而为光武中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