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以H2SO4和(NH4)2S2O8为浸渍溶液,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固体超强酸SO42-/ZrO2、SO42-/ZrO2及SO42-/ZrO2-Ce2O3。用红外光谱和Hamm ett指示剂表征了合成的固体超强酸,并用环己酮和乙二醇的缩合反应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它们的催化活性。实验表明:(1)SO42-/ZrO2-Ce2O3在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比SO42-/ZrO2和SO42-/ZrO2要强;(2)引入适当数量的Ce2O3使得固体超强酸的酸强度增大;(3)当固体超强酸SO42-/ZrO2-Ce2O3的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4h、Ce2O3质量与ZrO2质量比2%时,酸对缩合反应的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依据 S2 - 能催化碱性品红褪色的指示反应 ,建立了测定微量 S2 - 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法 .在 p H9.2 0的硼砂缓冲介质中 ,室温 ( 1 0℃ )下 ,本法线性测定范围为 0 .0 3— 2 .0 0 mg/L,检测下限为 0 .0 1 6μg/m L ,除 SO2 - 3外 ,其余离子不影响测定 .SO2 - 3的干扰可加入甲醛除去 .用本法测定了水样和模拟样品中 S2 -的含量 ,结果令人满意 .  相似文献   

3.
实验设计了H2S和SO2的制备及性质检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微型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在分别合成H2S和SO2的同时,能完成检验H2S的两个性质实验和检验SO2的6个性质实验,检验实验互不干扰,现象明显、操作简便;所用的试剂量仅为传统实验装置的1/10~1/100.该文详细介绍了该微型实验装置的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g+交换沸石分子筛及其吸附NO,H2O,CO,H2S和SO2的结构及电子性质,并对簇模型进行了自然键轨道(NBO)分析,用分子中的原子(AIM)理论研究了相关键的拓扑性质.研究结果表明,NO,CO和SO2的吸附导致了Ag+和沸石骨架上氧的距离缩短,这主要是因为NO,CO和SO2的吸引电子能力较大使Ag-O1和Ag-O2共价性增强所致;而H2O,H2S的吸附导致了Ag+和沸石骨架上氧的距离增大,可归因于H2O,H2S的吸引电子能力弱使Ag-O1和Ag-O2共价性减小所致.  相似文献   

5.
通常的灭火器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既不能燃烧 ,也不能支持燃烧 ,密度又比空气大的CO2 气体进行灭火的一种设备 ,其原理如下 :Na2 CO3 +H2 SO4=Na2 SO4+H2 O +CO2 而在常用的泡沫灭火器里 ,是用硫酸铝Al2 (SO4) 3 来代替硫酸 ,并用碳酸氢钠NaHCO3 来代替碳酸钠 ,外加一些起泡剂。那么 ,这两种物质是如何迅速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呢 ?对此 ,有一部人认为是两种盐在溶液中分别发生水解反应 :Al3 + + 3H2 OAl (OH) 3 + 3H+       ( 1 )HCO3 -+H2 OH2 CO3 +OH-     ( 2 )当溶液混和时 ,H+ 和OH-的…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以 H2 SO4 和 CH2 OHCH2 C1为酸解介质时 ,氯化法金红石型钛白粉表面包铝的行为及形态特征。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包膜过程中 ,熟化 p H、熟化时间以及温度对包铝钛白粉白度的影响。氯化法金红石型钛白粉浆液在 p H为 1 0时 ,Zeta电位最大 ,在水中达到最佳分散。利用H2 OHCH2 C1作为酸解介质时 ,浆液中的均相成核得到显著抑制 ,钛白粉表面的包膜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以稀硫酸作为酸解介质时 ,随熟化温度升高和熟化时间的延长 ,钛白粉包覆效果明显改善 ,白度值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A 沉淀滴定中贵金属银的回收再生银量法学生实验及例行分析中,作为标准溶液的AgNO3 用量较大,滴定后生成的沉淀银AgX(其中X包括CL-、Br-、I-、SCN-、CN-、CrO42 -等)以及实验操作中洗涤滴定管用的Ag NO3 标准溶液,在以往的实验中都不自觉的丢弃了,作为贵金属的银,资源有限。因此,我们在实验中把它收集起来,再生利用。一、再生原理:2AgX +Zn + 2H+—2Ag +Zn + 2HXAg + 2HNO3 —AgNO3 +NO2 +H2 O二、实验步骤1、用容器收集实验中洗涤滴定管用的AgN0 3溶液及实验后的废液(含沉淀银) ,回收液补加适量HCl,以使沉淀完全。2…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很多知识后,很多同学会有这些疑问:是不是任何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都能发生反应,氧化还原能力是否也有强弱之分呢?当多种氧化剂和同一种还原剂共存时,它们是同时反应还是有先后呢?此篇文章重点与同学们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并指导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关规律解题.0高中数理化(高一版)41-42G634.8H13044H;H130_44胡建国;39-40《集合与  相似文献   

9.
以阜阳市西清河水为水样,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水样的化学需氧量(COD)。分别取表层水、底层水作为样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表层水比底层水的COD值大。根据滴定所消耗的KMnO4溶液体积来探究H2SO4溶液加入量、消解时间、消解后放置时间对COD的影响,发现随着H2SO4溶液的加入,COD的测定值先增加后减少,在6mol·L-1 H2SO4溶液加入量为6mL时,COD值达到最大。并且COD值随消解时间和消解后放置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小。因此,要准确测定COD值,水样不能放置太久,否则实验结果偏低。  相似文献   

10.
以硫酸处理杭锦2^#土制得的活性白土为载体,采用传统漫渍法制备了SO4^2-/杭锦2^#土固体超强酸,将该固体酸催化剂用于冰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酸摩尔比为2:1.催化剂用量为0.6g,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h时,酯化率可达99.2%.显示出与硫酸为催化剂相当的活性。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