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雯 《理论界》2024,(2):8-1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基本理论视角与框架,以中国共产党家庭道德教育的历史实践为前提基础,以传统家庭德育文化的“双创”发展为内涵来源,以社会家庭建设的实际需要为根本发展动力,实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文化逻辑、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探究习近平家庭道德教育相关论述生成的逻辑理路,对于促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灯 《东岳论丛》2023,(9):21-32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海外利益保护工作,以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核心要义,以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基本要求,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作了关于我国海外利益保护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深刻阐述了作为发展重要关注点的“我国海外利益”和作为安全重要内涵的我国海外利益的“保护”的重要内涵;同时也详细论述了着眼重点地区、关注重点领域、抓牢重点环节的我国海外利益保护的实践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海外利益保护的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的价值理念,不仅是我国海外利益保护的行动指南,同时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我国海外利益发展、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安全、应对海外利益风险挑战、完善海外利益保护体系,对于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征程不断向前,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的重要论述是“两个结合”的重要成果。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新挑战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论述了新时代“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的“新变化”;齐家先要修身,“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加强个人的修身养性以齐家;国之本在家,要加强家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一体的建设。家国一体,国家富强才能家庭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家庭思想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思想建党话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建党理论和知识的话语呈现或外在表达,是新时代党建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思想建党话语百年嬗变、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及构建党建话语体系诉求是新时代思想建党话语的出场逻辑。新时代,党不断赋予思想建党话语丰富内涵,从功能定位、首要任务、思想武器、制度保障、价值旨归等方面建立起完整话语逻辑链。构建新时代思想建党话语,须在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建党重要论述为指导,加强思想建党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系统建设,推动话语传播及完善话语评估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际传播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做好国际传播工作需要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的指示,中国文博业作为重要的文化外交和人文交流机构,是重要的战略传播主体,需要在新的定位下构建其国际传播叙事体系。在战略传播视域下,构建文博业国际传播叙事体系需要在新的历史使命中思考叙事目标是什么、应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怎样叙事的基本问题。因此,应从逻辑起点、价值构建和话语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基于传播学构建国家形象传播路径的“ICON”(偶像)理论考量,文博业国际传播叙事体系构建有四条提升传播效能和精准度的基本路径:一是整合传播要素,二是进行语境化传播,三是创造有机的传播生态,四是创新传播内涵与方式。  相似文献   

6.
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完善国际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源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具体实践,具有以安全为基石、发展为内容、法治为保障、价值为纽带的结构特征.在习近平总书记网络空间治理的战略擘画中,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蕴涵了物质层面、治理层面、价值层面等多维度的关系系统,遵循“网络+政治”“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统筹发展的治理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国际关系旧观念的全面超越,为世界人民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互联网治理新秩序框定了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科学指导、党的自我革命的百年历史演变、发展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现实要求的三重逻辑而生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形成的系列党建话语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建构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以"四个自我""两个伟大革命""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为基本内涵意蕴的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新时代构建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我革命重要论述为指导、建立健全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体制机制、推动自我革命话语体系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一体化发展、加强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传播与交流等方面的路径遵循。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旨在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旅游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旅游事业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内涵深邃,形成了广涉经济、文化、生态、外交等方面的完备体系。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并不断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旅游事业发展重要论述的经济方面之要义,着力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层次并大力挖掘先进旅游文化的育人价值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旅游事业发展重要论述的文化方面之要义,把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旅游事业发展重要论述的生态方面之要义,以发展跨境旅游推动对外合作与交流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旅游事业发展重要论述的外交方面之要义。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媒体领域催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使舆论生态进入全媒体时代,并促使媒体形态、媒体传播渠道以及媒介终端等发生深刻变化。治边稳疆背景下,民族地区应适应新变化,顺应新发展,深刻明晰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同时,应针对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过程中认知、体制、人才、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顶层设计,提升行业人员认知水平,完善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打造一支掌握全媒体技能的全媒体人才队伍,增强民族地区人才供给能力,以加快民族地区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助力融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有效落地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责任观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指导下,结合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和学习生活实践,形成的关于青年责任观教育问题的思想结晶。以“五四”青年节前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10篇重要讲话(包括1篇寄语)为文本,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责任观教育的重要论述以赢得青年为逻辑起点,以教育青年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为逻辑中介,以实现“小我”融入“大我”为终极价值的内在逻辑,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创新党的青年工作,为培养新时代好青年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遵循。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视和加强共产党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坚持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要重视和加强共产党政治建设的这一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为什么要重视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什么是党的政治建设”和“怎样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为主旨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政治论断,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重视和加强共产党政治建设思想升华到新的境界。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断,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交通运输"大而不强"的客观现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交通运输理论与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交通建设的系列理论,多次对建设交通强国作出指示、提出论述,为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提供了思想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重点回答了新时代交通建设的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发展理念、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新时代建设交通强国,需要在发挥交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丰富发展和弘扬"两路"精神、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为谁办学育人、办什么样的学校育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办学育人”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形成了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保证和服务办学育人,构成了习近平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主题。该主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与逻辑延展,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主题的接续传承,抓住了办学的重大与核心问题,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创新和体系建设,提供了思想遵循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知行合一”在新时代的重要价值,将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知行合一”以新时代真“知”、真“行”、真“合”、真“一”的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行合一”重要论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认识和实践关系的理论,创新转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丰富发展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知和行关系的相关论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继续坚持知行合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引知行合一,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互动中推动知行合一,用自我革命保证知行合一,用人民至上标准检验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5.
着眼“两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洞察和把握互联网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关于互联网发展治理的精辟论述,形成科学系统的“网络观”。其核心要义囊括“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发展观、“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网络领导观、“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的网络清朗观、“牵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网络安全观、“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的网络赋能观、“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网络共赢观等,锚定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治理的逻辑起点。切实领会其精髓要义,有益于解决好和回答好中国互联网发展治理的战略性命题与关键性议题,并为推动构建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6.
网络空间治理是实现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治理工作,基于人类社会发展和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高度,深刻阐明了网络空间治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形成了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思想体系,科学回答了网络空间治理的逻辑起点、核心内涵和实施路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集中体现,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入研究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是新时期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指引,也是推动网络空间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全局出发,以战略的高度、系统的思维、科学的判断,从长远和世界的眼光论述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论述的出发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论述的着眼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论述的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论述实践路径主要包括,以弘扬优良家风和传承孝道文化为基础,做好老年人赡养工作;以创造美好生活和健康中国为主线,推动养老事业发展;以落实养老政策和实现幸福生活为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论述蕴含了丰富的时代内涵,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塑造构建现代党风政风文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尊老敬老为主线,以养老护老为依归,推动社会合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1))这一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425讲话”发表一年来,经济学界围绕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必要性、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塑造中国经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的理论品质、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原则、立场观点方法、基本逻辑框架以及具体举措等,  相似文献   

19.
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就是世界瞩目的“中国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结中国经验、作出重大决策与部署未来,从而揭示了“中国成功”的秘密,即以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成功”的动力是改革开放,“中国成功”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发展了“四个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国防与军队现代化等一系列现代化重要论述;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按照习近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勾画现代化的目标”等要求,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2020年有望如期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立根塑魂、正本清源,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行重要部署,形成了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导向,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道德建设的目标任务、理论内涵、现实挑战及实践路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根基,为新时代我国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