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二次革命"、"三次革命"中,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寻求日本的援助.日本政府、军部、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中国的"二次革命"、"三次革命",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对策:时而阻挠,时而支持,时而参与.中国的"二次革命"、"三次革命"与日本的关系是密切而微妙的,从中也反映出"二次革命"、"三次革命"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双泛"分裂思想渗透到新疆,对国家的统一和新疆的安定造成极大威胁。杨增新治新期间面对"双泛"分裂思想和活动的威胁,对外防患于未萌,防范"双泛"分裂思想渗透;对内一方面软硬兼施,在加强教化劝导的同时严厉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另一方面从新疆内部筑牢根基以防范"双泛"分裂活动,拉拢和扶绥王公贵族,缓和官民及民族宗教上层同下层民众的关系。这些举动对于当时防范"双泛"分裂活动,维护新疆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1944年11月,新疆爆发了反对军阀盛世才的“三区革命”,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援。“三区革命”的主流动摇了国民党在新疆的统治,但在革命前期也存在着民族分裂主义的情绪。国民党军政部部长、一向持亲苏不反共立场的张治中将军,主持了与“三区”方面的和平谈判。他在取得苏联方面的谅解、信任和斡旋下,力主对内和平、对外亲苏,较妥善地处理了与“三区”方面和苏联在新疆的关系,为新疆的和平解放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1944年11月,新疆爆发了反对军阀盛世才的“三区革命”,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援。“三区革命”的主流动摇了国民党在新疆的统治,但在革命前期也存在着民族分裂主义的情绪。国民党军政部部长、一向持亲苏不反共立场的张治中将军,主持了与“三区”方面的和平谈判。他在取得苏联方面的谅解、信任和斡旋下,力主对内和平、对外亲苏,较妥善地处理了与“三区”方面和苏联在新疆的关系,为新疆的和平解放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生活运动"之倡导与发动是与蒋介石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密不可分的。蒋介石认为,要救国,要复兴民族,一定要从组织国民与教育国民两件事着手,而新生活运动是组织与教育的最佳形式,实为救亡图存复兴民族之基本的革命运动。新生活运动本质是通过强化民众的日常行为,使之符合所谓的礼义廉耻,以达到铲除意识形态不同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的目的。这注定了新生活运动是有很大历史局限性,甚至是反动的。  相似文献   

6.
《反帝战线》是抗战时期新疆最早的一本综合性理论刊物,是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创办的以呼吁民众团结御辱、建设新疆、巩固抗战后方为宗旨的机关刊物。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界进步人士的苦心经营下,它最早在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先进文化,声讨“倒行逆施”,团结和教育民众“抗战建新”,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播撒革命的火种,对新疆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为解读战时新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民族自尊心的提升,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构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野,其史学价值和理论意义亟待挖掘研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40年代,在新疆三区革命内部发生了一场鲜为人知的斗争,这就是以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同以艾力汗·吐烈为代表的反动势力的斗争。这场斗争围绕着是维护祖国统一,在中国的一个地区内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还是分裂祖国、脱离中国建立一个伊斯兰教国,是团结各民族包括汉族人民在内进行革命,还是反汉排汉这两个根本问题进行。本文以翔实的史料勾勒出这场斗争的历史画卷,并对其现实意义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延续了左翼文学传统,通过战争叙事对普通民众进行革命知识传播和红色历史代述,解释革命起源和发展以及民族国家的未来建构目标,进而使“共产主义”的发展图景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建构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新疆三区革命后期即1947年8月联合政府破裂至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三区革命政府在领导农牧业生产、整顿财政金融、发展工商交通方面制定了顺乎民心的政策,使三区的经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革命文化活动家,茅盾在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三个年头,曾风尘仆仆,跋涉万里,来到新疆,开展以抗日救国为内容的新文化启蒙运动。在从一九三九年三月至一九四○年五月的短短的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中,茅盾在党的领导下,身兼数职,热情讲学,勤奋工作,传播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培育各民族的有志青年,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新文艺运动,推动抗日救国高潮,对新疆的文化建设作出了有力的贡献。茅盾在新疆的革命文化活动,是他一生整个革命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茅盾研究中不可缺少、不能忽视的内容。由于  相似文献   

