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我国对绿色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的利用能源、最低限度的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必须节能、节水、节约建造资源以及使使用者拥有一个健康和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2005年,我国首座超低能耗示范楼——清华大学节能楼落成,这座"绿色"建筑集中使用了近百项建筑节能技术。2008年9月,中国第一幢零排放的节能大楼——浙江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太阳能供电、雨水冲厕、地热取暖,整座大楼没有空调,运作过程中没有任何废气排放,被称为一座"会呼吸"的建筑。随着绿色、低碳概念深入人心,绿色、节能建筑项目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
绿色建筑实现使用更少的能源,同时保护环境和提高建筑物所使用资源的效率。因此,绿色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然而,有一些情况下,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低碳排放和舒适的室内环境改造违反消防安全标准,所以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于绿色建筑其他研究,在缺乏绿色建筑消防安全意识的问题上,却很少有人研究。本研究旨在提高对绿色建筑的消防安全意识,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来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技术在消防安全中存在风险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绿色建筑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从而达到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相似文献   

6.
在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倡导下,绿色建筑无疑是当前建筑界,工程界,学术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建筑的实现既是意识形态问题,更是建筑职业行为方式的变革问题,并提出了推动其发展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7.
原有建筑价值体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能源、资源的紧张正在面临挑战,新的建筑体系正在形成,将改变社会对于建筑价值的理解,并极大的改变开发商的投资决策。而绿色建筑可以成为承载新的建筑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提供给用户节能、舒适、健康、环保、低运维成本的建筑,从而帮助开发商实现市场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8.
经纬仪的对中与整平方法在《建筑测量》教材中"经纬仪的使用"一节中有详细说明。但据很多学生对书中的说明理解不透,不能很好地使用经纬仪,询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我想有这种渴求的学生一定很多,所以,就把我在使用经纬仪过程中的一点经验写下来,也许对他们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自从有人类历史,便有建筑,建筑总是伴随人类共存。《韩非子·五蠢》:"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据此可知:巢居可能是人类社会采用过的一种原始的居住方式,随着火的发明,人类围火而居——穴居,加大了人类社会的活动范围,人类在穴居等庇护所的基础上加以艺术和技术的创造,便发展了建筑。建筑作为巨大体量的客体,对人们的主体影响是巨大的。建筑不仅有物质功能,可以起到居住、活动、防御等作用,而且有精神功能,可以让人的心灵产生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0.
家中的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变成中水,中水再处理后,竟然能够达到饮用水的标准。9月21日,美国AST公司董事长、被誉为“绿色建筑标准之父”的罗伯特·瓦特森先生,建议沈阳市未来几年应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建筑,而沈阳市的绿色环保建筑应先从学校做起。什么是绿色建筑呢?瓦特森介绍,绿色建筑是以环保的方式对建筑进行处理,提高用水、用电的能效,节约建材,并能为居民提供良好室内环境的住宅。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技术在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中,无论是材料还是工艺,内涵还是形式,都异于西方以柱式为主轴的建筑发展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建筑主要特点,总结规律,提出对现代建筑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赵方鸽 《人才瞭望》2016,(2):249-250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高职教育也随之蓬勃发展.而职业化教育教学尚未完全摆脱本科教育的模式,为便于学生掌握建筑结构基本原理,更好地实现直接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转变,结合《建筑结构》实践教学经验逐步形成职业化教育的教学方法,形成研究成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建筑CAD》是与建筑专业系列课程密切配合的课程,同时又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对于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专业来说均是一门基础课程。如何让本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建筑CAD》课程现状的分析,找出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革办法。使《建筑CAD》课程教学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每一座城市都有她的过去和历史,年代久远的建筑则是一段历史的见证。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这些历史建筑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消亡,为了更好地保护城市中的历史建筑,本文通过论述提出历史建筑保护的若干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绿色生态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序言部分简述生态历年应用于规划的发展历史。正文部分论述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以及城市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快捷与高效率在方便的同时,城市给人类生存品质与舒适造成的负面效应难以愈合。解决的唯一出路是城市融入自然,形成绿色生态型城市与建筑的特征。结论部分简述生态设计的回归路,城市的明天在生态化运动过程中探求适应未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分析当前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明农民工工资拖欠和克扣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的有效途径,对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以期为更好地解决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问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建筑装饰工程的特点和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针对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只有真正地将建筑装饰施工质量控制提升到相应的高度,才能保证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一、建筑群微气候对建筑环境产生的影响微气候(Microclimate),有别于大气候(Macroclimate),指的是靠近地表、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气候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温度、湿度和风速都会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发生巨大的改变。同时,  相似文献   

19.
以"坚固、实用、美观"、"形式追随功能"、"少即是多"等建筑经典原则解读蒙古包。说明蒙古包作为草原游牧民族生活的物质场所、精神容器,不但在功能上满足了游牧民族的需求,并且在形式上尊重自然、融于自然。它是民族的、时代的,同时也是草原文化的符号。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透视城市变革的历程,从城市化的进程角度出发阐述了建筑综合体的概念、缘起、发展及其趋向。并比较客观地对建筑综合体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