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城中村改造中因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引发的利益矛盾和冲突越来越频繁和尖锐,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机制作为一项解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法律制度,在制度设计中存在裁决机构、裁决范围、申请主体、协裁关系、裁决效力五大方面缺陷,应从上述五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国外征地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征地制度曾历经较长时期的改革,积累了一些对我国有较大借鉴价值的做法。本文结合我国征地制度实施的具体实践,从界定公益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规范征地程序三方面着手,提出了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征地制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征地制度及其改革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征地制度改革及其相关的补偿安置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我国的征地制度改革才刚刚开始 ,各地在实施的过程中 ,还存在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现行征地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我国征地制度及其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运用比较研究和制度分析的方法,通过与发达国家征地程序中成熟而系统的纠纷化解机制的比较研究,透视了我国征地程序在预防和化解纠纷方面存在的缺陷。研究发现:我国征地程序在审批阶段缺少征地合法性实质审查和纠纷预防机制,安置补偿决定阶段纠纷化解机制不科学,安置补偿实施阶段纠纷解决机制薄弱。通过征地程序改革,建立以双方协商化解为基础,以中立的第三方协助化解为补充,以官方权威的强制化解为保障,三者密切衔接的征地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是治理频发的征地冲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从最小限制与最大促进、法律程序正当、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与私人利益兼顾、价值衡量原则;公权力在征地制度中公共利益法律界定方面的行使和完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村集体组织的设想和完善补偿安置机制方面提出了公权力与私权利在征地制度中的几点具体安排.  相似文献   

6.
根据行政自制理论,在集体土地征收领域,行政系统通过内部审批、外部协商、专门督察三个方面形成该理论的实践机制,即土地征收审批程序、非强制性征地补偿安置协议以及专门机关的土地督察。上述三种行政自制实践机制尚不成熟,存在土地征收审批程序内部控权制度闭环自封、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缺少实质协商空间以及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内部监督功能受限等问题。需从优化土地征收审批程序的组织结构与征收主体参与机制、恢复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的非强制优势以及加强国家土地督察程序法制化与督察能力建设等方面加以完善,以实现对地方政府土地征收权力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济南市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近郊农村大量土地被征用。但在征地补偿安置过程中,由于利益兼顾失衡,出现了对失地农民补偿过低、安置失当等现象。对此,济南市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提高补偿标准、拓宽安置途径等措施,建立规范化的征地补偿安置机制,使绝大多数失地农民得到了合理补偿与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安置问题的出现与治理,既反映着当时特殊的历史时代变革,也体现着计划经济的制度特性。  相似文献   

8.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征地制度历经较长时期的改革发展,具有一些值得我国借鉴的做法。该文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从界定公益范围、利用市场完善征地补偿机制、规范征地程序三方面着手,提出了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背景相适应的征地制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征地制度的缺陷,在于土地产权行使有背公平,“公共利益”缺乏明确界定,征地补偿款太少,补偿制度不合理,政府与村集体组织职能错位,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处罚制度不完善,财政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不完善等方面;从保障农民完整行使土地产权,严格区分征地用途、明确限定“公共利益”范围,健全补偿机制、公平合理补偿失地农民,转换政府角色,发挥村集体组织真正代表农民的职能功效,量化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完善分税财政体制和加快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措施等方面探索了完善农村征地制度,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行征地制度存在补偿标准偏低、补偿安置费分配混乱、失地农民无相应社会保障等问题,使得失地农民失去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征地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应从征地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建立全程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并分、别从土地产权和征地制度两方面为保障体系建立法律制度支撑,以便有效解决征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人地矛盾"日益突显的背景下,现行土地审批制度在实践中的弊端不断显现,主要表现在:土地审批环节多、时间长;建设用地审批受其它前置审批制约较严重;后期监管演变成前置审查,影响用地审批;风景区保护等基本上保持原用途的项目难于完成报批工作.为解决现行土地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建议实行土地"征转分离"...  相似文献   

1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目前各市间合作层次不深,政务服务缺乏联动;政策雷同,冲突明显,产业结构趋同;港口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协调;行政管理幅度过小,不利于资源整合和结构升级。建议将近海沿边的崇左、玉林两市并入,并把地理位置上相邻的市两两合并,即南宁与钦州合并,防城港与崇左合并,北海与玉林合并,以促进北部湾经济区龙头的形成,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成为中国区域经济新一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强劲增长,地区间分工不合理、政府间合作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但这些问题不能通过简单的行政区划调整来解决。要根本地解决行政区划所带来的问题,实现1+1+1+1+1+1〉6的功效,还得通过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强南北钦防等6市政府间的合理分工与共同合作,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切实做到信息公开和鼓励公民的积极参与等措施来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对北部湾经济区海洋运输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三次平滑指数方法对北部湾港口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提出北部湾经济区海洋运输业的未来发展方的对策建议: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由区域竞争向区域合作转变;由分散、小型向集中、大型的业态过渡;向大型、深水、集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颁布实施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为广西获得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本文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北钦防四市)经济快速增长,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全面分析,着重从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上升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要加快北部湾区域经济的发展,党的基层干部应树立新的公共管理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在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责任理念、法治观念、正确的政绩观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定位党的基层干部的管理角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公共管理主体合作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网络治理理论,对区域公共管理主体间合作关系模式做了初步探索,认为区域公共管理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包括政府间合作和政府与NGO间合作,前者可以采取项目合作、行政专区、城市联盟等方式,后者要注意合理分工、利益平衡、责任共担。  相似文献   

18.
增长极理论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长极理论是一种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理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一个极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具有建设成为一个重要增长极的优势。目前应积极采取措施构建北部湾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9.
经济与生态整合发展,就是要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统一的“经济-生态”整体系统的动态过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但也面临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自然资源供给压力大等问题。随着经济区开放开发步伐的加快,其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日趋加大。要破解经济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难题,需要用整合的方法和思路,实现经济区港口通道建设、产业发展、空间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整合;加强区域政府间合作与协调,共同建设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