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据法国《世界报》1990年3月13日报道,92岁的著名法国诗人、小说家、超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之一P.苏波于1990年3月12日在巴黎他的寓所中与世长辞。P.苏波1897年8月2日出生于法国夏维尔。1917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玻璃鱼缸》问世,并从此开始了他的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创作生涯。1919年3月,他与阿拉贡和勃勒东共同创建法国第一部具有浓厚超现实主义色彩的刊物:《文学》杂  相似文献   

2.
C.列维─斯特劳斯新著《看听读》[法]P.马约尔习文译巴黎普隆出版社1993年出版了法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C.莱维─斯特劳斯的新著《看听读》,全书共188页。列维一斯特劳斯本人认为,此书是一部“随想曲”。他一开始就谈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伟大作家...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王韬是近代中国研究法国史的先驱之一。在他众多的史著中,法国史研究成果占了相当的比例,其中尤以《法国志略》与《普法战纪》为代表作。这两部著作无论从体例、内容、评析来看,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成为近代中国人乃至日本人了解世界的窗口之一。王韬治法国史绝非单纯为学术目的,而是始终为他的“振兴中国”这一宏旨服务的,从其“变法自强”的改良主义思想的形成轨迹来看,他的法国史研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D.科恩:没有一种统一的生物伦理观〔法〕F.阿鲁瓦─莫南G.夏勒最近,法国著名遗传学家、人类多态性研究中心主任D.科恩接受了法国《快报》记者的采访。他就法国的生物伦理法律、堕胎、人工授精、老龄妇女怀孕以及遗传医学分析等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公布了一...  相似文献   

5.
东方题材与异国情调──中法文学交流的开拓者伏尔泰钱林森18世纪时,异国情调(中国风情)成了法国人所追求的时代风尚,遥远的、古老的东方(中国)。成为文学界竞相采撷的时髦题材。在伏尔泰《中国孤儿》之前,法国著名作家勒萨日就写了两个以中国为题的剧本:一个是...  相似文献   

6.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勒胡瓦拉杜里(Emmanuel Le roy Ladurie)先生1994年曾来我国访问,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作了三次学术讲演。现将他在讲演中谈到的有关欧洲与法国史学研究近况的部分内容摘译刊出,以飨读者。本文未经勒胡瓦拉杜里先生审阅,标题也是整理者加上的,仅供参考,请勿引用。  相似文献   

7.
通信和信息技术:是一次新的世界角逐吗?[法]Y.米尼奥-勒费弗尔本世纪70年代以来,由法国发展比较研究中心、信息学与传播学协会和国际信息研讨协会组成的跨国信息研究网络曾就下述问题举办过多次研讨会:1.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可引进哪些通信与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米歇尔·沃维尔系巴黎第一大学法国大革命史研究所所长,大革命史讲座教授。今年3月14日,他曾率领法国史学家代表团来华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史学会联合召开的《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学术会议》。本文选自他的《革命的心态——法国大革命的社会与心态》一书的“序言”,它使我们可以了解到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简讯     
据法国《世界报》1980年5月2日报道:法国大学出版社出版了《1945年以后的国际共运》一书(共128页),作者是全国政治学基金会的研究员、国际共运专家莉莉·马尔库。他在这本书里描写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第二个时期是1957年11  相似文献   

10.
D.凯莱斯谈风险经济[法]F.埃瓦尔德法国高等学院研究部主任和法国保险协会总会会长D.凯莱斯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和风险与无把握性问题研究专家,尤其是对生命循环论及其应用颇有研究。近年来,他与丁.迪帕基埃一道,对3000个法国家庭的行为做了一次调查,初...  相似文献   

11.
阿尔都塞的遗著《自传》和《传记》李青宜阿尔都塞在其生命的最后10年中,处于疾病与悔恨缠身的状态,并从法国的学术舞台上消失了,尽管他的有关著作如《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等仍然是国际上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但他这10年中的有关情况一直鲜为人知。直到...  相似文献   

