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遇见妈妈的那一天译编/海波我的童年是在孤独中度过的。我出生在中国的重庆,父亲是个传教士,母亲一生下我就死了。在我两个月时,父亲把我送到西弗吉尼亚莫尔干镇的妈妈最喜欢的妹妹处,于是我就在妈妈度过少女时代的那幢房子里长大。当露丝姨妈在家时,我周围充满了爱...  相似文献   

2.
我是1945年出生的。我41岁时,突然知道自己在台湾有个亲生父亲。之前我对亲生父亲完全没有了解。我不知道父亲还健在,母亲(崔秀英)也没跟我讲过。因为当时中国大陆的形势,我想,母亲可能是为了保护我,没告诉我真实情况;再一个,好像我母亲也不知道父亲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3.
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是一部具有创伤感的作品,母亲茹灵移民前受父权制社会的压迫,移民后,经历了种族主义歧视以及被"他者"化的伤痛。女儿露丝尽管优秀,却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处于"边缘人"的位置。这些境遇给母女带来的心理创伤无以言说。这部作品中,谭恩美某种程度上把书写作为一种治愈心理创伤的工具。茹灵通过书写讲述了自己的创伤性经历,重视自己的过去,使自身走出创伤成为可能。露丝通过梳理母亲的手稿,懂得母亲种种怪异的行为源于自己无法理解的中国文化。母亲的言说赋予露丝力量,使她重新认清身份,露丝重新思忖与其生命中重要的他者的关系,认清自己的文化身份,在美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中坚定自身的"中国性",不再排斥自身双重文化身份,最终走出了自己的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4.
到今年4月2日,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5年了。25年来,母亲那刚毅的面容和忙碌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好像母亲就在我身边。 母亲出生在旧社会的书香人家。她识文断字,知书达理,吃苦耐劳,刚毅不阿。从我记事时起,母亲就为我们这个家遮风挡雨,辛勤操劳,不但养育了哥哥、姐姐、我和三个弟弟,  相似文献   

5.
求援窗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2岁孩子的母亲.因为无法忍受婚姻带给我无穷无尽的伤,也不希望孩子幼小的心灵经受家庭暴力的影响.我已离家出走两个多月了。我想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我老公出生在贫困山区,他的父母经常吵架打架,在当地是  相似文献   

6.
《女性天地》2009,(2):46-46
倾诉: 我是父母的第三个孩子,我一出生,就被送到外婆家躲避计划生育检查,母亲在我4岁时把我抱回家,可父亲却不愿接纳我。外婆把我养到7岁,送我到奶奶家的附近上小学。我的身世使我比同龄人懂事,我学习很努力,小学六年级时,我的一篇作文刊登在《作文大王》上。  相似文献   

7.
Q[案情简介]:我是一位退休母亲,今年65岁。我有两个儿子,次子叫常峰,出生后两个月,就送给了他舅舅抚养。  相似文献   

8.
《金色年华》2009,(1):52-53
1991年,我出生在美国怀俄明州的一个小小农庄中。孩提时代,父亲便告诉我:我的母亲是个坏女人,在我降生一年后她便抛夫弃子,远走他乡,她是我们父女俩的叛徒。  相似文献   

9.
坚守天职     
对于不负责任的人来说,露丝·伊夫的做法是一个忠告,也是一个榜样。她善守自己的职责,并用超人的胆量演绎过一个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如果没有她的这种胆识和责任感,也许世界历史将会是另一种记载,我们所面对的当今世界也将是另一副模样。露丝·伊夫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她那时还是一个20多岁年轻貌美的俏女孩。当时,她曾两次让英国前首相丘吉尔闭嘴,致使丘吉尔暴跳如雷。因为当时规定披露任何未经授权的信息将构成违法犯罪,所以她两次叫丘吉尔闭嘴的秘密整整隐瞒了半个多世纪。直至现在,她的英雄事迹才得以公开。当81岁的露丝·伊夫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谁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生日     
何洪金 《老年人》2009,(10):32-32
母亲是个乡下人,以前从未办过生日,今年9月的一天,她却给我打来电话,说:“金娃呀,你妈活了这么大年岁了,以前没有办过生日,下个月我满60岁,你们兄妹几个都回来一趟吧。家里啥东西都有,你们就多买几挂鞭炮回来放一放,喜庆喜庆!”母亲六十大寿,做儿女的当然要回去,可我却不知道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这事也不能完全怪我,因为从我记事起,就没有见过母亲做过生日,母亲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  相似文献   

11.
一瞬温暖     
当初姐姐与姐夫恋爱时,母亲坚决不同意,说他没有文化也就罢了,连个正经手艺也没有,整天跟着人出去盖房子、打零工。那时我在省城读大学,母亲来看过我几次。见识过城市繁华的母亲,一心盼着姐姐能嫁个城里人。我帮姐姐说话,说建筑工也不是谁都能干的。母亲没吱声,半天才吐出  相似文献   

