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伊斯兰教(Islam in China)世界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区域化和民族化的统称。"伊斯兰"系阿拉伯语(ai-Islam)的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奉宇宙独一存在的最高主宰安拉(真主)及其意志,以求祈今世和后世的和平与安宁。此名则出自《古兰经》第三章19节、第五章3节。在中国历史上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唐宋时期)、"回回家体例""回回教""天方教""清真教"(元明清时期),近代简称回教。  相似文献   

2.
按照史学界的一般说法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 ,是以《旧唐书》记载的唐永徽二年 (651 )大食国遣使来华之时为标志的 ,到今年已有 1 350年。为了纪念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这一对中国和世界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历史事实 ,我们在这里召开以“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与发展”为题的学术研  相似文献   

3.
试论伊斯兰教在西夏的流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时期,境内活动有不少阿拉伯人,西夏和阿拉伯世界有正常的政治、经贸交往。阿拉伯人将伊斯兰教传入西夏,马可波罗所见西夏末期伊斯兰教的流传情况,正是最好的说明,只不过伊斯兰教在西夏的影响远远不及佛、道二教。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典籍对中国穆斯林的记载由来已久,20世纪以来阿拉伯国家报刊和著作中有关中国回族和伊斯兰教的记述与研究与日俱增。本文通过对阿拉伯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印象、20世纪以来阿拉伯期刊典籍中对中国回族和伊斯兰教记载和论述的梳理与评述,概述了阿拉伯学界对中国回族与伊斯兰教的介绍、研究与认知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5.
唐宋时期,具有良好商业传统的大食、波斯等地的穆斯林商人沿着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落居在甘宁青地区,他们积极参与当地开发尤其从事商业活动,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商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西北地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传播了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6.
寻“鲁穆”     
寻“鲁穆”杨如生最近看了《伊斯兰与中国文化》中的第五章:伊斯兰天文学的输入。在其第一节:“马依泽对宋初天文学的贡献”中①,在国内初次使用了新发现的《怀宁马氏宗谱》,使得阿拉伯天文学对中国历法的影响年代提前300多年。这在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中确实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称"回回"、"回民"或"回教徒";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称"儒生".遵从儒家学说的中国回族知识分子,就称"回儒".明清时期回儒翻译阿拉伯伊斯兰教宗教哲学的学术著作和研究成果,也包括了他们研究的方法,提出的学说理论,与创立的学术体系等.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中国理学,一是阿拉伯伊斯兰理学.回儒是学通四教的大学者,也是回回理学的创立者,他们既精通中国传统哲学中儒道释三家的学说和思想,也十分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教的哲学思想和观点.回回理学实际上是中国哲学中理学和阿拉伯伊斯兰哲学中的唯理派--主要是苏非派--交融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我首先得承认自己在研究中国伊斯兰教方面是个初学者。在我的学术生涯中的前期,我花费了20年左右的时间研究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伊斯兰教文献,而对中国伊斯兰教则一无所知。我几乎完全没认识到:中国穆斯林甚至著述了有关伊斯兰教思想的重要的和原本的著作。只是在1995年我才获悉了有关“回儒”一词。“回儒”是那些在17世纪中期开始用汉文撰写有关伊斯兰教著作的中国穆斯林学者。 在我发现这些汉文著述以前,我曾经用了数年时间学习了伊斯兰教形而上学、宇宙论和心理学知识。此外,我保留了对中国古代经典特别是《易经》的强烈兴趣。10年前,我出版了《伊斯兰教之道》(The Dao ofIslam)一书。在书中我试图揭示伊斯  相似文献   

9.
沈毅 《回族研究》2012,(1):100-105
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高度发达的时期。处于同一时段的阿拉伯半岛也因为伊斯兰教的兴起而告别"蒙昧",走入文明时代。当时共处世界东方的唐宋王朝与阿拉伯王朝随着东西交通的开放,两国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交往频繁,伊斯兰教也随着阿拉伯、波斯商人的入华而传入中国。本文从原始史料入手,意在厘清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东南部分地区的具体过程,并尝试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其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余振贵 《回族研究》2006,(2):114-114
马德新是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的阿洪和学者,著译颇丰,有《四典要会》、《大化总归》、《朝觐途记》等数十部汉文、阿拉伯文、波斯文著作和译作,阐述伊斯兰教教义、教法、礼仪、哲理以及天文、历算、地理及阿拉伯文法知识。马德新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云南一派的开创人,曾经培养了一批兼通阿拉伯和汉文化的优秀人才,为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很大贡献。马德新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著作,不仅是中国部分地区穆斯林经堂教育的教材,而且流传海外,扩大了中国伊斯兰教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马德新在清朝后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一方面沿着…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伯书法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伴随着阿拉伯文字的逐步规范与统一而形成的一门书法艺术.7世纪中叶,随着伊斯兰教的复兴,阿拉伯书法备受推崇,迅速传扬.在经过千余年的广泛传播与发展之后,已经播种四海,闻名世界,成为人类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是伊斯兰教最早传入的国家之一,阿拉伯书法在中国的传播、演变与融会发展,也有千余年的历史了,而且形成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株奇异的新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上伊斯兰文化的四次高潮杨怀中中国史书《唐书·大食传》记载,唐高家永徽二年即公元651年8月25日(希吉拉历31年1月2日),阿拉伯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的特使首次访华,这位特使在长安觐见了唐高宗,转达了哈里发对大唐天子的致意,陈述了伊斯兰文化认主...  相似文献   

