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革命与建设的行动指南和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的一项重要路线和方针。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当今马克思主义教育仍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基于延安时期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时代背景,在时代大背景下进一步考察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具体情况以及对当今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理论上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迫切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全党开始了解或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同时通过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3.
薛鑫良 《中华魂》2012,(9):11-13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延安无疑是中国革命转败为胜、柳暗花明的光辉圣地。延安时期(从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共13年)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由弱到强的"黄金时期"。延安整风  相似文献   

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时代”与“革命的话语”双重叙事情境下,回应工农兵群众对红色革命文艺的现实诉求,逐步建立起文艺发生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了革命主体与革命文艺的双向互动、革命文艺与革命实践的同步前进。在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武装战线”的同时形塑了一支革命的“文化军队”,不仅对塑造革命意识、激发革命行动、丰富革命生活等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革命文艺理论成果。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回溯延安时期文艺发展历程,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真理性、坚守中国共产党文艺领导的方向性、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人民性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历史参照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口号下提出的,在实践与理论的探索中,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其中,延安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历史教育,突出反映了当时党领导现实革命运动的必要性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思想、进行党的建设的现实需求。在这样的语境下,延安时期的历史教育,按照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呈现出从“国史”到“党史”的变化,也体现了这时期党的历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联价值。   相似文献   

6.
延安学习运动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习内容体系,创建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建构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机制,不仅提高了延安时期的革命干部之学习水平与能力,并为革命与战争取得胜利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而且为今天的学习型政党建设创建可行的有益模式,因此,延安学习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开展自身建设的重要拐点,具有重要的开拓与启迪之功效。  相似文献   

7.
延安学习运动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习内容体系,创建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建构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机制,不仅提高了延安时期的革命干部之学习水平与能力,并为革命与战争取得胜利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而且为今天的学习型政党建设创建可行的有益模式,因此,延安学习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开展自身建设的重要拐点,具有重要的开拓与启迪之功效.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编辑出版了名为"党书"的《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三大党史文献,对推动整风运动和党史研究与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考察延安时期"党书"的编辑与整风运动的历史,可以看出这二者之间呈现出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关系。"党书"的编辑出版,为学习党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提供了最重要、最基本的材料,也对形成《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具有重大影响,同时在党史文献编辑史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兴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它的成立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为中国革命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编写《延安大学校史》对于继承延安时代的教育实践经验,发扬延安时代的光荣革命传统,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的丰富。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达到成熟,倍出成果的时期,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时期,总结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应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应在现时如何进行治党执政,都有着巨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小康生活》2005,(4):40-4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贺国强近日在陕西省延安市调研先进性教育活动时指出,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辉煌发展的时期,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效卓著的时期。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需要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闻实践——群众办报。分析认为,工农群众需要和知识分子、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在一起,他们共同推动的群众办报新闻实践,有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与群众形成血肉联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宣传活动中的具体实践,为群众学习和理解中国革命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杜鹏程同志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是新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描写革命军事题材的优秀作品之一。它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上延安保卫战的描绘,反映了人民军队和革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同敌人进行英勇斗争时表现的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人民革命的无比强  相似文献   

14.
改造“二流子”话语以秧歌戏的形式表达出来,实则是延安时期党的文艺在为工农兵服务过程中对传统文学形式的借鉴与成功转化。成功改造“二流子”作为八十年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全社会、管理社会的重要成果,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除了保障根据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道德风尚之外,实则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管理全社会提供了一次成功的管理经验。延安文艺中的秧歌剧、小说创作则以现实主义为指归,积极呼应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实践,对这一历史壮举做出合乎历史,又关注世情与风情的写法,给后来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了较为优化的思路。改造“二流子”是包括延安秧歌剧在内的延安文艺的重大题材之一。改造以好吃懒做、带黑恶流氓性质、影响边区生产生活稳定为特征的“二流子”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及政权建设的需要。改造“二流子”部分解决了边区政府的劳动力相对不足,有助于改善彼时广大乡村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成为延安整风运动的有机组成。在具体改造过程中,改造“二流子”带有翻身与“翻心”的双重性,翻身相对简单,“翻心”更具难度。改造“二流子”运动再现了延安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文艺治理,规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法律文化建设根植于其特定的文化土壤和历史传承。马克思主义法制观念的中国化、苏联革命成功后法制建设的经验、自近代开始从西方传入的法律思想、孙中山先生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包括之后国民党政府法制建设的有益尝试以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都构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法律文化建设的思想和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同时在各个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生产力得以解放并得到很大发展,做到了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艰苦恶劣的环境里能够生存、发展、壮大并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这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集体大力普及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分不开的,这一时期是探索和推进马克主义大众化的高潮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取得卓越成效的时期.我们要结合当前中国实际,借鉴延安时期大众化的历史经验,积极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18.
主要聚焦草明的情感实践与创作转型,以1947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延安人》为切入口分析情感实践与革命文艺生产的交互影响。《讲话》发表后,一系列情感实践促进了知识分子主体的情感转向,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的转变也影响了革命文艺的生产与建构。草明延安时期的创作及其转型具有典范性。在宏观层面,作家的情感实践促进革命文艺生产的同时,革命文艺创作活动也在滋润着创作者的情感认同。创作者投身革命文艺生产的场域之中,本身就是一种情感实践。知识分子的情感实践与革命文艺生产的双向反哺、相互成就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变革的一条有效的内在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即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因应时代潮流和中国革命实际,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这一时期,党的主要事业及活动、特别是国共合作的实际工作,主要在广州;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民众工作、军事工作,基本上是围绕以广州为中心的国民革命运动而展开;党的路线、政策、经验、认识以及领袖人才的锤炼,对后来的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广州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瑞金时期、延安时期之前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奠基性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0.
钱均鹏 《中华魂》2017,(11):50-53
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是我们西安政治学院的一门特色课程。自1978年建院以来,学院坚持以弘扬延安精神为己任。39年来矢志不渝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迄今为止已先后组织了347批、20多万来自全军和武警部队的学员赴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项教学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军院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军队院校优质课程"、"国家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