12.
深深的母爱     
母亲帮我把行李送上车,叮嘱着:“路上小心。”车开了,我突然想起还没对母亲说一句告别话。我从车后窗望去,望到了母亲落寞而怅然的样子,忽然想哭。我竟然连“我走了”这么简单的道别话都没有对母亲说。依稀记得,妹妹出生时,父亲将家里唯一的老母鸡杀了。说是给母亲滋补身子。当时我4岁多,母亲吃饭时总带上我。  相似文献   

13.
父亲是去年10月去世的,医生说送他终老的病是脑溢血,但我总觉得我们兄妹6个才是父亲的催命鬼。如果他不是养育6个孩子,他就不会成年累月地含辛茹苦,那铁塔一般壮实的身体就不会倒下。父亲是个苦命人。他出生在一个贫穷偏僻的山村,3岁时就死了母亲,成了没娘的孩子。家境的贫寒,严重影响了他的婚姻,我的母亲双目失明,其家世比父亲更糟。当年,母亲嫁给我父亲的目的就是找一碗饭吃。父亲用勤劳与坚忍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完整的衣服,饥饿与寒冷是他常年征战的两大敌人。为了让一家人吃饱穿暖,…  相似文献   

14.
我生孩子时,母亲千里迢迢来照顾我。孩子出生的当天及以后在医院的几天里,母亲责无旁贷地担当着给"月婆子"做饭的任务。饭很简单,就是农村里坐月子的妇女常吃的"既富营养,又性热暖胃"的小米粥。与小时候印象中妈妈坐月子时吃的小米粥不同的是,里面多了好几个荷包蛋。生完孩子的第一顿最多,大概不下五六颗,但都被"刚  相似文献   

15.
母亲今年八十岁。十年前,我的女儿出生,母亲便从乡下来到我家,帮忙照看孙女。母亲照料孩子太有经验了,她一生不仅养育了我们七个子女,连三个哥哥的几个子女都是母亲照看大的,有母亲在家,我和妻子感到工作和生活上并不因为有了孩子而增添了不便。  相似文献   

16.
南振中 《公关世界》2009,(12):58-58
母亲张秀芳一生操劳,熬出了个“四世同堂”。在母亲90岁生日前夕,全家人商量要献给母亲一首歌,我负责提供歌词,我的喜欢音乐的弟弟谱曲。我从来没有写过诗,更不知道歌词该怎么写,脑海里只有勤劳、宽容、善良的母亲的影子。6月17日凌晨3时,睡梦中忽有所悟,从心底流出了几段“大白话”。我披衣而起,赶紧把这些话敲进电脑。于是,就有了这首《妈就是“家”》。  相似文献   

17.
正我母亲住过两次院,一次在城市医院,一次是乡村医院。住城市医院时,同病房的是幸福的一家人。住院的女人六十来岁,儿子三十来岁。儿子把母亲当女儿般照顾,一会儿讲笑话,一会儿做鬼脸,逗得母亲哈哈大笑。煲汤、洗脚、擦身子、按摩,细致入微。我母亲看得目瞪口呆,因为在乡下,她从没见  相似文献   

18.
刘仪 《伴侣(A版)》2011,(10):42-43
正一我打电话对母亲说,我要结婚了。母亲在电话那端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她迫不及待地问,男孩叫什么名字呀?我说叫Rick,一个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执教的美国人。我解释了半天,母亲才明白Rick是个人名,她幽幽地说道,孩子,你出什么风头?好好的中国人不嫁,干嘛和一个外国人结婚?咱祖祖辈辈都没做过这么"出格"的  相似文献   

19.
不逝的爱     
当我“哇哇”啼哭着来到这个人世时,全家都为有了我这个小生命的诞生而洋溢着喜悦。只是母亲当时太年轻,缺乏育儿知识,才出生几天的我就因母亲的贪睡而差点被她熟睡的身子给压得窒息。等到外婆进房发现时,我的小脸已被憋得发了紫。打从那一天起,外婆就一直像母亲般地带着我。寒冬腊月的季节,每天的深夜里我都会咧着小嘴迸发出惊人的哭声。为了不影响左右邻居的休息,外婆都会将我包裹得暖暖的,然后抱着我走上  相似文献   

20.
幼年惊魂     
《老年人》2014,(7)
正我1940年代出生在湘潭县农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租种几亩薄田为生。那时,每年秋收后我家交了租谷、纳了皇粮后,家里就没有几担粮食了。为了生计,农闲时父亲只得外出打短工,母亲则跑到湘潭县城的有钱人家去当保姆。看我无依无靠,母亲就把我寄养在云湖桥镇的姨妈家。1944年6月的一天,母亲突然从县城来到姨妈家,说是接我回老家,我听了非常高兴。不料第二天一早,姨妈家门外突然传来"咔嚓、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