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价还价     
《领导文萃》2007,(12):95-95
1895年,李鸿章前往马关和日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这是其中一段对话:李:昨日我派经方至贵大臣面谈各节,一一回告。贵大臣丝毫不放松,不肯稍让。  相似文献   

2.
人岂易知耶?     
袁晞 《领导文萃》2014,(8):75-78
很多当代中国人的历史知识仅限于中小学的教育.在那些重意识形态轻历史原本的教科书中.李鸿章的头上的大帽子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签署《马关条约》的卖国贼”。其实历史上的李鸿章对他那个时代的中国的政治经济内政外交所做的贡献远远超过同时代的任何一个人。梁任公百年前对李鸿章的历史眼光远远超过一些当代中国人对李鸿章的历史认识。梁先生认为:“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相似文献   

3.
重识李鸿章     
作为晚清第一重臣的李鸿章,由于所处的世代是中国积弱积贫的时期,在艰难之世李鸿章只手补天,到底力所不逮没有挽救大清王朝的衰败的命运。他通过一系列的自强球求富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李鸿章所代表当时的清政府签定过重大的不平约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为时人所恨后人所误。作为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其功过誉毁可谓欲说还休。  相似文献   

4.
洋务之痛     
《领导文萃》2009,(12):102-105
晚清最后50年.曾国藩和李鸿章是前后相连地面对内忧外患,是士大夫中自觉的首当其冲者。曾国藩试图以人格超越事功,而李鸿章因事功而淹没了人格……他们在几十年强毅力行之后,都是带着一腔不甘心的悲哀离开这个世界的。这种悲哀超越了一己之私,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当代中国人的历史知识仅限于中小学的教育,在那些重意识形态轻历史原本的教科书中,李鸿章的头上的大帽子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签署《马关条约》的卖国贼"。其实历史上的李鸿章对他那个时代的中国的政治经济内政外交所做的贡献远远超过同时代的任何一个人。梁任公百年前对李鸿章的历史眼光远远超过一些当代中国人对李鸿章的历史认识。梁先生认为:"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相似文献   

6.
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两个国家,在古代两国有着长时期的友好往来。进入近代,一个发展了,一个落伍了:一个长期处于进攻的态势,一个处于防守。日本把矛头指向中国.对中国进行猖狂的侵略和掠夺,自日本明治起,经过大正,到昭和,三代天皇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7.
李鸿章之死     
刘澍 《领导文萃》2013,(3):84-87
李鸿章知道中国局势有大变,他问英国人卜力:"我听洋人说如果北京公使都被杀了,那么列强就有权进行干预,并宣布要立一个皇帝,如果是这样,你们会选谁?也许是个汉人?"卜力感到李鸿章暗示自己想当皇帝,便说:"西方大概会征求中国最强有力的人的意见,看他认为谁最好。"李鸿章眯起眼睛,过一会儿才说:"慈禧是中国最强有力的人。"此间,孙中山派两个革命党人来见李鸿章,想让他举起推翻  相似文献   

8.
规则与规矩     
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鸿章访问英国.其间,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组织阁僚为李鸿章踢了一场足球.看台上,李鸿章问索尔兹伯里:"众人踢一个球,何不一人一个?"首相回答:"这是规则."李鸿章不解,说:"下人看主人踢球,不合规矩." 显然,这一问一答,透出文化不同,认知不同现状.李鸿章讲"规矩",索尔兹伯里奉"规则".两者...  相似文献   

9.
史德信 《管理评论》2003,15(8):50-54
从1993年起.日本已连续10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商品的比较优势在日本市场上经历了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劳动密集型商品是十多年来中国对日出口中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但近年来.中国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相对比较优势呈稳步上升趋势。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和国际产业转移导致的要素禀赋结构变动,是中国商品在日本市场上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主要原因。中国资源禀赋的特点,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劳动密集型商品仍将在日本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相对比较优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技术禀赋的相对增长,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将成为中国对日出口的新增长点。另一方面,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相对比较优势仍有一定差距,今后仍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袁世凯继承了李鸿章的衣钵.倾心于搞洋务和练新兵,同时,袁世凯也是晚清立宪新政的积极推动者。孙中山曾游历欧美,是现代思想的先行者,熟谙民主政治,孙中山向前看:袁世凯出身于旧官僚,通晓官场权谋.袁世凯更着眼于当下。旧官僚袁世凯与民主先驱孙中山的差异和分歧何止一端。  相似文献   

