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社区团购平台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履约效率,通过招聘团长开展社群运营服务。针对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团长努力程度不足和平台提高定价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绝对绩效激励和相对绩效激励两种契约模型并进行优劣分析,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分析影响团长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认为:绝对绩效激励契约无法达到完全信息下的帕累托最优,而引入相对绩效机制后,基于平均销量对团长实施单位奖励,可以消除平台提高定价对团长薪酬的影响,进而激励团长付出最优努力;团长的努力水平与平台的单位奖励程度呈正相关,与边际努力成本系数、风险规避系数、外部不确定程度呈负相关;当团长的努力成本较高时,平台的激励效果和总体收益会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背景下,众筹模式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电商营销的一种新形态.本文从众筹模式的特征分析出发,以其网络外部性特征和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为切入点,建立众筹平台网络外部性的价值度量模型.该模型以考虑宏微观网络外部性的消费者效用函数和众筹发起人的收益函数为基础,在差异化定价策略、非差化定价策略和无网络外部性基础模型的三种情形下,应用两阶段博弈模型分别求解众筹发起人的最优价格向量、参与者的最优申购量和众筹发起人的最优收益水平,进而通过比较在不同策略下众筹发起人最优收益的差异得出众筹平台网络外部性的策略价值和内在价值.进一步,将模型的理论结果应用于推荐网络这一特殊的网络结构中,并设计出具有推荐功能的众筹平台.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具有推荐功能的众筹平台,可以显著提升众筹发起人的收益水平,对完善众筹平台的营销模式具有管理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网络直播广告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方式快速发展,优化直播广告运营主体努力水平及定价策略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基于广告投放效果的两种定价模式,构建了包含两个广告商和一个主播的网络直播广告定价决策模型,探索广告商与主播的最优努力水平选择及广告定价策略。研究发现:CPW(cost per watch)定价模式下,广告商承担了消费者是否购买的不确定性风险,当消费者敏感性系数偏低时,广告商会提交较低的出价,且B/D两类广告商赢得竞拍的概率相等;对比CPW模式,在CPA(cost per action)定价模式下广告商的努力水平更低,且CPA定价模式中B型(品牌型)广告商赢得竞拍的概率更大,但赢得竞拍的广告商边际利润往往较低;与广告商相反,主播在CPA定价模式下的收益大于CPW,且随消费者敏感性系数的增加,两种定价模式下的收益差逐渐增大;CPW定价模式下预期观看直播的用户量和购买率均高于CPA,网络直播市场倾向于从CPW广告定价合同中获得较大收益。  相似文献   

4.
鲁芳  吴健  罗定提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0):144-155
有关产品分销渠道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渠道成本、风险规避、消费者公平偏好等方面,较少关注产品本身属性。对于体验性低的产品,消费者在网络渠道就能较为准确判断产品价值。而对于体验性高的产品,网络渠道由于其虚拟性导致消费者不能准确判断产品价值,实体渠道则可以凭借现实产品的体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但由于线下零售商营销努力的溢出效应,部分消费者在线下体验产品后转移到线上消费,因此有必要从产品体验性和营销努力角度研究多渠道的合作策略。本文从消费者效用角度分析了产品体验性和营销努力对不同渠道需求的影响,基于此研究了制造商和线下零售商的三种分销渠道合作策略,探讨产品体验性和营销努力对不同分销渠道选择的影响:第一种为制造商支持线下零售商实施营销努力的单一合作策略;第二种是在单一合作策略下,制造商与零售商采取价格协调契约的双重合作策略;第三种是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进一步引入收益共享契约的多重合作策略。通过对三种合作策略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三种合作策略均能有效提高制造商与线下零售商的收益水平,并且产品体验性越低,合作策略作用越显著。制造商在进入市场初期,往往需要快速增加企业价值,此时双重合作策略是最优选择。当市场发展成熟,双重合作策略虽然能够有效提高线下零售商收益,但却减少制造商收益,为了激励制造商支持线下零售商实施营销努力,需要将合作收益再分配,此时多重合作策略是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外部性对产品销售的作用愈发重要.基于这一背景,探究网络外部性对质量差异化产品定价策略的影响.将网络外部性分为自身网络外部性和交互网络外部性两种类型,分别考虑两者对差异化产品价格、需求和利润的影响.结论如下:第一,仅存在自身网络外部性时,网络外部性不影响差异化产品的定价,但影响产品的需求和利润;第二,当自身网络外部性和交互网络外部性同时存在时,网络外部性将同时影响产品的价格、需求和利润.  相似文献   

