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环湖区域环湖道路功能复合,兼具交通、景观、旅游和生态等功能.从环湖道路定位与环湖区域空间开发的互动耦合、环湖区域特色慢行交通衔接和环湖道路街道一体化等方面,提出环湖空间开发与交通规划策略.以成都市天府国际生物城为例,结合实践经验,统筹考虑用地开发、生态、景观、交通等影响因素,对类环湖道路的规划策略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镇道路的照明设计日益成为体现道路建设经济发展的一个风向标.道路的照明技术要保证科学先进,符合电力规划部门的标准和规定.在城镇主干道的路灯照明设计上,应当考虑到该道路的有效宽度,并符合节约能源的具体要求,要进行一侧半夜灯与一侧全夜灯的合理设置.高效以及智能的节能灯是城镇道路路灯设计重点.小区路灯节能设计布置应该和道路的规划保持相近.LED的优势是功率增加,成本却减少,适合应用于城镇路灯,在设计的路灯上要合理有效,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一代杰出的领导人,小平很早就意识到了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与协调发展,并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领导人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就对社会发展、人口增长、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等领域起着重要指导作用.能有效评判社会发展的最佳战略;资源开发同生态平衡、水土保持的协调;工业的迅速发展与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等等.  相似文献   

4.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是指导道路建设的重要文件,但由于其功能定位,主要解决道路功能性要求,不能充分满足工程实施的具体需要.而道路设计更多地着眼于工程自身需求,对整体路网的考虑不足,与相交道路的关系也把握不够.道路规划设计条件是在综合交通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当前发展需要和基本情况提出的,能够指导道路工程设计的技术文件,弥补了综合交通规划和具体道路工程设计之间的规划管理空白.笔者对道路规划设计条件的内容进行了界定和分析,配合案例进行了说明,并对建立规划设计条件编制工作制度提出了建议.道路规划设计条件工作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有应用,在全国遗一步推广对落实城市工作意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回顾空间规划发展政策背景及交通规划相关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新时期交通规划在规划理念、范围、方式、方法上的变革。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交通规划的定位、作用,探讨了交通规划三级编制体系,明确了规划组织主体和审批部门,合理的编制时机及编制形式。最后以四川为例,介绍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交通规划同步编制、生态保护、交通用地集约发展以及建设用地空间保障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绿色交通规划是生态城市的基础。1990年代中期,德国展开了一系列生态新城项目,以探索绿色、生态与人性化的未来城市模式。本文在对中德两国城市交通安全、交通规划用地与法规框架比较的基础上,以德国慕尼黑里姆会展新城住区为案例,通过对该生态住区的公交系统、非机动交通规划和机动车交通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详细分析,总结德国生态住区的绿色交通规划与管理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推进我国建设人性化的生态开放住区,促进城市居民的绿色出行与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桂生 《城市观察》2012,(3):112-12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区交通拥挤已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机动车快速增加、道路建设滞后、城市规划不合理、交通管理水平落后,造成的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影响了市民出行,也制约了城市治理及其经济发展。借鉴域内外先进经验,不断加强市政路网建设、完善公共交通,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公民文明交通意识建设,可以逐渐缓解城市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8.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经济区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新空间,也是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在新常态的发展形势下,以生态循环理念引领农业经济区产业布局,破解资源环境瓶颈,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和美丽新农村建设,成为农业农村地区挖掘新潜力、 培育新机遇、 拓展新空间的重要举措.笔者以天津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为例,首先分析了其在生态持续建设、 农林产业发展以及村庄整合与服务等方面面临的困境;进而,从多学科、 多平台以及反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规划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探索.最后,提出了生态循环主导下的农业经济区规划策略,包括以生态为先,融入社会发展新元素,实现多方共赢;以循环为基,建立林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示范;以村民为本,探索林下村庄保护与建设的新路径等,并对实施成效和机制建设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
该文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交通规划方法的发展概况,从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交通需求以及交通供应三者之间循环机制着手,指出我国现行城市交通规划方法的不足,提出城市生态安全、空间结构和城市交通系统三者的规划与建设一体化的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现状珠江口道路过江通道运作紧张、供需错位的交通现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都市圈发展建设的新要求,研判珠江口过江通道发展趋势,提出分段定供给、差异化定功能的布局规划思考;并结合区域高速公路网结构,提出珠江口北、中、南段道路过江通道布局策略,以提升过江通道规划供给的精确性,促进珠江两岸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此时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木结构建筑。在所有的主要建材中,木材是唯一可以再生的建材,在能耗、温室气体、空气和水污染以及生态资源开采方面,木结构的环保性大大优于砖混结构和钢结构,是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木结构建筑的成本与其他结构的成本相当,只要规划合理,在中国有着一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山地城市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城市道路规划与平原城市相比有其特殊性。