11.
书屋     
《决策》2012,(12):96
《帝国政改:改革需要顶层设计》(澳)雪珥著线装书局2012年10月晚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有人说是李鸿章,那是不准确的,李鸿章无非是前台的操盘手。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背后,其实都站着一个低调的恭亲王为他们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大清对外交往史上,出现了一个特别傲慢的人,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3,(28):25-25
日前,《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3)》在京发布。数据表明,2012年全国广播影视总收入(含财政补助收入)3476.93亿元。全国电影总票房达170.73亿元,同比增长30.18%,中国内地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相似文献   

14.
日本企业竞争力的表现 随着当代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成为日本国民经济中具有成效的经济实体。据日本《钻石》周刊对2005年世界各产业50家大企业的调查,在汽车业的50家大企业中,日本占14家:在造船业50家大企业中,日本占26家;就是在造船业前10家大企业中,日本也占了6家。日本企业全面提升竞争力主要是:  相似文献   

15.
黎冲森 《经理人》2009,(10):133-133
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造成的影响不太一样,对日本企业是致命的打击。日本松下电工集团总经理山崎清一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说,在应对金融危机时,中国反应非常快,应对力度大,所以恢复也比较快,而日本反应非常慢,现在才开始加大应对力度,所以复苏也比较滞后。同时,中国的人民币相对来讲是独立的,而日元和美元紧密挂钩,所以日本各方面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1992年-1994年其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4%、0.5%和0.6%,步履维艰,裹足不前,特别是1997、1998年.竟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96年减少0.7%,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又比1997年降低3.6%,1999、2000年仍未见好转.其问男性完全失业率高达5%.创日本1953年以来的最坏记录。一个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经历过经济持续大发展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日本,何以如今经济低迷达十年之久而难以自拔。其原因繁多.但最值得警示者有以下数端。  相似文献   

17.
《走向共和》是否美化了李鸿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段时间在央视一套热播的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成为广大电视观众关注的焦点,剧中北洋大臣李鸿章励精图治的形象更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历史上的李鸿章到底是卖国贼还是忧国为民的忠臣?记者采访了目前国内研究李鸿章的权威和专家,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史学博士翁飞先生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朱浒先生。李鸿章的形象基本符合史实翁飞先生认为,《走向共和》剧中对李鸿章这个形象的刻画非常传神,改变了以前一贯的卖国贼形象,基本符合历史原貌,但有少许拔高。历史上的李鸿章可以说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他确实眼…  相似文献   

18.
京华 《决策探索》2005,(5):33-33
二战时期的日本情报机构主要有哪些类型 一是中央的情报机构,主要包括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分别设立的情报部,以及政府所属各部,诸如外务省、拓务省、兴亚院、大东亚省设立的情报机构。1940年,近卫文第二次组阁时,为了协调各情报机关的工作,还特意增设了一个内阁情报局,但并没有发挥作用。其中.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主要负责日本外派间谍的指挥、调遣与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2003年,在全球贸易仍处低迷的形势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取得了自1980年以来最高的发展速度,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高达8512、1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7.1%。中国出口43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居世界第三位;进口4128.4亿美元,同比增长39.9%,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  相似文献   

20.
在晚清政坛上,曾国藩和李鸿章是两位知名度极高的人物。这两个影响了近代中国半个世纪之久的军政重臣,不仅都靠军功起家,而且是师生和主宾关系,因为李鸿章既师从过曾国藩又做过曾国藩的高级幕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