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透过李芝敏的十二封批信的内容,对1947-1950年印尼三宝垄华侨侨批状况作一个很浅显的探讨。通过批信中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荷印政府的华侨政策和中国国内的货币变动及政治变迁对三宝垄华侨侨批的影响极大,这一时期侨批呈现相当复杂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海外闽南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思想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闽南侨批多维度多侧面地呈现了闽南华侨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感。闽南侨批流露的汉语情结,凝聚了闽南侨胞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认同;闽南侨批书写的奋斗人生,彰显了闽南侨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认同;闽南侨批构筑的家国观念,表明了闽南侨胞对家国一体同构观念的政治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3.
以华侨之乡大埔百侯村为个案,讨论民国时期的水客、侨批及其侨乡社会的影响,认为因客家山区的环境、侨批的特点及水客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联结家乡亲人与海外华侨关系仍主要通过水客来进行。水客和侨批对近代侨批社会形成和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侨批档案是“世界记忆遗产”,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通过剖析侨批档案蕴含的爱国、爱乡、爱家人等家国思想及其道德教化、人生指引和榜样示范等育人价值,提出厚植家国情怀、滋养民族文化内涵、传承华侨精神、凝聚侨心侨力等实践理路,发挥侨批档案在培育和滋养大学生爱国爱家的人文情怀和民族情感的精神感召力。  相似文献   

5.
侨批互动有一定的周期变化,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节庆,在侨批互动的整体周期下面,还隐藏着受个人节庆影响的家庭小周期。侨批互动的周期变化还会导致华南金融市场的周期变化。侨批互动的节律变化也体现在各区域侨批结构的变动上。在二战前后,香港和东南亚各区域与中国间的侨批互动节律变化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有较大的差异,其背后主要受东南亚各地区潮州人口的结构、移民政策、侨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潮汕移民暹罗约在宋元时代开始,而于明清为最。基于传统道德、文化观念,每有积蓄,必千方百计送到家乡,以赡养家人骨肉,原始的"侨批"由此产生。侨批业的产生约在1782年,以后慢慢地又产生当地送批人,于是暹罗、潮汕批局真正应运而生。考察批业历史,其兴衰的过程不仅反映了中泰两国金融、政治方面的历史状况,也可看出华侨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所做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侨批文化研究的兴起已成为潮汕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作为侨批文化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饶宗颐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在侨批文化学术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从侨批文化研究学术史的角度,综合评价饶宗颐的侨批文化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分析饶宗颐侨批学术思想在侨批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新制度理论的视角构建理解侨批业与制度共同演化的分析框架,于广泛场域的关系系统中分析1860-1949年间侨批业组织场域和制度的共同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场域是一个对话或者是权力角力的平台,侨批业各利益相关者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对话、竞争和合作,从而推动了侨批业和制度的共同演化。由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制度所构成的三大制度支柱对侨批业的经营都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文化-认知和规范性制度支柱是支撑侨批业经营的主要制度要素。三大制度支柱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当三大制度支柱能够较好结合时,制度能够促进侨批业的发展,形成侨批局、邮政局、银行共同经营的局面,但当三大制度支柱不能得到较好结合时,侨批业行为趋于混乱以至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侨批文化中蕴含的家庭伦理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并从家国情怀培植的角度探析侨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提出要从讲好侨批故事、弘扬侨批文化、搭建学习平台、研究侨批文化等四个方面深入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把爱国爱家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共梦想之中。  相似文献   

10.
正说起侨批,大多数人可能感到莫名其妙,不知为何物。"批"是语相通、俗相同的闽南和粤东侨乡人及其海外乡亲对"信"的习惯叫法,海外华侨的书信称做"侨批"。侨乡人寄信叫"寄批";收到的侨信俗称"番批",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侨批的历史是华侨的酸甜苦辣、血泪沧桑的历史见证,是见证华侨移民史、创业史的珍贵历史文物。起码在清代,闽南和粤东就有侨批出现。在食不  相似文献   

11.
清代潮帮侨批业对我国原始金融市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侨批业是一笔集腋成裘的巨额流动资本,也是一股足以操持“商贸互动”、“盈亏互补”的强大势力。公元1775年至1890年约一个世纪的时期,潮帮侨批业对我国原始金融市场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海外华侨对近代潮汕地区农业与农村的积极影响非常突出,海外华侨对潮汕地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汇款上:一是赡养性汇款;二是投资性汇款;三是捐赠性汇款。这三类汇款对近代潮汕地区农业与农村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性别观念是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和反映,从《潮汕侨批萃编》第一辑收集的493封侨批中,可见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寄批的海外潮人的女性观。主要有两种一是”男尊女卑”的传统女性观,体现了海外潮人身在海外,仍传承着潮汕社会重男轻女、尊长重嫡的宗族意识;二是提倡接受教育,追求自立的女性观,说明了海外潮人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女性观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4.
战时四联总处侨汇经营管理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联总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最高金融机构,在侨汇经营管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对当时金融外汇与国内生产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参考四联总处相关史料,对其侨汇经营管理政策展开分折,对于当前金融体制改革和银行制度创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华侨华人与侨乡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文化模式的演进过程和结构设计。从历史和现实两重角度对华侨华人与侨乡的关系以及华侨华人的存在对侨乡社会的意义进行考察 ,可以看出华侨华人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侨乡社会转型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的关系会呈现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整合侨务资源,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两岸的发展,是两岸面对的共同话题。2008年国民党再次上台后,在"外交休兵"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大陆"侨务休兵"并逐步实现"侨社和谐"的政策,虽有其特殊目的,但也对两岸侨务资源的整合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得到了大陆的响应。该文运用文化认同理论、移民系统理论和相关的全球化理论,重点从文化视角入手,分析了两岸"侨务休兵"政策对两岸侨务资源整合带来的积极影响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东南亚地区潮帮批信局在时间序列上的数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以下特点:一是大多数潮帮批信局的存在时间都相对较短,倏兴倏灭的现象极为明显;二是存在时间较长的批信局大多设立时间较早;三是其创办与停业均出现在几个相对集中的年份,只是在各地有所不同。这种新旧更替、此起彼伏相对频繁的现象主要是由时局变化和各国政府的政策与措施的不同所造成的,其意涵比较单纯总体数字的变化所反映的东西要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外华人宗族的变化和发展,探讨了海外华人宗族文化的实质与特征。认为海外华人宗族文化是华夏宗族文化的外延和演变,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社会基础和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以及开放、兼容、更新的自我发展能力,因而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据此对海外华人宗族文化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与历史使命作了展望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