6.
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组内网络效应引入双边市场定价模型中,研究组内网络效应和组间网络效应共同作用下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问题,突出分析组内网络效应对双边平台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建立两阶段的定价博弈模型,得到组内网络效应和组间网络效应共同作用下的双边市场竞争价格均衡。研究结果表明,组内网络外部性强度对消费者价格和厂商价格的影响取决于双边用户接入平台后的市场结构,即在双边用户单平台接入市场结构和厂商多平台接入的竞争性瓶颈结构下,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在这两种市场结构下,双边平台竞争获得的利润水平与组内网络外部性成正比,与组间网络外部性成反比。同时,双边用户的价格在单平台接入和多平台接入的市场结构下的大小关系取决于厂商组内网络外部性的强度。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产品与服务竞争性市场中,信息产品及附加服务的定价策略日渐成为信息产品提供商关心的首要问题.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信息产品的定价策略,没有统一考虑产品的后续服务,且假设消费者的网络外部性强度相同.分析了异质消费者和双寡头垄断市场,针对基础信息产品和附加服务的定价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双寡头垄断市场中两个企业的捆绑销售和分别销售策略的博弈模型,使得双寡头企业通过4种局势下的策略选择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定价策略.同时,将差异化网络外部性强度系数引入Hotelling模型,计算企业的需求函数和收益函数,并采用两阶段Bertrand博弈分析两个企业的定价策略和竞争行为.通过模型求解,得到4种局势下两家企业的最优定价解析解.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潜在消费者的构成比例及市场规模对企业定价、市场占有率和最优收益产生的影响,以及不同成本和市场规模组合下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8.
考虑网络通信平台作为连接通信网络用户(消费者)和增值服务提供商(卖方)的双边平台,除了具有组间网络外部性,还具有较强的组内网络外部性的特征,分别建立了垄断、寡头竞争市场的双边平台定价模型,分析了市场结构和部分消费者的多归属行为对平台定价及其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双边用户的定价在垄断环境下不受网络外部性的影响,而寡头市场下会随着组内网络外部性的增强而提高;当消费者与平台间的匹配成本高于其组内网络外部性带来的正面效用时,平台对消费者多归属时双边用户的定价总是低于其单归属时的定价。平台利润在垄断情形下与消费者(卖方)之间的组内网络外部性呈现单调递增(减)关系,而寡头竞争情况下完全相反,且平台利润会由于消费者的多归属而减少。  相似文献   

9.
网络团购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商业模式,如何满足消费者和商户的需求,合理制定双边价格结构和定价水平已成为团购网站运营企业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本文应用双边市场理论,构建了网络团购双边客户多归属条件下的定价模型,分析了垄断模式和竞争均衡状态下的定价机制,并讨论了网站固定成本、搜索匹配度、服务差异化程度以及交叉网络效应等关键因素变化对网络团购平台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最后,通过拉手网的案例分析佐证了文中提出的定价机制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线评论是消费者为进一步评估产品并获取产品信息的重要信息源,提供免费版也是向消费者提供更多产品信息的一种方式。因此,探索在线评论提供的产品信息与免费版提供的产品信息对消费者产品购买决策和商家营销策略的共同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目前相关的学术研究相对较少。 基于垂直化产品差异理论,采用霍特林线对免费版与付费版的质量差异进行建模。在霍特林线的基础上,考虑到在线评论信息性对消费者获得的感知产品质量不确定性信号与真实产品质量不确定性一致的概率的提高,将网络外部性和在线评论信息性与霍特林模型相结合,建立在免费版与在线评论共同存在下的移动应用的最优定价模型,得出移动应用的免费版提供策略,讨论在线评论信息性作用下提供免费版对移动应用商剩余、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在线评论信息性并不一定总是对提供免费版的移动应用商利润有帮助,只有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足够低的情况下,越高的在线评论信息性才会导致越高的移动应用商利润。同时,不论网络外部性强度如何,当免费版与付费版之间的质量差异足够大时,免费版移动应用商的最优决策都是提供免费版。另外,当网络外部性强度相对较低时,提供质量较低的免费版可以同时增加移动应用商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从而导致社会福利增加;当网络外部性强度相对较高时,提供质量中等的免费版可以同时增加移动应用商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从而导致社会福利增加。 研究结果对移动应用商有实践启示,免费版与在线评论存在情况下的最优定价模型对移动应用商有一定的帮助,提供网络外部性较低移动应用的移动应用商需要激励消费者发布高信息性的在线评论。当免费版的质量足够低,提供免费版对移动应用商更有利。  相似文献   

