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论清朝在“贵州苗疆”因俗而治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在“贵州苗疆”的法制建设,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特点是因俗、因地、因时而治,把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与“贵州苗疆”苗族习惯法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法律统治秩序,这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也促进了“贵州苗疆”的发展和进步。本文试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以期对我国目前的民族法制建设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湘西腊尔山台地苗族民歌,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地区苗族民歌的艺术特征.因此,确立区域文化空间,发挥民众主体和传承人核心作用对其进行“活态”保护是关键.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应利用地域文化空间,进行活态传承保护;发挥苗族主体作用,有效利用资源传承;重视传承核心主体,疏通传承保护渠道;施行多样保护措施,促进文化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往学术界对"苗族古歌"的研究重在"外部",诸如叙事艺术等"内部研究"几为空白。该文以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苗族古歌通解》文本为基础,运用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苗族古歌的问答叙事形式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问答是苗族古歌的基本叙事结构;总结了苗族古歌的五种问答叙事形式——一问一答、一问多答、多问多答、自问自答和否...  相似文献   

4.
屈原不是少数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九八一年《吉首大学学报》(文科版)第一期发表了龙海清、龙文玉二同志的《屈原族别初探》(以下简称《初探》)一文。同年《贵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二期发表了蓝瑜、肖先治二同志的《屈原族别考辨》(以下简称《考辨》)一文。两篇论文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考证屈原的族别属于苗族或苗、黎族。《初探》首先考证屈原老家秭归是苗区;其次从血统上,认为屈原“本属苗姓”,是苗族血统成员;最后,作者从语言、文化、风俗、民族心理特征等方面论证屈原具有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的“古苗疆走廊”,不仅是连接西南边陲云南与内地之间一条交通大动脉,并且也是由国家权力强力主导开辟的一条“国家走廊”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空间,对曾系“苗疆腹地”的贵州省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历史上“古苗疆走廊”的形成过程的回顾.探讨了其“国家化”特征、汉族“移民文化”与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间的“整体性”与“多样性”之关系;并对贵州文化的“主体性”缺失和建构、文化的“族界化”现象、文化的“地域整体性”等问题也进行了若干反思,并就今后展开“古苗疆走廊”研究提出一些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
绥宁苗族龙灯会及其社会功能浅析龙运荣位于湘西南巫水中游的绥宁县,旧时有“苗疆要区”之称,历代为苗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在绥宁苗族传统文化中,龙灯会是一朵摧灿的奇葩。龙灯会流行于各地,体现了苗族人民对龙的崇拜和喜爱。本文拟就绥宁苗族龙灯会及其社会功能发表自...  相似文献   

7.
楚文化与苗文化有着割扯不断的关系 ,楚辞中埋藏苗族文化的因子。例如 ,宋玉《招魂》招唤顷襄王的生魂回归枫林 ,即与苗族原始宗教里枫树崇拜与始祖崇拜是叠合在一起的有关 ;屈原《九歌·湘夫人》“与佳期兮夕张”可能与苗族青年男女的“跳月”风俗有关 ;屈原《天问》中的“何肆犬豕 ,而厥身不危败 ?”可能与苗族文化认为狗屎能够祛病避邪、禳灾免祸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治苗论》是傅鼐的代表作,也是清末制定治苗政策的反动理论依据.其社会实践,主要是以傅鼐为代表的清朝统治者对苗族人民的血腥屠杀和反动统治.傅鼐是和琳治苗主张反对派的代表人物.他是浙江山阴县汉人,在湖南苗疆先后任过同知、兵备道员以及“总理苗疆边务”大臣等职.他站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反动立场上,总结了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征剿苗民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把封建主义种族歧视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早期以来,中外学者开始关注海南苗族,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对海南苗族文化进行整体记述和具象研究,收集民族志资料,争论海南苗族的历史渊源,探究苗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文化内涵,解释宗教信仰的意义与功能,关注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并提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早期以来,中外学者开始关注海南苗族,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对海南苗族文化进行整体记述和具象研究,收集民族志资料,争论海南苗族的历史渊源,探究苗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文化内涵,解释宗教信仰的意义与功能,关注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并提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苗族服饰和古歌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苗族文化保护被提上了日程。苗族服饰与古歌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二者的流传得益于苗族人民原始宗教思想支配下举行的各种仪式,因此,保护苗族文化最重要的是保护苗族社会中举行的各种仪式。  相似文献   