13.
"以儒诠经"是明清时期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辑录与解读"以儒诠经"文本中伊斯兰教中国化义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明清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界眼中的伊斯兰教中国化。"以儒诠经"文本对伊斯兰教中国化应包含的内容、如何践行伊斯兰教中国化提出了若干真知灼见,许多见解与当今倡导的伊斯兰教中国化若干内容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伊赫瓦尼教派是中国伊斯兰教主要派别之一,该派受沙特阿拉伯瓦哈比思想影响,结合中国伊斯兰实际,提出“凭经立教、遵经革俗”口号,得到了教民的响应,形成了教派。本文根据一些民间资料,调查、整理伊赫瓦尼教派在西安地区形成、传播的始末,删去一些有争议的细节问题,基本上勾画出其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一本伊斯兰先知的旧书中写道:“将出现一个和平和稳定的新时期”。但是,在伊斯兰纪元的第十五世纪(就是说穆罕默德于622年从麦加逃亡到麦地那,从此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和伊斯兰教的光辉纪元),这种在其萌芽时期所做的不够慎重的估计似乎并没有得到证实。今天,整个穆斯林世界都在沸腾。伊朗正在向阿拉伯石油世界宣传它的革命经验;在马来西亚,“安拉的军队”,一个决定恢复“真正的信仰”的传教士组织,希望把所有的异教徒扔进海洋;在菲律宾,政府未能成功地制止南部穆斯林的叛乱;在土耳其,宗派之争在一年之内  相似文献   

16.
刘智,字介廉,回族,南京人.我国清代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他出身于经学世家,自幼诵习《古兰经》,青年时期熟读儒家典籍,并广泛涉猎佛道经义与西方有关书刊.后来又专攻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深入钻研伊斯兰教教义并游学国内穆斯林地区,求师问道,交流思想,搜求遗经,增广见闻.在深厚的学养基础上,他冥思苦想,会通诸家,闭门译著,写下了很多闸扬伊斯兰教教义的著述.他的译著数量多、范围广,流传下来的主要有《天方典礼》、《天方性理》和《天方至圣实录》.“天方”是我国古代对阿拉伯半岛的通称,系伊斯兰教兴起之地.这三“天方”书,系统介绍了伊斯兰教的宗教哲学、教义及穆罕默德兴教的实践过程.她们既是姊妹篇,又是系列书.三部大作象一座丰碑.矗立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为中国伊斯兰教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前人评论说:“刘智著书三种,其中心之著,为糅诸经而总著一经,谓之经,伊斯兰大义于是乎显.”又说:“中国之伊斯兰教义,在以往千年中,从事译著者,只以刘智为云霄羽毛.”这是在大约半个世纪前,汉族学者对他的评论.这种评论,恰当地表彰了刘智及其译著在我国伊斯兰教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对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刘智译著,宏扬伊斯兰学术,促进与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交流,当是一种鼓午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的不断繁荣,居住在我国东南沿海城市的阿拉伯商人开始大量增加,为了适应伊斯兰教日常宗教生活的客观需要,清真寺和圣墓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区别于宋代木构建筑的一种新形式,因而倍受当时士人关注。尤其是经过一段历史时期的磨合和碰撞之后,富有早期阿拉伯风格的伊斯兰教建筑,不仅一步一步地被宋代社会所认识、理解和接受,而且对元明清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陈进惠 《回族研究》2003,(3):109-113
启后,倍加尊重和推崇读写之人。在这种情况下,《古兰经》奥斯曼定本脱颖而出。正因如此,阿拉伯书法在伊斯兰教兴传之初就受到广泛的传播,能读善写之人与日俱增。嗣后,在阿拉伯半岛的天南地北,在伊斯兰教发展的各个时期,阿拉伯书法的传播与发展有如大海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几度出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局面。特别是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公元749—1258年),阿拉伯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作为这一繁荣景象之一的阿拉伯书法,更是接连不断地推陈出新,名家辈出。被后人奉为阿拉伯书法理论之鼻祖的大书法家伊本·穆格来(公元886…  相似文献   

19.
中国穆斯林及中国伊斯兰教界的国际交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千百年来,中外穆斯林在经济、文化以及宗教领域一直保持着联系,往来不绝。中国穆斯林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交往、交融的历史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穆斯林及中国伊斯兰教界的国际交往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交往领域不断拓宽,交往层次显著提升。今天,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形势下,中国伊斯兰教界和各族穆斯林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自信的精神开展国际交往,对于弘扬伊斯兰教的和平精神,抵御和防范各种极端思想的流布,增进中国穆斯林与世界各国穆斯林之间的友谊,弘扬"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促进中国人文外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并不是伴随中国穆斯林先民们进入中国开始的,而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中遇到危机,或者是说在逐渐衰弱的时期出现的,时间上大约是在明代中叶以后。在此之前的唐宋时期,中国入所了解的伊斯兰教,只能借助于杜环《经行记》、周去非《岭外代答》、朱彧《萍洲可谈》、赵汝适《诸蕃志》、岳珂《程史》等见闻录式的介绍中,其内容与后来人们所了解的伊斯兰教相去甚远,文字表述多与佛教术语相连。如杜环把阿訇每星期五(主麻日)讲“瓦尔兹”,称为“登高座为众说法”;郑所南、方信孺把每天五次召唤穆斯林做礼拜站在唤醒楼上喊的“邦克”,记述为“登楼上,大声叫佛不绝”,“夷人率以五鼓登其绝顶,叫佛号”;岳珂也把清真寺记为“有堂焉,以祀名,如中国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