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主体之间的地理距离是影响信息传递效率的重要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重塑空间结构来减少由于地理距离造成的信息损失.本文利用中国高铁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了高铁开通影响股价同步性可能存在的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降低了沿线企业的股价同步性,采用安慰剂检验和工具变量法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高铁开通主要通过信息效应而非治理效应来降低股价同步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初始交通资源匮乏和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高铁开通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为新经济地理学和资本市场会计与财务领域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证实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为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实现区域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经济主体之间的地理距离是影响信息传递效率的重要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重塑空间结构来减少由于地理距离造成的信息损失.本文利用中国高铁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了高铁开通影响股价同步性可能存在的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降低了沿线企业的股价同步性,采用安慰剂检验和工具变量法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高铁开通主要通过信息效应而非治理效应来降低股价同步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初始交通资源匮乏和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高铁开通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为新经济地理学和资本市场会计与财务领域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证实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为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实现区域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内蒙古地区353户农户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灌溉管理改革前后农户的生计活动状况。结果表明,灌溉管理改革对农户生计活动产生显著影响,农户调整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有了更多从事非农活动的机会,打工成为农户生计活动中除种植业外比重最高的一项,而且农户从事养殖业、非农自营活动的比重也有所提高,优化了农户家庭收入来源结构。灌溉管理改革提高了农户生计活动多样化水平,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和农户生产经营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4.
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近年来,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成为政府和许多专家最常提起的政策建议。而且,局部地看,这一做法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到农民收入变化,中间有几个因素必须予以考虑:各种农产品的数量、价格、成本、效益。在微观层次上进行分析时,也即对部分农户或部分地区通过调整部分农产品生产进行分析时,有可能收集到关于上述4个方面较为全面和客观的数据。而且,也往往可以利用微观经验分析结果来预测未来另外一些农户类似的调整行为可以获得类似的结果。对于最初的部分农户…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河北省的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一是基础水平低。我省虽是个农业大省,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较差,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加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水资源严重匮乏。短缺的土地和水资源、分散的小农户经营、落  相似文献   

6.
增值税按照生产地原则在地区间分享造成地区间税收竞争加剧,税收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电子商务零售迅速发展呈现地区间“销售极化消费均化”的特征,使得增值税收入主要集中在销售地区。使用国内某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数据对跨地区销售的商品和服务产生的增值税在各地区的分布和规模进行测算发现:生产地原则下,增值税主要由少数销售集中的地区获得;而消费地原则下,各地区按照消费规模获得增值税。在制度优化方面,通过建立省际增值税清算机制,适当结合生产地原则和消费地原则分享跨地区销售产生的增值税,可以使电子商务增值税收入在地区间的分布更加合理,有助于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到全省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全国农业整体的发展。种植业保险是确保农业健康发展,保障农户利益的有效方式,但现有的种植业保险模式有限,农户投保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应进一步分析黑龙江省现有种植业保险模式的利弊,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将政府、保险公司以及投保农户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以更好的促进黑龙江省种植业保险业务科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业进入了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农业农村一些不适应因素大量存在,使农民收入增速趋缓成为必然。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不适应上:1.农业结构和发展水平不适应。一是大农业结构不适应。种、养、加三业中,种植业比重过高,约占整个农业产值的70%。虽然近年来种植业的比重在逐步降低,但依然在传统农业中占主导地位。种植业从业人员多,集约化水平低,生产成本过大,造成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二是种植业内部结构不适应。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偏大。1994年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  相似文献   

9.
交通基础设施视角下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区位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2000~2014年西部地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集聚的区位熵存在空间分布的一致性,公路密度对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知识溢出效应和劳动力成本的降低能显著促进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规模经济、资源禀赋对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水、交通、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或制度等要素相对稀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的发展,但是地理空间格局不经济则是西部地区发展的致命"硬伤"。西部地理空间格局不经济集中表现在:首先,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将继续以大西洋沿岸地区为中心。而中国西部深居欧亚大陆腹地,绝大多数城市和聚落距离世界人口和经济中心较远,对外交流的空间交易成本高、效率低;其次,由  相似文献   

