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博的传播方式有别于以往任何一种传播媒介,它集便捷性、公开性、交互性等特点于一身,实现了随时随地传播信息的可能,以140个字符体现了微博用户主体的观点,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各项事务中有着自己特殊的传播方式。在网络社会的公共领域中,微博媒介发挥着"社会公器"的作用,文章旨在从传播学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公共领域"中微博用户的类型特征及行为需要,在研究微博用户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讨论微博对网络舆论的监督与引导机制,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探讨微博在现实社会的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共领域理论对于我们建构中国式的公共领域有重要参考价值。当下,微博在我国互联网应用传播领域异军突起,成为公共领域由现实社会向网络社会转型的重要媒介与平台。微博具备了一些支撑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不过相应地也有一些瑕疵。全社会应当从政府、互联网运营商和网民三者的博弈互动方面来系统考量微博语境下公共领域的重构,使公共领域的网络化转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公共领域与传播媒介的关系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微博的出现更是给公共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并最终形成了网络公共领域.微博是草根媒体中最耀眼的明星,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有的优越性.以梳理公共领域理论发展脉络为基础,提出网络公共领域的概念,从低门槛效应、交流开放平等、传播速度快、舆论放大等方面探讨微博作为网络公共领域的媒介的可能性,同时也从微博信息口水化、公众消逝速度快、数字鸿沟、娱乐倾向方面论证微博在形成网络公共领域方面的弱势,确认微博可以作为网络公共领域的媒介.  相似文献   

4.
在微博的传播空间中,每一个用户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传播中心,以自己的粉丝群体为基础,构成一定范围的传播空间。微博传播具有多中心性和多向性的特点,并且其传播效果具有弥散性。微博用户由于其经历、学养和性格的不同,其所体现出来的话语风格也各不相同。在微博空间里,各种风格竞相登台,各放异彩,也因此造就了微博传播的复杂性特点。微博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物理空间的现实社会状态的复制,但是这种以话语实践的方式所建构的社会状态,由于微博传播的自媒体属性、网络传播的匿名特征而显得更为复杂,这种建立在话语表达实践中的复杂性通过舆论的推波助澜又反射于社会实践中,进而转化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力量。这种基于自媒体特征的微博传播风格决定了微博传播内容的多元性和传播效果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新媒体微博已成为变革传播方式的新型生力军和各大门户网站重点建设的新宠。我国微博用户的庞大数目和快速增长给社会政治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微博问政、微博打拐、微博求血等事实彰显了微博不容忽视的微力量。微博逐渐成为各种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传播的舆论中心,给自上而下的传统舆论控制体系提出挑战。立足大众传播理论视角研究微博作用于社会生态的规律有利于扩大微博的正面社会效应,建构web2.0时代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时代崛起的微博社会空间中,“热点话题”与“活跃用户网络”从客观上成为构造网络舆情与舆论新生态,推动微博信息传播的两大要素。而深究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则离不开“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交互作用;“高峰体验”的推动;“自我效能感”的助推;“自我服务偏见”的强化,以及“炫耀性心理”的触发。  相似文献   

7.
当今中国进入了不确定性增加、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高风险社会。风险社会改变了传播的理念和定位,对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社会促进了传播主体与内容的多元化,加剧了传播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微博传播的兴盛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增长形成了叠加效应,从而也使微博传播成为突发公共事件治理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微博为突发公共事件注入新鲜元素的同时,也为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提供了新工具和新场域。至于政府、传统媒体和公众的三重博弈关系,也因微博的深度介入而被注入了新内容。要有效地治理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在这三重关系博弈的实践中充分考虑微博带来的新变化,努力把握微博带来的新契机,化被动为主动,以微博治微博。  相似文献   

8.
以微博的逐渐流行为标志,自媒体进一步演化为社交媒体,其传播范围从个体向整个社会扩展,在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两方面均具备建构公共空间的优势条件。然而,在普遍的乐观预期下,恰恰更需要警惕网络商业主义、集体无意识和注意力承载力这三方面因素的困扰,它们严重影响了微博等社交媒体对舆论公共空间的积极建构。  相似文献   

