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说文解字>说"赋"字意为敛,知贡赋是其本义.古时贡赋必陈之于庭,赋、敷、布、铺古同声,韵部亦同,因音近义通,故"赋"有"铺陈"之义."赋"作为"六义"之一,是诗歌的一种表达方式.<左传>、<国语>等书中的"赋诗"把"赋"这种表现手法加以发扬光大.伴随着"赋诗"这一现象的衰微,"赋"也由一种表达感情的手段转化为一种文体,即赋体.  相似文献   

2.
唐代律赋的宏观评价体系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非律赋"式的批评方法导致律赋批评的文体特色褪化.应当指出,唐代律赋体制因素与艺术风格之间的密切联系,集中体现在"雅"与"丽"两大关键词:之上."雅"是涵盖唐代律赋风格的第一要义;"丽"作为另一要义,有"媚丽"和"清丽"之分.在唐代文学家和律赋批评家心目中,"雅"与"丽"二者之间的理想关系表现为"丽不伤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李白<大鹏赋>因遇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而作,赋中"大鹏"形象源出于<庄子>鲲鹏变化的寓言,而且李白以大鹏自比,作此赋实为自喻.可谓一赋三人,皆因道合.本文拟借<大鹏赋>考察李白其人、其赋的道家渊源.  相似文献   

4.
"坏体说"即"七言、五言最坏赋体",是清代学者王芑孙在其<读赋卮言>中针对赋体所提出的一个经典论断."七言、五言"的文体涵义既包括以歌行为代表的古体诗七、五言句式,也囊括了今体诗(律、绝诗)句式;所坏的"赋体"是"今赋"之体."坏体"的原因在于诗体七、五言句式对赋体造成体性之坏和体式之坏.此说与现今"赋的诗化"研究密切相关,但此说表明"坏体"的时间下限不能局限于初唐,而是沿流至清代.王芑孙的纯正赋体观实质上是一种融合古、今之体,追求雅与丽和谐统一的赋体理念.  相似文献   

5.
唐代律赋的宏观评价体系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非律赋"式的批评方法导致律赋批评的文体特色褪化.唐代律赋体制因素与艺术风格之间的密切联系,集中体现在"雅"与"丽"两大关键词之上."雅"是涵盖唐代律赋风格的第一要义;"丽"作为另一宗,有"媚丽"和"清丽"之分;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丽不伤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郑志强 《江汉论坛》2008,(3):97-103
一千多年来,诗经学界的主流观点是:"赋"是<诗经>中的一种"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但这种观点与<诗经>之"赋"的文本实际并不相符.<诗经>中的"赋"首先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诗歌体裁"存在的,且现存的"赋体诗"达40余首之多.它们在题材上可分为四大类:赋古,赋今,赋事,赋物.在表现艺术上有六大特点:第一, "记叙型"句子以"干细胞"的功能被"克隆"扩展在整篇诗作中;第二,采用了"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第三,运用了"全知型"的叙事视角和叙述笔法;第四,人物塑造和情节叙述均采用勾勒、速写笔法;第五,体现了以"表演时间"制导"故事"时空的原则;第六,大量运用虚词、虚词联介、迭词,以作为寄托感情倾向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7.
历代学界贬抑宋玉,认为他只是屈原所创辞赋的后继者,且其作品"没其风谕之义".这是受班固观点影响的后果.刘勰未走汉人以"风谕之义"评宋玉的老路,其<文心雕龙>立足于"论文".并注重实证研究,在具体剖析屈宋荀三家作品的基础上,论述宋玉有与屈原同创辞赋之功,然后再分辞、赋为两体,阐明宋玉与荀卿同为赋之鼻祖,且有使赋体成熟之功.刘勰反复论述宋玉所创的夸饰、淫丽艺术,是写赋的"立体之大要".因其"号依诗人"而"渊岳其心",即赋的思想内容丰富;因其"自铸伟辞"而"麟风其采",即赋的文辞彩丽夺人.宋玉赋魅力四射的艺术风采,笼罩千百年赋家之心,给后世五彩缤纷的赋作注入了活力,厥功大矣.我们不应囿于宋玉仅为屈原后继者的成说,而是要恢复宋玉仅次于屈原而与屈原同为我国文学鼻祖的这一地位.  相似文献   