12.
法国著名哲学家M.富科于1984年6月逝世.目前,法国进入了热烈讨论他的理论思想和哲学论著的时期.法国最近建立了"富科中心".子夜出版社出版了著名富科研究专家G.德勒兹撰写的《富科》.法国《学报》、《批判》、《争论》和《文学画报》等杂志同时开辟专栏,介绍富科生平、他的哲学思想及影响.这一切说明,富科的思想具有现实意义,至今仍有巨大的影响,他不仅仅是一位过去时代的杰出代表.G.德勒兹与法国《新观察家》记者的谈话,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访问记,现译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当代法国哲学有两个明显的路向一条走向超越,一条走向内在.勒维纳斯属于前者,柏格森属于后者.事实上柏格森作为当代法国哲学最重要的本土来源之一,曾深刻地影响过勒维纳斯.然而吊诡的是,虽然勒维纳斯深受柏格森影响并对他推崇备至,但最后却走向了与柏格森泾渭分明的不同道路.那么,导致这种吊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究根问底,"为什么在者存在而无反倒不在?"是他们思想发问的逻辑起点和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对这个问题各个环节及内涵的不同分析、批判和解答,使柏格森改造了传统的存在论而走向了内在性哲学,而却使勒维纳斯彻底抛弃了存在论走向超越性哲学,即作为第一哲学的他者的伦理学.而另一个吊诡则是看似"内在"与"超越"水火不容,但是他们最终却又在伦理学领域殊途同归了.这种双重的吊诡直接揭示出法国哲学某种内在的精神传承,并彰显出法国哲学自身的某种"法国属性".  相似文献   

14.
据法国《世界报》1981年10月6日报道,9月25日至10月5日举办了第57届信息学和电子计算机马赛国际博览会。在此期间,法国教育部长萨瓦里主持召开了题为“信息学与电子计算机”讨论会。巴黎第七大学校长Y.勒科尔在会上对最近几年电子计算机在学校中的运用情况做了  相似文献   

15.
法国中小企业领导的三种行为逻辑[法]D.米歇尔毕业于法国高等商业学校,一直在法国名牌大学执教的M.鲍尔.是一位长期以来专门从事企业及其领导研究的社会学家。他喜欢开发前人从未涉足过的新领域,探讨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填补社会学在企业研究方面的许...  相似文献   

16.
大连图书馆“大谷文库”,是由日本学者大谷光瑞的藏书所组成。其中国文献收藏,因为颇具特色和内容丰富,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这批珍贵典籍的传奇经历,也是我们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东传与回流的重要线索。一、大谷文库的由来  大谷光瑞(1876—1947)是日本净土真宗本愿寺派第二十一世主持大谷光尊的长子,早年留学英国和法国,明治三十六年(1903)接替主持职位,法名镜如,是日本著名的佛教领袖。据《柯公全集》中的《大谷光瑞师》一文介绍,大谷光瑞对动植物学,博物学以及亚洲大陆的地理非常熟悉,他不仅是位…  相似文献   

17.
经济操控很高,武力侵略很强,文化渗透却最牛,因为它让人心甘情愿。被猴子撒尿淋到的法国红学迷包罗是瑞士裔的法国汉学家,他非常喜欢《红楼梦》,可以说到了忘情的程度。一次,他到越南河内,在夜深人静的环境里读着《红楼梦》,心神很快就被大观园里的故事吸引了,哪会注意到自己的宠物猴子已经爬上了蚊帐?可巧,"孙大圣"一时尿急,就在蚊帐上就地解决了,顿时淅淅沥沥从天而降。包罗感觉脸上冰凉冰凉的,书上也有点点水迹,仰头一看,这才大悟。  相似文献   

18.
法国的政治结构是否要颠倒?法国是否经历着一场了不起的文化革命?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人口学家E.托德在他即将出版的《新法国》一书中肯定地回答了上述问题。本书分析透彻,结论颇有挑衅性。下面是他的答《观点》周刊记者问。  相似文献   

19.
据法国《文学杂志》1989年第257期报道,著名人类学家C.列维-存特劳斯与法国新闻记者D.埃里邦合著的《看今昔》,最近甲法国奥迪尔·雅各布出版社出版。该书实际上是一部以问答形式撰写而成的法国思想史。两位作者在书中畅所欲言,谈古说今。列维-斯特劳斯不仅回顾了自己过去几十年的学术生涯和最近半个多世纪的法国思想史,而且追溯了法国人类学的产生,以及目前的研究状况。他们倾心交谈,列维-斯特势斯向埃里邦讲述了他所走过的道路:从他的童年时代,他的处女作的问世,谈到他的成功和今后的打算。谈话  相似文献   

20.
今日正教国家[法]S.巴基埃今年初,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F.图阿尔发表了一部题为《正教地缘政治学》(巴黎,迪诺出版社)的论著,用一种全新的笔调分析探讨了波斯尼亚战争产生的历史根源,以及与这场战争有关的国际关系和西方世界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