9.
微博的发展越来越火,它正充当“网上新闻发布厅”的角色,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不但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整个舆论的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10.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和社交方式,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以它的"微动力"改变着你我和我们的这个世界,本文从微博的出现重新分配了公民话语权、微博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补充、微博丰富了网络写作和生活写作、微博的"病毒式"传播和"草根性"力量为商业营销提供机会、微博提高社会监督的效率,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等几个方面简要谈论一下微博对我们生活的正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关注微博     
老树 《老友》2012,(2):10-12
《羊城晚报》2012年1月8日发表文章《微博是怎么炼成的》说,2010年,微博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这一年,微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蔓延,“碎片化”的信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日记局长”、“山西疫苗案”、“南平杀童事件”、“王家岭矿难”、“上海火灾”、“仇子明被通缉”……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引起了人们对微博的关注.更重要的是折射出微博的力量,掀起了中国社会信息传播的“微博热”.  相似文献   

12.
公共外交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结合催生了网络公共外交,这一有别于传统外交的新的外交形式,需要的是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外事中去。微博作为一个新生的信息交流平台。有着大众性、发布信息门槛低、“核裂变”式传播、“先声夺人“的时效性等特点,成为实现网络公共外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非直接利益者往往将微博变成其政治参与的工具,由此衍生的非直接利益冲突对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具有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基于互联网去中心化以及信息传播的公开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质,民众的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给政治体系带来极大冲击,另一方面政府在政治参与中的信息监管能力和大众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导能力都被弱化,容易衍生大规模的、群体性的非直接利益冲突。当面对公共议题甚至矛盾冲突,基于微博围观心理和公共理性精神的引导,微博政治参与行为主体能够自觉参与政治实践,自觉接受公共理性精神的约束,合理表达直接或间接利益诉求,通过微博公共领域互动和协商就事件性质达成可接受的社会共识,从而维护和巩固了社会政治动态的稳定以及公共权威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突发性事件报道屡见不鲜。新技术——Web2.0自媒体产生带来了媒介的新发展,使传统媒介不再是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唯一主角。微博正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微博的研究对转型期的中国具有意义。文章以微博信息传播方式的角度出发,探讨突发性事件中微博的传播模式、微博传播效果、微博舆论引导、微博谣言的控制和引导等切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微博传播中,个体成为信息传播唯一的“把关人”,被提升到空前重要的位置。一旦个体道德判断出现偏差、道德行为失范,基于微博独有的裂变式与多中心式传播模式,其所产生的负效应将会迅速蔓延,给现实社会生活带来严重的干扰。因此文章将基于社会直觉论中关于个体道德判断的相关理论,从道德的来源及道德判断的工作模式,对公民微博传播中道德判断的五种基本道德议题、基本特征及“熟人社会”对个人道德判断的影响进行理论探讨,以求相对性排解微博传播中道德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下的传媒与司法打破了二元对立关系。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等多种现实因素将其关系解构。必须从更加宏观的层面,将传媒、司法置于新媒体时代的公共领域乃至整个正在形成的公民社会中考量。建构传媒与司法之间良性的多维关系,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客观看待二者冲突,形成保持合理张力;宽容意见表达;正视公共领域在社会中的作用;司法实践中客观考量民意诉求;以新闻立法保障信息传播的平等与自由;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营造宏观现实环境。  相似文献   

17.
简论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进入微博时代的今天,高校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率最高的群体,是网络舆情形成与传播的“生力军”。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和演变的重要因素。加强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建设已成为事关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重大任务。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焦点热点多,传播快、难监控,应该本着宜快不宜迟、宜疏不宜堵和依法打击的原则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的组织保障、舆情预警和舆情危机干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交互平台,已成为大学生新的生活方式之一。微博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广和传播方式的互动性等特点,微博的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应对挑战,利用微博这个新媒体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9.
经过几年的发展,微博信息传播的内容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由初期主要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转变为现在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监督。这种转向体现了微博信息从“生活世界”向“公共领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政务微博、草根微博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动融合,为新媒体背景下社会管理和新闻传播创新提供新的模式。研究立足宁波的实践与探索,在分析其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推进三大微博主体融合的路径为:地方政府应有经营政务微博的理念及制度保障、政务微博要善于利用微博设置议题、传统媒体的融合报道要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方式、微博信用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