11.
张轩  陈宏民  赵丹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2):130-139
同时考虑平台需求端和供给端不确定性,分析此时服务平台的产品定价、最优激励、商业模式和效率损失传导。通过将委托代理理论和平台理论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需求端和产出端的不确定性越高,平台对消费端的定价越低;随着需求端自网络外部性增强,需求端不确定对消费端的影响减弱;随需求端交叉网络外部性增强,需求端不确定对消费端的定价影响增强。(2)需求或产出不确定性越大,分成报酬占总报酬比例越低,平台商业模式更接近于雇佣或自营模式;反之接近纯平台模式。(3)产出端不确定性带来的效率损失在平台两端之间传导。当服务端存在不确定性,服务端报酬和需求端定价同时上升,服务提供端的报酬升高幅度大于需求端产品价格升高幅度。同时,平台将部分效率损失内化,平台承担的效率损失与需求端交叉网络外部性成正比。  相似文献   

12.
易余胤  杨海深 《管理科学》2019,22(12):15-30
在网络外部性市场环境下,为研究制造商质量决策和零售商经营目标策略选择之间的影响机理,构建了制造商质量决策和单零售商群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网络外部性和可变质量成本系数对零售商经营目标选择、制造商质量决策、以及节点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制造商只拥有部分市场决策权力时,其质量决策将受到零售商的经营目标策略调整的影响,而零售商经营目标的策略调整则取决于网络外部性大小.当网络外部性较小时,零售商的经营目标将演化稳定为利润最大化,此时制造商将制定较低的产品质量水平;当网络外部性处在中等水平时,零售商的经营目标将演化稳定为利润最大化和收入最大化的混合目标策略,此时制造商将制定中等产品质量水平;当网络外部性较大时,零售商的经营目标将演化稳定为收入最大化,此时制造商将制定高产品质量水平.2)当网络外部性处在中等水平时,其与可变质量成本对零售商经营目标的选择呈现出交叉影响效应,随着可变质量成本的减小,零售商经营目标策略将从利润最大化策略向混合策略,或者混合策略向收入最大化策略演变.3)网络外部性对制造商产品质量的影响效果与可变质量成本和零售商经营目标选择有关,网络外部性效应的增加并不总是使得产品的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过互联网集结起来的信息共享交流平台的网络社区日益普遍化,当前流行的BBS、博客、微博等都是这样的网络社区。在此背景下,利用网络社区模式进行产品营销无疑是一个巨大商机,已经有许多企业紧跟潮流,积极寻求网络社区营销渠道。本文将在深入分析网络社区产品营销模式的内涵的基础上展示一些较为成功的社区网络营销案例,并结合以上进行网络社区模式下IT产品营销的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络视频的消费行为特征,在正负试看效应下建立了考虑消费者学习成本和预期认知的网络视频平台收益模型,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平台收益和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当平台不提供免费试看时,若消费者学习成本较小,付费策略的收益大于免费策略的收益。当平台提供试看时,若学习成本较大,正负试看效应下平台提供试看的收益均大于不提供试看的收益。试看效应为正向时,若学习成本较小,平台应该选择付费策略;若学习成本较大,平台应选择试看策略;若学习成本适中且预期认知较高,平台应选择免费策略。试看效应为负向时,无论消费者预期认知和学习成本如何变化,平台均不会选择试看策略,但提供试看不一定为最劣选择。此外,当消费者预期认知较低且学习成本较小时,负向试看效应下的平台收益大于正向试看效应下的平台收益。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规模收益与产品差异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构造一个纵向产品差异化的两阶段模型(先决定产品质量再决定产量) ,研究了当产 品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时,其规模收益特征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差异度、利润、产品价格和需求 等因素的影响. 然后对产品的规模收益递增和递减两种情况作了比较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研究表明,当不考虑网络外部性时递减规模收益假设下产品的质量(不论是高质量还是低质 量) 都要低于递增规模收益情形;而考虑网络外部性时递减规模收益假设下的高质量要远大于 递增规模收益假设下的质量;递减规模收益假设下的市场需求都要低于递增规模收益假设下 的市场需求,这与产品是否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再制造产品市场化艰难和缺少旧件来源的问题,结合"互联网+"战略提出了促进旧件回收与再制造零部件销售的闭环营销体系;闭环的营销投入可以同时发挥回收努力效应(增加单周期合格旧件回收量)和多周期广告效应(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长期绿色认知度),建立了多周期的闭环营销投入水平决策和产品差异定价模型并得到了最优决策;结合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现状,针对无闭环营销、初级闭环营销、闭环营销策略升级三种模式展开算例分析和对比。研究表明:闭环营销可以显著提高供应链总收益,营销策略的升级应考虑到回收努力效应和多周期广告效应的匹配,针对长生命周期的产品,闭环营销策略应经常调整。本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及营销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非线性需求函数条件下产品存在网络外部性时,垄断企业采用对需求区间分段定价的方法进行二级歧视定价的策略。首先分析了单阶段垄断企业二级价格歧视的静态定价策略,接着给出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垄断企业分两阶段进行二级歧视的动态定价策略。结果表明网络外部性不影响最优需求区间分段单调递增的性质,但价格随网络外部性的增强而相应提高,且第一阶段的价格高于第二阶段的贴现值。  相似文献   