8.
司马相如的"苞括宇宙,总揽人物"之说虽是对作赋之法的笼统概括,但却揭示出其经典大赋的创作要义,即策士自我才力展示的心理驱动,对国家政治发展先机的敏锐洞察以及对武帝心理的准确把握与驾驭,等等.以此种"赋家之心"构成的大赋遂成为后人无法逾越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周群华 《兰州学刊》2005,(4):289-290,237
两汉赋家地位卑微,不可与战国之"士"同日而语,这导致了赋家与帝王地位的巨大差距;由于献赋讽谏具有"逆鳞"的意味,所以辞赋家心存巨大恐惧,讽谏往往委婉曲行;所以赋家所固有的这种卑微与恐惧最终客观造成了汉赋讽谏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
晚唐律赋创作打破了前期以王权为指归,伦理为导向的模式,实现了崇尚审美的华丽转身,并确立了新的创作范型:取材于日常生活,抒情性增强,"赋教"内容减少,用描绘代替叙述,让意象袒露情感,达到情与境地混融,意与象的切合,真正实现律赋的艺术性回归。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的市场分割还不是指对统一市场的分割,而是指现有的市场被条条和块块分割,没有形成统一市场。在转型的不同阶段,地方的市场分割有不同的形式,统一市场实际上是改革政府的过程,基本思路是打破各个地区市场的行政壁垒。统一市场建设不仅需要改革地方政府,也需要地方政府主动介入。统一市场的前提是统一政策,统一各个地区干预市场的政策.针对市场的地方分割和保护,统一市场需要建设。统一市场建设的主体是企业,强化优胜劣汰的竞争,城市化,政府规制改革都是统一市场的动力。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个供应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由竞争关系转向合作关系,是统一市场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纯粹经济损失是侵权责任法上的重要理论问题,需要从法理方面进行研究。从因果关系来看,是对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的法律因果关系的问题,这需要考虑多种综合性因素。从法的价值来看,是当人的自由和利益发生冲突时,哪种价值优先的问题,自由的价值最高。从公共政策来说,是社会特定时期的公共政策在法律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生产,从生产物的现象形态上划分,基本是两种:一种是产品生产,一种是商品生产。那么,社会主义的生产,究竟是产品生产还是商品生产?我认为从本质上看仍是商品生产,它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更要生产价值、生产利润;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了它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张思齐 《阴山学刊》2003,16(1):53-59
泰戈尔散文诗具有尚淡的特色 ,其理论根据是只有他刻意追求的尚淡情调的散文诗才能实现外在世界与其心灵的完美结合。泰戈尔散文诗具有随意的特色 ,其理论根据是规则必须为人的创造性的艺术思维服务。泰戈尔散文诗具有广泛的题材 ,其理论根据是大梵的无所不在决定了与时俱进的文学家必须题材广泛。以上三方面均与中国宋代诗文理论之间存在着精神联系 ,这种内在的联系为泰戈尔散文诗与散文诗理论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社会是一个有机组织,它是建立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之上的人们的总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类为了维护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正常运转,在与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互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适应,从而创造出种种社会生活。而文化又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定格,是维系社会这个有机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纽带。社会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一个体现,是影响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社会生活又是研究社会文化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平等: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大志 《文史哲》2006,(4):135-140
在当代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争论中,平等是一个重要问题。自由主义在西方是主流,代表人物是罗尔斯。社群主义是主流思想的挑战者,代表人物是沃尔策。罗尔斯主张“民主的平等”,沃尔策宣扬“复合平等”,而两者在平等基础问题上所提供的解释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发展经济,某种意义上可称为是一种诚信经济。站在经济哲学的视角,诚信是主客体间不断选择与验证的结果。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客观必要性有两个维度,一则诚信是经济合作的前提,二则诚信也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然而,现实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仍有不诚信行为存在的原因,一是我国传统社会中诚信本质上只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原则,二是目前我国深刻的社会转型形成的道德缺失。  相似文献   

18.
追寻:中外文学的叙事母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经建 《文史哲》2006,(4):120-126
追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动力,更是一个终极性的文化命题。人类追寻精神通过艺术审美途径被转译为中外文学中一个基本的母题模式。“流浪汉小说”是其最浅易、最显明的母题表述图式。大多数流浪汉小说的文本都呈现出两重结构:一是直接对应现实生存的表层结构,一是隐含人生哲理和诗意概括、寄寓着追寻母题的深层结构。(精神)家园叙事是追寻母题的形而上层面或哲学意味上的表达形态,具体表现为:其一是对个体存在的认同性焦虑进行自我确证的过程性追寻,现代人的根本性焦虑是无家可归感,文学中的追寻可以将个体性的价值选择、精神追求与特定的精神价值体系和文化观念体系相联系,并在其中被确认而得到心灵的慰籍。其二是持有既定的人生取向和明确的精神目标、旨在重建或心造一个理想“家园”的追寻,这种追寻中的“家园”被赋予了诸多形而上的意味,且与“诗意地栖居”等话语概念相关联,描述了人类带着乡愁寻找精神家园的漫长旅程。  相似文献   

19.
宁东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1):87-88,86
本艾指出美国著名作家索尔·贝娄的代表性小说《雨王汉德森》自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生态意识,是一部充满生态关注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20.
陈鸥帆 《文史哲》2007,(2):112-117
效果历史意识是哲学解释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理解和解释得以展开的基础,驱动解释学循环的动力。效果历史意识涵盖文本阅读效果史、生活经验、传统以及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关系。因此它既是相对固定的整体,又是不断运动、调整、开放的结构,同时蕴含着对解读的历史先在给定性的反思,这是读者必须恪守的“效果历史原则”。效果历史意识的本质是对存在时间的经验,只有真正实现了的时间才能被经验到,从而即便过去,也能收藏在效果历史意识中,在文本解读时重返当下与文本对话,参与文本意义建构。读者的效果历史意识通过与文本的平等交流才能得以自我检视,一部经典只有不断地与读者的效果历史意识对话,才能常新长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