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立中 《社会工作》2009,(19):47-48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新阶段。和谐社区的构建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志愿服务弘扬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体现了人与社会的相互融合,也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内在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新阶段。和谐社区的构建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志愿服务弘扬的"奉献、友爱、互助、  相似文献   

3.
郭瑞 《社会工作》2012,(10):91-93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对西宁社区志愿服务现状进行问题分析,尝试依托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寻找社区志愿服务的支持性因素,以期构建起坚实有效的支援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4.
面对信息化发展中志愿服务活动的变化和志愿服务精神的演变,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解释,分析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开展情况,指出高校在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而提出了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力东 《社科纵横》2014,(10):41-44
近年来,中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志愿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然而,通过对浙江省乐清市的调研可以看出,中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在资金来源、志愿者组织登记注册等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志愿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应在资金扶持、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上为志愿服务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各级志愿者协会要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和引导,促进志愿服务工作向常态化、规范化、项目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鄢勇兵 《社会福利》2009,(10):19-20
我国志愿服务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二十多年时间里,志愿服务一直伴随我国的改革开放而发展。当前,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一五”规划中予以明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和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支持志愿服务朝制度化方向发展,志愿服务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中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韦朝烈  杨慧 《探求》2013,(5):44-54
本文揭示了广州市志愿者群体在职业、年龄、学历、政治面貌、户籍、婚姻状况、性别等方面变量的分布特征;展示了志愿者和市民对“志愿服务意义”、“参加志愿服务的动因”、“志愿服务的效果”、“应该加强哪些领域的志愿服务”等方面的认知和评价;分析归纳了制约广州市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广州市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谢泽宪 《社会》2003,(1):4-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各级党政组织的大力倡导下,志愿服务作为一项新鲜事物在中国各地飞速发展,好评不断.然而,志愿服务状况到底如何却一直为人们所忽视为了了解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浦东新区社区志愿服务进行了调查,发现了社区志愿服务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社区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对志愿服务本身也造成了损害.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公益先行。作为一种非营利性事业,社会公益事业在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起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学者主要从公益事业史学、当代公益事业发展,包括公益事业政策法规、公益组织、志愿服务、企业与公益、宗教与公益等方面进行研究。当然,还有部分学者对国外公益事业也做了引荐。  相似文献   

10.
科学界定志愿服务、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等基本概念及其内涵是志愿服务立法的基础.基于倡导志愿服务行为和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立场,志愿服务立法中对志愿服务的界定应当摒弃组织性要求;基于广泛保障志愿者权益的需要,志愿者界定应当采取中义定位,并与注册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和登记志愿者的志愿者认可体系相关联;基于志愿服务法调整范围限缩以及与其他法律规范相衔接的原园,志愿服务组织界定应当强调其依法登记成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21,(1):82-88
完善志愿养老服务发展机制是助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梳理志愿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内涵,分析志愿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培育精神、落实意愿、完善制度、健全管理四方面提出了攻克瓶颈,促进志愿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和谐社会建设急需要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培养社会服务人才,然而中国内地的社会工作教育相对于职业发展是"前发"的。这就造成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缺乏比较成熟的职业环境支持。因此内地的社会工作教育者和研究者在借鉴其他地区教育模式时,应着重寻找突破教育困境的领域。本文根据国内外的有关文献探讨了这个问题,指出可以从志愿服务这一领域突破当前社工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肖艳 《社科纵横》2012,(1):72-75,96
台湾地区志愿服务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的民间行善行为到政府大力推崇和规范发展的过程。通过创新志愿服务理念,推动志工制度化建设,并在工作中注重专业化、社区化和青少年化,台湾地区的志愿服务发展很快,因应了其层出不穷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社区志愿服务在国家民政部门的主导下取得了长足进展,农村社区志愿服务也逐渐丰富发展起来。当前农村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着农民参与意识不强,参与度低,"行政化"色彩浓厚,社会化水平低,制度体系不健全,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社区志愿服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动摇,切实加强对农村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和扶持,构建农村社区志愿者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积极探索农村社工指导下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5.
医院志愿服务起源于十九世纪初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慈善服务,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其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重视,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方法。本文梳理介绍了英美日和我国港台地区医院志愿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期为我国大陆医院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芹 《社会工作》2014,(4):22-29
转型期中国志愿服务组织的规模与数量不断发展壮大,志愿者人数持续增加。志愿服务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发挥着一系列独特而重要的功能,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多样化、制度化、日常化、持久化、专业化、网络化、全球化。对中国志愿服务的基本特点进行系统归纳,可以进一步认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7.
《探求》2015,(5)
在当代社会,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的行为,更多地体现了公民意识的觉醒,它既是公民个体参与社会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公民承担公共服务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为了更好理解志愿服务的精神实质,本文尝试从慈善募捐、社会救济、环境保护这三个领域来概括当今志愿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对这些志愿活动的分析与描述,以更加切近地认识志愿服务在促进公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海南师范大学X学院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机构建设、志愿服务活动项目规范、志愿服务参与积极度及志愿服务水平等的问题,探索加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提升的有效解决措施: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结构建设、坚持志愿服务活动标准、营造志愿服务良好氛围、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助力志愿服务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9.
《探求》2020,(5)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中最为积极活跃的群体,是乡村振兴中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也是乡村振兴中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提升对缓解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供需结构失衡、提高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效能、推动农村公民能力素质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乡村振兴视阈,通过调研志愿服务专家、志愿服务对象取得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相关数据,廓清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归纳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20.
维克多·特纳发展了“通过仪式”理论。志愿服务西部是人生的一次洗礼,一到两年的志愿服务是放大了的交融。西部志愿者是受礼者或阈限人,并具有自身的特点。通过为当地人民提供志愿服务,他们追求着人类普遍价值,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难的文化适应对他们进行着磨练并使之获取种种力量。志愿服务结束之后,他们的人生地位获得了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