12.
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口承法律文化丰富,属于典型的口承法律文化类型。本文以广西融水、贵州从江、榕江三县的“埋岩”资料为基础,对苗族无文字状态下地域组织以埋岩为主要形式的“立法”意图、“立法”过程、范围以及作为口承“判例法”在以后案件中的援用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再论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西方文明是"狼的文明",中国儒学文明是"羊的文明",那么道学文明则是"龙的文明".道学文化是人类唯一保存下来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原生态文化,它是人类最初的文化,也必将是人类最后的文化.新道学文化的创立是中国文化的第三次重构,也是世界上"第二轴心时代"普世文明的发现.我们应以道家的自然生态文化为基础进行现代化诠释和综合创新,将现代西方文化的精华接纳进来,创立集古今中外文明精粹之大成,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学文化,以解决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这是21世纪人类唯一可行的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4.
舞蹈与宗教的关系紧密并历史久远,原始宗教崇拜与原生态舞蹈在"万物有灵"的图腾崇拜中,相互依赖与共生,原生态舞蹈又在原始宗教崇拜的演变中逐渐地摆脱功利和实用而发展成熟。现在,导致原生态舞蹈发生的种种因素,虽经漫长的发展历程却并未消失,原始宗教崇拜演变的影响也并未终止,而是深深地积淀在当代的舞蹈文化艺术中,并对舞蹈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着潜在而巨大的影响。坚持用唯物史观分析和研究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了解舞蹈文化艺术历史的进程及其发展规律,更好地认识其今天的发展现状,继承和发扬各民族优秀的舞蹈文化艺术遗产,探求人类精神文明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以历史演变为线索,分析了紫金山陵寝文化、宗教文化、休闲文化、生态文化、科技文化和体育文化等特征。在南京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形成了多种文化此消彼长、矛盾而又统一的演变格局。从文化与旅游关系的角度,明确了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平衡、文物古迹保护、市民休闲等多功能性质定位。从森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风景林分类经营区划2个方面制定森林公园多功能经营策略,以期探索出一条古都城市森林公园可持续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6.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具有浓厚的黔东南原生态审美文化的特质。其歌舞艺术、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建筑艺术等都体现出民族性、自然性、生态性、古朴性的审美风貌,并为现代性进程中的人们提供了别样的美学韵味和体验价值。对于新时期的原生态审美文化开发而言,我们需要秉承民族特色性、古朴乡土性、参与体验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期民族审美文化样态体现出人与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整体和谐、互为主体的风貌。  相似文献   

17.
湘西地区传统的苗族鼓舞是优秀的舞蹈艺术形式,也是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元的价值。其近代传承方式从简单、直线的师徒式传承、家族式传承逐渐转变为学校教育传承、社区体育传承、民族舞蹈传承和村落民俗传承的复杂、辐射式传承。这一改变在参与数量上、形式上让苗族鼓舞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却同时遭遇技艺多而不精、传而无力承的尴尬局面,从而使苗族鼓舞的传承与发展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8.
瑶族长鼓舞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鼓舞是瑶族的民间舞蹈,是瑶族人古老的原生态艺术表演形式,它融歌、舞为一体,反映了瑶族独特的文化内容与特征,是瑶族民族历史、情感、精神与价值观的再现与记忆,反映出瑶族人民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和进行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原生态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有的有所改变,有的荡然无存。然而,在湖北西部清江流域生活的土家族,由于其相对闭塞的自然环境,使之保存了丰富的原生态文化资源,其中又以饮食文化最具特色,本文对此作了全面的探讨和清理,并提出加强保护和开发这种独特而又丰厚的文化资源,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湘西苗族鼓舞集鼓乐、舞蹈、表演于一体,是湘西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为适应大自然和社会环境而长期凝练出来的文化产物。从鼓舞的起源、载体变迁、内容与形式的演绎流变等方面多角度审视湘西这一独特的舞蹈艺术,其表达的原始族群精神、族群生存智慧和宗教观念、文化赋义和艺术韵意等,较典型地揭示了湘西苗族丰富而深刻的民族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