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自我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由一个个和谐的人组成,个体自我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自我和谐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和谐,实现自我和谐方能社会和谐.促进自我和谐从个体内在方面来说,应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及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理性修养,合理调控情绪,积极主动地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从外在环境方面来说,应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心理和谐机制,普及、提高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知识与服务.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国兴  曹保刚 《河北学刊》2005,25(5):199-202
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它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人事心理和谐和人际心理和谐。和谐社会和心理和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和谐社会是国人心理和谐的前提;国人心理和谐状况制约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类正义论略     
根据人类的主体存在形式,我们把正义划分为类正义、群体正义与个体正义.类正义是以人之类集合为正义承担主体,以人类整体利益为价值评价中枢的正义.类正义涉及正确处理两类关系:一是正确处理人类内部不同群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类、个体与类之间的关系,以求类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二是正确处理人类与外部其他存在者之间的关系,以求人类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汪清  苗文玉 《学术探索》2005,46(3):44-4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活动主体,以人为着眼点,人类社会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由二者决定的人自身关系这三大领域。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人自身的和谐则是实现这二者和谐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生态、社会、人之间和谐的社会。其中,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前提;社会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和谐社会的这三个层次在相反相成的区别中存在,在相辅相成的互动中统一。构建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生态、社会、人三者之间关系,保护与优化生态,强化对和谐社会的载体作用;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增强和谐社会的底蕴;弘扬和谐精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6.
宋一 《天府新论》2007,31(1):19-22
和谐社会是生态、社会、人之间和谐的社会。其中,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前提;社会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和谐社会的这三个层次在相反相成的区别中存在,在相辅相成的互动中统一。构建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生态、社会、人三者之间关系,保护与优化生态,强化对和谐社会的载体作用;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增强和谐社会的底蕴;弘扬和谐精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以客观冷静理性的眼光去考究伊斯兰教教义和其他各种理论表现形态。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发掘和弘扬伊斯兰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身、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社会关系方面的和谐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和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不仅包括构成社会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和谐,而且也包括各个子系统内部的和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族际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以甘肃临潭县地域文化为个案,探讨了文化创新与族际和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多民族聚居地区进行文化创新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文化创新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以客观冷静理性的眼光去考究伊斯兰教教义和其他各种理论表现形态.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发掘和弘扬伊斯兰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身、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社会关系方面的和谐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壮伟 《东岳论丛》2007,28(3):205-206
和谐社会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个体自身的和谐。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公共财政,在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协调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儒家和谐社会观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等和谐思想,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从社会学的理解视角卜看,它重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人的群体性、社会的组织性、以及社会结构体系的可调节性.因此,和谐社会,如果用社会学来理解,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二是通过社会整合,实现社会整体上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和谐人格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各因素健康积极、完整平衡,并能组织好个体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等外在关系的稳定的行为倾向。和谐的人格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的教育表现为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的协调平衡、“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以及“真、善、美”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包括社会和谐的价值理想;阶级斗争理论和对阶级社会阶级对立不和谐现象的批判;对资本奴役劳动这个当代社会最大不和谐现象的分析批判;对人与物关系种种不和谐现象的批判;追求人与规律、必然与自由关系的和谐等。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当代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对商品、市场、资本努力用其利而避其弊,从而为符合马克思理想的和谐社会到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可以归结为人工自然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人工自然不仅是利益的载体,也是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栽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四大关系".这"四大关系"所在领域内的"四大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和谐的全息性使得"四大和谐"成为可能.从"三大关系"到"四大关系"、从"三大和谐"到"四大和谐",既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在人工自然演化过程中调节人工自然,进而调节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调节人类社会的利益格局,是通往和谐社会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需要和谐人格。要使大学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培养具有"和谐人格"的个体就成为高校教育的目标。"和谐人格"是指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能正确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心理、气质、行为习惯的特征的总和。具备"和谐人格"的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微观基础。和谐人格教育目标,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人生中最重要的基本问题在于"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大学应通过科学与人文的"对话",达到沟通、整合的目的,使大学生的理想和情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和谐人格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其与和谐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和谐人格。  相似文献   

16.
人是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本质上就是为了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对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的研究归根到底就是对人的研究.马克思不是把“社会事实”以及“个体行动”而是把“现实的人”作为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的起点,“现实的人”不仅是家庭的一员,而且存在于特定的社会阶层之中,由此将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这为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奠定了基础.为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现当代西方社会家展开对话,不断夯实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理论,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和谐家庭建设若干理论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借鉴国内外家庭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和谐家庭是系统稳定与动态和谐的结合,是家庭"同心圆结构"的和谐(即包括家庭成员个体的和谐、家庭系统内部的和谐、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以及家庭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四个层次).而创建和谐家庭的实践则需要接纳多元、兼容并陈.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谐图书馆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时代发展和传承人类文化的需求。"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的图书馆重点包括建立和谐的硬环境与软环境两大方面:和谐的硬环境是指为读者创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物理环境,包括馆舍的建筑及内部设施等;和谐的软环境是指良好、温馨的人文环境,包括图书馆领导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读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等,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发展存在着诸多的差别与不和谐、片面与不平衡。其现实存在严重地制约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关系表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唇齿相依、相互制约。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关系规律要求,社会各群体、各阶层都必须处在一个公平、平等的位置上,才能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最终反哺各类人群的发展。因此,消除城乡差距、差别,建设和谐城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胡晓红 《兰州学刊》2010,(10):91-94
性别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随着社会发展性别和谐呈现动态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性别和谐经历了人的依赖性时代群体本位的"依赖的和谐"、人的独立性时代个人本位的"独立的和谐"和人的自由个性时代类本位的"自由的和谐"三个阶段。现代社会,性别和谐的意涵是在超越男女平等的基础上所体现的性别公正,在尊重性别差异前提下所呈现的性别和谐,追求丰富人性过程中所表达的性别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