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生涯中的两部最重要的著作。这两部著作中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在20世纪得到了新的阐释和发展。从总体上看,这些阐释和发展是在三个向度上展开的:第一个向度是阐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和异化劳动概念,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第二个向度是反思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建构以资本积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三个向度是探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生态学思想,建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三个向度的开展,揭示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多重内涵和当代价值,预示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理论态度,对马克思缺乏生态思想的理论性指责,不仅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有关,也直接受到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影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福斯特针对理论界围绕马克思具有反生态或者缺乏生态思想的六个方面论据为马克思辩护,明确指出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围绕人与自然新陈代谢的理论表现出强烈的生态关怀。生态社会主义从"自然—社会"的新陈代谢维度为马克思辩护,深化了马克思的社会—生态辩证法,并将生态—价值分析用于解决当下的环境问题。反思针对马克思所谓"理论空场"与"批判性重建",我们看到当下对马克思自然观之生态学维度及其内涵的解读,但是理论困惑依然存留于旧唯物主义或自然唯物主义的理论场域,因而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自然观之所具有的生态学理论性质,并不是由于他的自然唯物主义立场,而是由于他的立足于实践根基的新唯物主义,那么这就有必要从唯物主义历史发展的宏大进程中,呈现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质理论境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呈现马克思自然观的独到内涵及其内在的本质规定性,才能为超越工业文明和建构生态文明提供合法性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赵卯生 《中州学刊》2012,(2):113-117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现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他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首次提出"马克思的生态学"概念,而且建构起绿色氛围最为浓厚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一种以生态问题为切入点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和社会主义变革的带有绿色标志的红色理论。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开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视阈,试图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生态学之间的内在联结;通过梳理和建构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断裂理论",以期揭示出资本主义反生态的制度本性;通过论证社会正义运动与环境正义运动内在联合是生态危机的根本解决之道,希冀探寻到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社会变革道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解析当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及其危机问题,致力于生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注的焦点问题即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是否包含有生态思想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依赖"原则,这对于我们重新领悟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努力走向生态社会主义文明时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曾庆娣 《学术论坛》2008,31(3):18-21
福斯特以"反生态的马克思"的批判为逻辑起点,围绕核心问题"马克思与生态学的关系",重建了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奥康纳阵营的学者们对福斯特关于"马克思与生态学的关系"的论证提出批评.但是,只有回到福斯特和马克思的文本,结合全球生态问题,才能对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作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引进、吸收与话语建构是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文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译介与研究主要历经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界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性引进;20世纪90年代,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处于从文艺社会学到文化研究的转变;21世纪以来,学界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展开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从理论逻辑上来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的生态学三种主要形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域主要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社会主义的构想等方面.总体上来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主要呈现批判性、分散性、多样性、非激进化、非独立化等倾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 ,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当代的社会生产活动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的情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深化认识从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是正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 ;二是历史地和发展地认识劳动价值论 ;三是正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深化对物化劳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较之于当代西方社会出现的种种绿色思潮,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生态批判理论彰显出社会性、辩证性、建构性的理论气质。这集中体现为,在对资本进行生态批判过程中,马克思将生态批判与社会批判、生态批判与对辩证肯定、生态批判与未来社会建构等有机统一起来。全面审视和把握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生态批判的“三个统一”,才能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认知,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并有效指导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问题已成为中国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理论分歧。文章基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生态学诊断"、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学批判"以及对传统社会主义的"生态学重建"三个维度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