11.
甘军是西北近代史上一支重要的地方武装力量.势力曾盛极一时,历经回民起义、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庚子事变后,因排外而遭到列强的忌恨,在内外压力下被清廷裁撤,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西北辛亥革命之时,因时势所迫,清廷不得不再次借重其武装以镇压西北辛亥革命.这给当时的甘军余部提供了重新崛起的机会.他们编组军队,率部攻陕、镇压宁夏起义,给当时的西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正是在西北辛亥革命中,他们完成了由旧到新的转型,成为以后控制西北政坛的一支军阀武装.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端,是以民主为政治目标,以共和为政治制度,以宪政为治理模式的政治革命。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民主立国、共和建国、宪政治国,使中国政治从传统走向现代:政治统治合法化,政治结构合理化,政治行为多元化。尽管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坛风云多变,但政治的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辛亥革命及以后中国政治现代化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作为一个封建农业国家,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三农"问题自共产党建党以来一直都是受到高度重视的。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土地革命时期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革命的尝试,这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党日后政权的建立和稳定以及革命事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也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不仅具有与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同样的世界意义 ,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苏俄十月革命 ,而且具有重大的思想解放意义 ,促成了民族精神和民主精神的“自觉”。但辛亥革命存在着许多不足 ,如“制造社会意识”不成功 ;除“旧”布“新”未能彻底 ;假共和与真共和的争斗。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是共和政体与一般国民疏离 ,未能产生同构效应 ;二是革命党组织的不健全与思想混乱 ,无法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三是官僚政客混入革命队伍 ,破坏革命 ;四是革命党没有彻底革命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辛亥革命时期,南社女社员作为近代觉醒的知识女性,完成了从个体到群体的社会转变,以群体的身份来争取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权利。在"国家主义"的民族叙事下,肩负起与男子共同建构新国度的时代使命。通过组建各种团体来展开妇女解放运动,率先将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融入到国家政治权利的层面,拓新了女权运动的话语权与政治空间。  相似文献   

16.
在辛亥革命前后,北洋军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在政治态度上,由效忠君主政体转向承认共和政体;在社会角色上,由君主专制的军事工具转变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集中代表,由局部影响转向对社会的整体影响;在集团形态上,由一个单纯的军事集团转变为一个复杂的政治军事势力,由相对统一的整体逐渐分化为矛盾重重的派系或集团.北洋军的变化,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变化的反映和缩影.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新疆"和"兵团"这一双重的集体身份,文革时期的新疆兵团美术,承接新中国成立初17年对自身创作资源、创作特色的初步探索,在文革政治导向下,对英雄人物的塑造、部队官兵的刻画、群众生活的描绘,进行了更为自觉的挖掘和表现,形成了特定的创作类型和样式,潜在地影响到文革后新疆兵团美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一个从确立理论依据到探索教育内容再到方法创新的过程,在自身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起了重要作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充分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经验,不断挖掘它的现代价值,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方面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哥老会与新疆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老会是一种民间的秘密结社组织,具有反清性质,在清末民初,曾多次与资产阶级合作,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重要力量。辛亥革命前夕,各地连绵不断的反抗斗争强烈冲击了晚清的黑暗统治。新疆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的影响下,也掀起了革命高潮。哥老会积极参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迪化起义、伊犁起义以及在南疆发动了以哥老会为主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戕官运动。该文针对哥老会在新疆辛亥革命中的活动和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清朝末年,西方历史、地理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及时人出于政治主张的考量,大量翻译、著述、宣传法国大革命,逐渐建构起“法国大革命”的印象,也从另一个视野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夜中国社会变动的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