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友谊论题在西方思想史上的位置 当18世纪启蒙大潮席卷整个欧洲的时候,卢梭便对启蒙的谎言、现代性的要害洞若观火,他天才地预见到:现代启蒙思潮将会以不可逆转之势把人类社会逼入绝境.拒绝启蒙的卢梭决然地返回古典寻找济世良方,问道于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伟大先师,追随古人思考的踪迹.然而,卢梭对自然状态考察的结果却使他抛弃了古典自然权利的基础--人天然的是政治动物,而是将不辨善恶的原始自然人看做现代自然权利的基础.换言之,卢梭拒绝承认自然中存在永恒不变的自然正当,不承认正义理式的存在,而是在"自爱心和同情"之上重建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和政治制度,他自信能从历史而非自然中找到正义的标准--这种标准会因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意义上,返回古典的卢梭亲手终结了古典自然权利说,"肇始了现代性第一次危机"[1](P257),将霍布斯、洛克尚且保留的古典自然权利全部抛弃.  相似文献   

2.
卢梭将现代政治制度的正当性建立在人的自由之上,也就是说,自由证成了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从人的自然自由出发,到人的政治自由结束,卢梭完成了他对社会制度的建构.在卢梭的道德理想国里,公意是正当性的判准,公意通过民主投票程序而获得,但其真正的基础却依赖于公民教化.通过公民教化,卢梭试图构建一个同质性的国家,但是这却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方向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3.
卢梭的公民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力克 《浙江学刊》2004,(4):108-115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存在着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两种公民传统.在现代社会中,人性的自我分裂表现为人的"市民"和"公民"二重身份的紧张.Citizen概念的两歧性,表征着人性的分裂以及现代社会结构的内在冲突.卢梭是第一个反思现代性的批判理论家.他的新共和主义政治理论,正是围绕公民与布尔乔亚的二元对立而展开的.令卢梭忧思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现代性与道德的冲突,亦印市民的财富世界与公民的美德世界的对立.其现代性批判的焦点,是布尔乔亚的反公民性的异化本质.卢梭对现代性与人的困境的反思,对布尔乔亚和市民社会的批判,对代议制的公民参与缺失的揭示,显示了一位社会批判家对现代性的深刻批判.然而,卢梭的困境在于:古代公民的政治自由以奴隶的受奴役为代价;现代公民则以出让主权换取市民的个人自由.现代的商业社会、民族国家、民主社会,与卢梭小国寡民的古典城邦式公民政治理想格格不入.卢梭心仪的公民城邦毕竟属于业已衰落的小共同体.因而卢梭的最大困境,在于其以小共同体的美德政治模式来作为组织大社会的政治原则.  相似文献   

4.
卢梭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自由问题占据了他思想的核心地位。他将自由看做人的本性,在对自然状态下人的孤独平等的自由本质有了深刻认识后,揭示了奴役和私有制的出现是人们丧失自由的根源,并进一步提出了在社会状态下如何重建自由,使人们获得真正的自由的构想。他的自由思想也有着超越时代的感召力,对于今天我们的政治理论建设和实践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启蒙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一个重要思潮,在启蒙的视域中考量卢梭与马克思的承继关系,能够彰显两者在思想上的承继关系,并凸显他们对于启蒙超越的不同维度.卢梭和马克思都对启蒙精神进行了反思,并通过不同的路径实现了对于启蒙的超越:卢梭在政治学语境中实现了他对于启蒙的批判,提倡公意,追求良知、道德自由;马克思则在经济学语境中实现了他对于启蒙的超越,把启蒙问题转化为了“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问题,并在对于资本逻辑的批判中塑造了一种新的启蒙精神.  相似文献   

6.
论卢梭社会契约中的"公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意"是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核心概念,他试图通过代表人民公共利益的"公意"来建立理想的政府。但是由于他对"公意"概念的阐述很含混,所以引起了很多争议。文章通过对卢梭社会契约思想中"公意"的作用的考察,得出"公意"即是自由的结论,围绕"公意"的认识和选择,需要对人民启蒙;"公意"倾向于导致集权或多数人的暴政;"公意"是通过政府迫使人们做出的选择,这几个问题展开论述,并对"公意"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7.
论“庄周—卢梭问题”刘明《爱弥儿》开篇第一句话是:“出自上帝之手时一切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手里就都变坏了。”伟大的启蒙哲学家卢梭就是这样,以他对迄至18世纪的文明社会的激烈批判表明了自己与以伏尔泰、狄德罗为代表的精英学者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历史哲学,后者...  相似文献   

8.
卢梭的宗教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终其一生,卢梭既是反基督教的斗士,也是宗教的复兴者.卢梭与一般的18世纪启蒙时代的自然神论者不同,他由于强调倾听自然呼声依从情感福音、信奉心之殿堂、成就自由和美德之道,而独创一种新的信仰形式--天良神论.它为康德的道德神学开出了通道,成为从理性神学向浪漫主义神学过渡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近代以来由启蒙所带来的各种悖论问题进行了重新反思,并对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福柯、德里达等哲学家的相关思想进行了梳理、比照和批判性的检讨,指出其各自得失,提出在伦理实践的层面上寻求走出启蒙困境的道路,从而避免对启蒙进行二元论解释.文章试图以卢梭晚年的思想和生活为例来重新理解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审慎"的"实践智慧",用以发掘我们这个时代的"启蒙"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景萍 《社科纵横》2005,20(2):146-149
启蒙的情感人文主义大致可分为“自然”型、道德型、功利型、政治型、文学型。情感人文主义的启蒙精神构成人的解放的内在动力,也是建构新的理性的价值前提。然而,由于理性和科学技术对于自然的强大力量,由于主体的人本身发生了裂变,还由于启蒙人文主义情感的功利特征,致使科技理性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经典意识形态,理性主义则成为启蒙的时代精神。相比之下,情感人文主义虽然在启蒙时期喧嚣一时,但终究没有能搅动思想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