本文首先应用调查法和统计定性分析法对重庆市交通格局、道路建设及交通现状等方面进行信息采集与分析,运用城市道路规划功能及分级理论发现重庆市在道路交通方面存在交通拥堵、路面通行困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和缓解的建议并指出轨道交通将成为重庆市城市交通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居民亚健康、文化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受到空前重视。指出生态文明理念下注重生态保护、提倡低碳建设、关注居民健康、追求文化认同四个方面在山地住区规划中的必要性。结合大理海东一期商品房住区规划项目对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建设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山地住区。  相似文献   

14.
曹伯虎  韩宇  徐志 《城市》2015,(12):3-7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逐步落实,京津冀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期,交通一体化作为协同发展的率先突破口,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天津要充分把握历史机遇,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快打造互联互通交通体系.作为率先突破口,不仅需要加快改善现状存在的多重交通问题,还需建设更高目标要求的交通体系.笔者在进一步梳理交通体系的基础上,从天津交通发展与区域全面对接的角度,从轨道、公路、港口、机场和公交等方面分别提出了交通规划建设构想.在此背景下,笔者从轨道、公路、港口、机场、公交等方面提出相关的交通规划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引言生态保护修复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的应有之义,是党中央站在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提出的未来一定时期重要的改革举措和重点工作,也是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通过精准识别生态问题、合理制定生态修复目标、统筹谋划生态修复任务,是科学、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部于近日发布了<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防治地面交通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指导交通和居住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就这一技术政策的有关问题及如何理解、贯彻这一技术政策,接受了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17.
新市镇作为上海城镇化体系中连接城、乡的关键环节,其地位与功能的确立,其与新城的合理分工、功能互补的作用,对上海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十分重要。上海应在建设好新城的同时,将新市镇建设放到与新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以充分发挥新市镇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推进新市镇建设,应采取市场主导、政府调控的模式;应强化新市镇规划,通过政府引导,由研究机构、社会力量等对全市新市镇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应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强化市、区两级政府的协调管理机制;须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即按照"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要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镇、绿色低碳镇。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话语模式下的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我们党深谋远虑、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既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又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方式,已经演变为一场深刻的变革,不可否认地成为发展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才会有相应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9.
《城市》1992,(1)
近年来,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系统为主导的信息革命正席卷社会的各个领域,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联系和工作的方式。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应当科学地预测未来人与交通、人与建筑、人与绿化、人与空间、人与智能技术和道路、交通、绿化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关系,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20.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扩张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城市建设的强度、速度不断提高,如何寻找和应用新的规划方法论,以解决由此导致的环境、生态、社会、文化等综合问题已成为学术热点话题。本研究将天津市滨海新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设计的方法论,对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底线运用GIS和大数据技术进行综合分析,而后对内生发展情景、外生发展情景、历史外推情景三种城市扩张典型情景的影响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优化城市扩张模式的合理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发展过程与生态安全格局在各自相异的扩张情境下,矛盾较深,差别较大;以历史惯性模式的优势驱动力的空间特征效应为基础,依靠外生发展模式的驱动力空间效应,使得因城市集聚带来的生态安全问题得以分散缓解;可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绿带、交通、工业等要素的布局调整以及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与管制等方面着力城市扩张模式的优化。本研究期望能为城市合理扩张提供规划方法实践,为促进城市生态修复,以及城市修补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基础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