18.
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企业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胥莉  陈宏民 《管理科学》2006,9(6):23-3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经济中普遍采用的单一定价策略采用者正在逐渐减少,尤其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产业中,更多地采用歧视定价策略.针对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业中双寡头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选择行为,将传统Hotelling模型中外生的定价策略作为内生变量,分析了厂商对单一定价和歧视定价的战略选择.模型的子博弈精炼Nash均衡表明:当网络效应不存在时,厂商或者同时采用单一定价,或者同时采用歧视定价;当网络效应存在时,由于网络效应的影响,厂商选择歧视定价的均衡条件放宽,导致厂商采用歧视定价比单一定价更具有成本优势,从而增强了厂商选择歧视定价的趋向.另一方面,若消费者对产品特征的敏感程度加强,也促使厂商选择歧视定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O2O模式下线下旅行社(TO)与线上旅行商(OTA)在采取促销手段时的定价策略进行研究。首先根据促销成本的承担对象划分出由TO单独承担促销成本和TO与OTA共同承担促销成本这两种促销模式,然后通过纳什谈判确定销售佣金的定价策略,研究TO与OTA的谈判能力不同且双方承担的促销成本比例变化的情况下旅游产品和促销努力水平的定价策略。结果表明:当TO的谈判能力越大时,TO所需付出的销售佣金越小,促销的努力水平越高,销售价格越低,且TO的利润越大;而且,OTA的利润随着TO谈判能力的提高而下降。此外,通过对两种促销模式下TO的利润、OTA的利润以及整体利润的对比分析得出,应依据TO与OTA共同承担促销的这种促销模式下TO承担促销的比例来确定采用的促销模式。  相似文献   

20.
网络外部性与产品垄断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产品存在网络外部性时,垄断厂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如何分阶段提供产品并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以获得最大的利润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网络外部性可能会对消费者的预期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和利润.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构造一个两阶段的动态模型,分垄断厂商可以在不同的阶段提供同质产品和差异产品两种情形来分析了存在网络外部性条件下垄断厂商的动态价策略.研究表明,若垄断厂商在不同阶段提供同质产品,则第一时段的价格要高于第二时段价格的贴现值;若垄断厂商在第二阶段提供差异产品,则产品的价格会比没有网络外部性的情况下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