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第三代领导集体人民利益思想的集中体现,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践人民利益思想指明了方向.党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成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必须努力把握好人民利益的正确内涵,积极探寻实现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从制度上、政策上切实保障人民利益.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维护、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徐克刚  郑丹宁 《理论界》2005,(6):157-158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一贯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核心不仅继承了第一、二代领导核心在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创造性地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而且紧密结合新的实际,发展了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第三代领导核心对党的作风建设理论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党的作风建设的力度必须与党的执政地位相适应;极大丰富了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内涵;系统地确定了党的作风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实现人民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创  刘红英 《云梦学刊》2011,32(1):59-63
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继承、发展和创新着党的人民利益思想。其实现人民群众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经验主要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利益持续发展的理论先导;把握人民利益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第一次庄严地载入党的纲领性文件。从渊源上,依法治国思想来自于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提法上,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江泽民同志,在依法治国概念的提出和对依法治国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上发挥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功利思想是历史上功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功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坚持社会主义、人民利益至上的功利观,它坚持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确立了党的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根本宗旨,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系列基本的行动准则:着重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关心群众的物质利益与代表人民的全面利益的统一;向人民负责,坚持人民标准观。同时确立了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利益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宋紫  任俊华 《齐鲁学刊》2005,2(2):145-148
关于文化发展方向的问题,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有过非常深刻的论述,有着不少开创性的思想。重视文 化发展的方向性,强调文化的大众性,是毛泽东文化发展方向思想的根本特点。在坚持毛泽东文化发展方向思想 以及正确处理文化同政治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并始终坚持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是邓小平对我党关 于文化发展方向理论的最大贡献。在坚持"二为"方向的同时,提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是江泽 民对我党关于文化发展方向理论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8.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丰富了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理论 ;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时期概括和总结了党的前两代领导核心对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探索成果 ,提出了“以德治国”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这一思想路线作出了不同的重要贡献。毛泽东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首创者。邓小平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江泽民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拓展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论述,是对党与文化建设关系的精辟概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深刻认识三代领导核心对文化建设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对于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形势下推进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和回答"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的群众观。这一群众观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南方谈话,是第一阶段,形成了以"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为核心、以"改革"为主题的群众观;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召开,是第二阶段,形成了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以"执政"为主题的群众观;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召开,是第三阶段,形成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发展"为主题的群众观;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是第四阶段,正在形成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核心、以"圆梦"为主题的群众观。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定内涵,党对这条道路的探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是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为起点的。以历次党代会为线索,我们可以探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民间组织的数量和种类激增,党和政府的权力面临某种程度的挑战。面对此种现象,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思想上坚持与时俱进,实践中注重调查研究,弄清社会民间组织的发展规律。形势要求在管理民间组织的活动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解决民生问题与争取抗战胜利的关系,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就是:从争取抗战胜利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政治高度看待民生问题;尽可能解决人民切身利益问题;把坚持党的领导与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结合起来;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抗日战争时期党改善民生的经验,对当前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并针对深化改革作出全面战略部署。在我国,党的领导体制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事关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建设“三型政党”已成为党的改革与建设的总体目标。因此,“三型政党”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和驱动力量。“三型政党”本身是党的改革和建设的目标体系,理清其内在逻辑关系,明确建设路径,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内合作,对于国共两党都不是无条件的。孙中山之所以坚持党内合作是惟一的合作形式,前提就是共产党必须服从国民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最终接受这一形式,其原因不仅在于共产国际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更重要的是在三大前后从理论上也认同国民党的领导地位。在此前提下,中共提出国民党必须是各革命阶级的政治联盟、中共在国民党中必须具有独立性作为党内合作的两个条件。然而,这两个条件并没有得到国民党方面的认可。在苏俄、共产国际的作用下,两党的党内合作是在分歧并不明显的情况下确立的,从一开始便呈现出不稳定性、暂时性的特点。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党内合作形式不能简单否定。同时,考虑到中共实现其独立性的困难程度,对这一合作形式的肯定不应该绝对化。随着上述合作条件的相继变化,对这一合作形式的肯定评价也不能贯通整个国民革命时期,而只能限于两党合作伊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它体现了马克思主 义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符合认识发 展的规律,意味着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8.
驾驭社会主义经济的能力是党执政能力中的重要基本能力。东北地区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应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保证,带领人民群众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逐步把东北建成现代化、区域化、国际化的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极具活力的增长区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这不仅体现在党的理论路线上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党的实践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党如何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构建长效机制,巩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保持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前提和基础。要深刻认识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事关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战略思考,是党中央在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又一重大创新。要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必须形成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健全党员目标管理机制、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建立党员激励惩戒机制、完善党员队伍吐故纳新机制、完善对党员的党内外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