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与乡村的结合点,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影响到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同样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农村工业、人口等要素的聚集地,小城镇是农村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产业化的支撑点,小城镇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城市化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分析,针对中国农村人多地少,商品经济不发达等状况,提出只有发展非农产业,包括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和建设小城镇等,才能振兴中国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不可能像经济发达国家那样农村人口都涌向大中城市,而只能是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选择小城镇来推动农村城镇化,从而促进农村现代化。而数量庞大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的压力、农民对收益最大化追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构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则是自下而上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动力源。小城镇的建设推动城镇体系趋于完善,促进一部分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与此同时,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推动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布局区域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农村劳动分工水平的提高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本文以南京市为案例,对小城镇建设的土地利用与有关政策作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发展小城镇的对策与土地利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建设具有丰富的涵盖面 ,不仅仅限于修几条路 ,建几个市场 ,更主要的它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集中组合和体现。加快发展小城镇 ,对于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和农业产业化、市场化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 ,实现农村城市化 ,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受制于广大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缓慢、非产业化经营等因素。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农村市场体系、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是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同步推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清照 《东岳论丛》2003,24(2):33-36,131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是产业内容与空间载体的关系 ,必须同步实施 ,共同发展 ,才能使现阶段的农村改革和发展实现新飞跃。为此 ,应强化政府对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规划和指导职能 ;完善配套政府 ,消除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加强小城镇的建设与规划管理 ,创造有利于产业化与城镇化共同发展的外部环境 ;抓住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步伐 ,减少农民数量 ,提高城市化水平 ,是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 ,根据我国国情 ,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并举 ,以小城镇为重点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步伐 ,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又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发展小城镇 ,重点是要提高小城镇对人口、产业、资金等方面的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8.
人口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山东省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发展过程表明:一、社会人口城市化,是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的必然结果。二、开发建设小城镇,是未来15年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本趋向。三、兼业和专业并存,“摆动”和定居并存,是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特征。四、由初级到高级,由小到大、梯次发展,是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农业产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城镇化又是农业产业化的促进器,两者同步协调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无序转移、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等一系列问题的现实需要。为达此目的,必须因地制宜,对小城镇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对土地、户籍、投资等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并重视小城镇的硬、软件建设,方能实现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的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城市化的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消灭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我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同样无法逾越这一阶段。若要较快地达到消灭城乡差别的目标,必须加速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步伐,若要使我国城乡关系迅速改善,城乡结合更为紧密,必须大力发展小城镇。一、农村、城市与生产力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进程看,农村是农业时代的产物,它与自然经济有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王改弟 《河北学刊》2001,21(6):37-41
城乡一体化是推进我国城市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小城镇处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建设小城镇 ,可以逐步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农村人口城市化 ,进而达到城乡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关于如何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问题 ,80年代后期开始在学术界开展积极讨论 ,提出了许多途径与建议 ,可简述为以下几种 :一是主张发展小城镇 ,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 ,使城市文明辐射到农村 ,逐步实现农业的集约化、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居民生活的现代化 ;二是主张发展大中城市、带动小城镇的发展 ,缩小城乡差别 ,使整个社会在城市化进程中富裕起来 ;三是认为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 ,实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选择 ,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些观点实际上只是道路选择的不同 ,实质都是要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都有其合理的因…  相似文献   

13.
在“十五”计划中,小城镇建设被列为我国农村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还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加快小城镇建设做出了战略部署。小城镇建设是重庆在“十五”期间能否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实现“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战略任务的关键,是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几年来,重庆市在小城镇建设中也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也收到了一定的实效,走出了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不仅是农村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中心,也是一定区域的化和信息中心。建设好明小城镇,对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扩大内需,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意义重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最近,我就明小城镇建设问题,有重点地对沧州市10个小城镇进行了调查。总的感觉是:城市建设已具雏形,发展势头强劲迅猛,存在问题不容乐观,工作任务相当繁重。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发展属于城市化的范畴,研究的是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小城镇是小区域内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是联结农村和大中城市的桥梁,既接受大中城市的辐射,又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传统户籍制度却将劳动力分割分明显的两块——城镇和农村,阻碍了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户籍改革的呼声迭起。   1、传统户籍制度阻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和集约经营,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依托,以科技服务为手段,通过将农业再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  相似文献   

16.
论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30年,也是农村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的30年。其中,家庭经营承包制、农产品价格放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资源环境制度建设、农村社保体系构建等,极大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巨大贡献。回顾和分析农村改革发展中制度创新与建设的宝贵经验,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30年前,费孝通先生发表《小城镇大问题》一文,在全国引起广泛社会影响,发展小城镇也一度成为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随后中国选择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但实践中却出现追求大城市扩张的偏向,农村的衰落和空心化成为城市化发展面临的新问题.30年后的今天,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背景下,小城镇依然是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城镇化的涵义农村城镇化,是指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参照城市先进的经济、技术、社会标准,在我国广大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它具体包括农业人口逐渐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多数居民要转到统一规划布局的小城镇之中。而这些小城镇居住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配套,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村小城镇,指的是依法设置的建制镇,它泛指20万人以下的城镇,通常也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种小城镇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农业要素市场的逐渐形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使农村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江苏城市化状况的分析,我们发现我省城市化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把城市化演变成了城镇化,即走的是一条与兴办乡镇企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相对应的分散型工业化与分散型城市化的道路,尽管这也加快了我省城镇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外部不经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是,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和提高城市质量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现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实质是城乡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城市化过程是农民身份市场化、就业方向非农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居住和生产生活范围非农村化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消除城乡差别,较快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尽快实现共同富裕.为此,必须将城乡置于统一的空间下,谋划城乡一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构筑有利于城乡一体的发展环境,逐步实现工业发展、市场建设、城乡科技和社区建设一体化,使城市和农村在地域、形态、功能等方面实现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依据适宜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培育具备现代化综合性功能的国际大都市的同时,要积极推进中、小城镇建设,走使人口和其他资源在特定小城镇及区域内相对分散配置从而推进大都市圈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一要协调农村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二要使城市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三要正确规划和管理农村人口与劳动力的转移;四要构建城乡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