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对于中国模式的研究愈发广发而深入,本文也在中国模式的视角下来探讨社会治理的相关问题。社会治理是中国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的社会治理具有政府主导推进、公众积极参与、遵循公平取向与以法制为保障等特征,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提出从注重公众需求、实现社会公正,转变工作理念、与公众良性互动,培育社会组织、提升公民素质等方面进一步推进社会建设,完善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2.
社区建设成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社会企业作为融合社会效益和商业经营的矛盾统一体,在价值理念上与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应该在现阶段中国社区建设中,主动寻找自身角色定位,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实现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变.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导致政府公共事务剧增.并沿着政府层级的“漏斗”逐渐沉淀于基层社区。然而.由于社区人力资源能力的不足.政府职能下放及其引发的新的功能性需求.无法在社区层面实现有效承接和满足。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社会道德责任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对他人的社会道德责任、对家庭的社会道德责任、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对国家的道德责任。这四个维度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目标,养成教育内容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以社会文化的视角对中国国民性格缺陷的形成进行了述评。中国国民性格亦即中国人的性格,如:知足、顺从、保守、缺乏创造精神等等。本文是对从文化视角和人格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国民性格缺陷,并从社会文化、制度的角度分析中国国民性缺陷的形成背景。  相似文献   

6.
分配不公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这从某种程度说明,分配不公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广大群众对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缓解目前过大的收入差距充满期待。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解决好分配不公的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任务,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排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排斥”这个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法国。由于欧共体委员会的推动,现在它已成为社会公正和社会流动的核心概念。我国学者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对这一理论做了许多阐释性工作。刘继同认为,社会排斥是一个动态过程,即指某些社会群体因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处于劣势的社会境况,并被排斥于社会认可的一般社会状况之外的社会过程。这种状况包括从一般劳动力市场中被排斥和从有安全保障的就业体制中被排斥;能力被忽视和功能价值的无法实现等。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社会和谐"写入党代会报告,列入大会主题,强调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正确理解和认识社会和谐,应着重把握以下"六个有机统一":一、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结构化"进程中,大量农民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而农民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青年农民工.他们有体力、适应能力强,能快速的在城市中生活下来.但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质量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他们的就业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国城市化的质量以及社会的安定.基于此,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角度去分析原因并提出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人治与法治并不是一对对立的概念,也不是一对完全前后相接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是可以同时共存的。从治理成本和实施效果的角度看,人治与法治并无好坏之分,好坏只在于他的比重结构和适用范围如何;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来看,由于我们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人类社会新制度的独特性所在,如何选择正确的治理方式也必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一定存在着一个最佳的人治与法治结构使得在所定目标社会秩序之下其治理成本最低、实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礼是古老中国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法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礼起源于无阶级社会的原始习俗与宗教,是祭神致福的一种仪式,所谓礼,履也,所以祭神致福也。礼的形成是社会分裂为等级之后,在原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的提出给大学生社会责任增加了新的内容,要求大学生有责任有担当、有激情有梦想、有知识有技能、有道德有操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也产生影响,要求多样化的教育路径、青年化的教育内容和常态化的教育过程。大学生社会责任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二者统一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李凤莲 《人才瞭望》2016,(24):114-115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价值观是其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经验积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我国民营企业由于产权性质、时代制度变迁,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极具特殊性.笔者梳理了西方社会责任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责任观念,引入中魂西制,试图探索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14.
刘学军 《人才瞭望》2007,(9):107-108
劳动关系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组织和广大劳动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建立劳动合同制度以后.劳动关系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组织和劳动者的种类和范围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劳动关系变得愈加复杂.急需一系列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和调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现有体制下,社会组织的发展总体呈现出增长有余而发展不足的格局,完全无法达到社会治理创新对于社会组织的要求.社会组织孵化器能通过促进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加强社会组织资源建设、指导社会组织规范化以及特色化发展来解决社会组织诸如内部制度不健全、资金来源不稳定、人才缺失与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以此来激活社会组织的活力,拓宽社会组织发展空间,促进社会组织的成长.社会组织孵化器要看清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整合资源,提高能力,发挥好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户籍管理制度为标志的中国城乡二元格局于1958年形成并延续半个世纪至今,由此形成的市民和农民的无形对立和潜在冲突愈演愈烈,相关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对当代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撼动中国城乡二元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一种理论挑战,更是一种现实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执政理念和大政方针的出台,为整合社会冲突弥合城乡分割提供了机遇,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国家-社会二分格局的形成和深化,公权、社会权力和私权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日趋明显。社会权力既是私权的整合力量,又是公权的对立力量,对其它二者同时起着规范与制衡的重要作用,因此是解决三者矛盾冲突的关键所在。而且随着社会权力的日趋多元化与成熟,将由它逐步搭建起社会自治的框架,担负起推动公权向社会权力回归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8.
哈佛大学是中国融入国际主流社会、高端人群的可用桥梁;肯尼迪政府学院已搭建的平台等待中国官员发出声音。哈佛大学的研究成果需要中国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这是李景汉先生及其研究小组历时七年之久完成的社区研究的杰作,在中国社会调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调查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使用了随机抽样与分层抽样的方法,研究组先生亲自设计了314个统计表格,初步建立了中国农村调查的统计指标体系。定县调查的准备时期开始于1924年,次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来这里成立农业科学研究场,提倡平民教育。1926年秋选择定县作为实验区,1929年平教会迁到定县,开始施行文艺、生计、公民、卫生四大教育,用社会调查的所得的结果来推广解决生活问题的教育。在《定县社会概况调查》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景汉先生的研究开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路钰启 《人才瞭望》2017,(16):115-116
社会救助作为我国政府在社会层面上进行宏观调控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我国成功迈入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发挥好第三方的作用,在社会救助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是非政府组织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组织的发展依靠人才,笔者主要对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助领域中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了探究,以期推动社会救助人才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