11.
文章使用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分析经济地理因素对农户就业选择的影响,并利用2008年花旗银行的关于1951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户就业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笔者把农户就业选择分成了三种类型:务农农户,务工农户,自营工商农户。我的主要发现是农户居住地点的地势、纬度、到省会距离、交通条件、当地经济水平等经济地理因素对农户的就业选择有显著的影响。然而,农户的就业类型直接影响到农户的收入水平,因为非农收入要高于农业收入,因此本人认为研究经济地理对于农户就业选择的影响对于缓解中国贫困人口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董春林  李贞 《经营与管理》2014,(12):143-146
都市型农业的发展一般处于城市地区及其周边地区,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规模经营为条件,集生产、服务、消费于一体,是随着城镇化、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特征明显、功能强大,但项目实际开发过程中,投融资问题却严重阻碍其进度。笔者对目前我国都市型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投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Feder模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从总体上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但各地强弱不一。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与其他部门之间相对边际生产率的差距使其直接影响为负。将时间滞后效应纳入模型分析后证实溢出效应滞后期明显,且逐渐衰竭,在滞后4~5期时转为负向。最后,空间效应模型证实空间效应明显,但同样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4.
西部开发要克服空间格局的不经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交通、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或制度等要素相对稀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的发展,但是地理空间格局不经济则是西部地区发展的致命"硬伤".西部地理空间格局不经济集中表现在首先,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将继续以大西洋沿岸地区为中心.  相似文献   

15.
位于黄石与大冶两市之间的罗家桥,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乡镇,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两市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地带。许多村民说,罗家桥是一块早该富起来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16.
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紧邻河南省省会郑州,是中原城市群及“十字”核心区重要城市之一。新乡还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隋开皇六年始置新乡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新乡市交通区位优势突出,自然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基础设施完善,生活环境优美,服务高效优良,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最佳管理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是国家首批确立的十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国家商品粮基地、全国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市、种子基地市,是河南省粮食、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近两年来,新乡市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高产开发、绿色农产品生产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了人口、贸易额、GDP、能源消费、地理距离、相邻关系等省际贸易货物周转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省际交通碳排放的地理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GDP、人均能源消费、省际边界变量是显著的正向影响变量,地理距离是显著的负向影响变量。模型的研究结果可用于预测未来省际货物周转量并估算相关的环境影响,作为例子,本文估计了省际货物运输导致的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省际货物运输的碳排放水平均位于高位,与此相反,西部内陆地区的省际货物运输碳排放水平位于低位。本文还给出碳排放量的LISA聚集地图供决策分析。  相似文献   

18.
转型时期土地生产率与农户经营规模关系再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生产率与农户经营规模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造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家的热点研究问题。在中国农业范畴下实证研究该问题的文献有限且使用的数据陈旧,不能反映农村土地租赁市场发展迅速、劳动力流转频繁、农业机械化率大幅上升背景下土地生产率和农户经营规模关系的新近变化。本文用江西省325户水稻种植农户微观调研数据,特别是一个稻农多个地块、多个水稻种植季节、2011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以单产和亩均利润来衡量土地生产率,从地块层面和农户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控制农村要素市场不完善、土壤质量、土地面积测量误差对土地生产率与农户经营规模关系的影响,发现在地块层面,不管是单季还是全年时间维度,土地生产率都与农户经营规模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规模种植稻农存在内在激励追逐土地规模经营。农户层面分析时,虽然这种关系不显著,但系数方向为正。此外,增加机械使用会提高土地生产率,这证实机械化的作用不仅限于扩大农户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框架下,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以及我国特有的制度因素四个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银行规模、国际化经验都与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呈正相关关系;"引导效应说"得到体现;地理距离、东道国是否有金融中心对其有显著影响。我国特有的制度因素也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区位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飞  袁洁 《管理世界》2012,(1):180-18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一体化研究应以交通运输发展为起点,本文通过对中国和东盟七国在交通设施通达性及质量、运输服务可得性及质量的内容进行区位熵的测算分析,描述了各国在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并指出以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主要节点,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科学有序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体系的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