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罗素和詹姆士是两位富有影响的现代哲学家,他们二人之间有过激烈的思想交锋。罗素从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和现代分析哲学的立场出发,率先对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尤其是其真理观发起了猛烈的批判,直陈其理论缺陷和实践危害。詹姆士则对罗素用来探讨哲学问题的逻辑分析方法持坚定的排斥态度,认为它过于抽象和空洞,无以发挥实际作用。不过,罗素接受了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并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二人之间的思想交锋反映出新兴的实用主义思潮与英国经验主义传统之间微妙的关系,对现代英美哲学传统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伯特兰·罗素(1872—1970)是现代西方享有盛名的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罗素的国家学说,对当代西方的“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国家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用科学的态度对它作一系统的剖析,是很有必要的。一罗素国家学说的哲学基础,是逻辑原子主义和人性论“冲动说”。在罗  相似文献   

3.
罗素,曾自认为他在哲学上作出了两个重大的创造性贡献,即提出了类型论和摹状词理论。这两个理论对哲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有的外国学者所说的:“罗素关于确定摹状词(限定摹状词——引者)的分析可能比其他任何一个理论对分析哲学运动的进程的影响都要大。莱姆塞把罗素的摹状  相似文献   

4.
金岳霖作为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30、40年代已构建了哲学思想体系,尤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面卓有建树。他在代表作《论道》中构建了形上学体系,人称为中国哲学近代化时期的“新理学”;他在代表作《知识论》中将朴素实在论与康德认识论进行了创造性综合。新中国成立后,他追求进步,在学术思想上刻意论证推理形式有阶级性。他在最后一部著作《罗素哲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采取逻辑分析方法对罗素哲学进行了批判,作了构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金岳霖的《罗素哲学》没有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书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和阐发的一些内容值得深入研究。《罗素哲学》以感觉到时空位置作为主要标准,以科学命题作为次要标准,论证和阐释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以物质与物体的区分为独特视角,阐释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以实践和感觉相统一为理论基础,阐释了实践的特点、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方方面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一定的丰富与发展作用。但是,《罗素哲学》仍然有寻章摘句之嫌,且有苏联哲学模式的弊端。  相似文献   

6.
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现代西方各个哲学流派普遍关注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它着重从哲学角度研究哲学中的语言问题或者语言学中的哲学问题。根据语言哲学理论,以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1905年发表的著名论文《论指称》和在1919年发表的《摹状词》两篇文章为核心,对罗素的描述语理论的内涵进行评析,针对罗素的描述语理论提出了几点质疑与思考,指出罗素认为专名等于缩略的描述语的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旨在探讨语言哲学中的热点问题,即描述语的功能问题,以丰富语言教学理论,以哲学的观点指导语言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哲学界 ,张岱年是逻辑分析方法的积极提倡者 ,罗素、穆尔和金岳霖等人的逻辑分析方法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他。早在 2 0世纪 30年代初 ,张岱年就对什么是逻辑分析方法、逻辑分析方法的对象、逻辑分析方法与辩证法和直觉方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探索。同时 ,他又积极地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和自己的哲学思想创建中熟练地运用逻辑分析方法 ,来剖析中国哲学概念的含义和建立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 ,试图把逻辑分析方法和唯物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充足理由原则,即"没有什么东西无理由而存在"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近代理性哲学的历史走向,使莱布尼茨在西方哲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而且也对德国古典哲学、现代西方人本哲学和现代西方分析哲学与科学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对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叔本华和海德格尔体现出来的;对现代西方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罗素和卡尔纳普等人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伯特兰·罗素是二十世纪西方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创立了新实在论哲学,开创了逻辑分析哲学,对今天盛行于西方的分析哲学、科学哲学等思潮影响极大。罗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西方哲学史》、《辩证唯物主义》等著作里,他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陈述了他自己的历史观。罗素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及其历史观,代表了当代西方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的特征,因此,很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书刊简讯     
英国《哲学杂志》发表罗素专辑英国《哲学杂志》1960年1月号发表了“罗素哲学”专辑,共有三篇文章。奎因顿的“罗素的哲学发展”一文,评述了罗素近著《我的哲学发展》(该书主要内容可参阅本刊1959年9月号译载的一篇书刊评介:“罗秦近著:《我的哲学发展》”);莱裘斯基的“罗素描写学说的再考察”一文,认为描写学说在罗素的逻辑体系和哲学体系中占有极其显著的地位,并已成为近代逻辑的重要部分;孟罗的“罗素  相似文献   

11.
罗素的事实观是矛盾的:一方面,事实不是客观事物,事实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断定,表达形式是命题;另一方面,事实是客观事物,世界上的每一件事物就是事实。本文考察了罗素哲学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渊源,集中考察了罗素哲学的认识论体系,即:知识来源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觉,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熟知”和“描述”(摹状)等相关理论,从而得出结论:罗素事实观是其哲学认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实质是“事实本体论”。  相似文献   

12.
金岳霖在逻辑和哲学上都深受罗素的影响,在真理观上也是一样.他的真理观接近于罗素在逻辑原子论时期的真理观.他们探讨了有关真的一些类似论题,持有近似的哲学立场,如形而上学上的实在论倾向,认识论上的经验论,真理观上的符合论.但金岳霖的真理观不是罗素真理观的简单模仿、重述甚至抄袭,而有很多自己的特点和创新.例如,金岳霖强调真的如下一般特性:真是一种关系质,真没有程度之分,真不相对于时空,真不相对于知识类等,由此凸显真命题的客观性、可靠性和超越性;他论证了符合论在常识中有坚实基础,捍卫常识在哲学和科学中的地位,认为常识不可完全推翻,否定常识要依靠另一部分常识;他对质疑符合论的"主客内外"鸿沟说做出回应,提出一种认知主义事实观:事实是接受和安排了的所与,是基于所与之上的一种认知建构,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金岳霖是一位有深厚中西学养、独立思考、有原创性的现代中国哲学家.  相似文献   

13.
徐志摩1920年离美赴英求学的真正原因不是为师从罗素,而是想追随政治学家拉斯基.徐志摩最终没能够拜罗素为师,也不是因为罗素为了反战和离婚已经被剑桥大学"除名".罗素1921年是主动辞职离开剑桥,与反战和离婚无关.徐志摩于1920年10月与罗素建立联系,当时伦敦英国华人协会、剑桥邪学社分别邀请罗素夫妇发表演讲,徐志摩都是积极的参与者;由于徐志摩的穿针引线,梁启超的英文著作得以纳入由罗素担任学术顾问的"心理学、哲学与科学方法国际文库".徐志摩还著文研究了罗素的政治观、中国观,以及儿童教育思想,这些文章反映了徐志摩对罗素思想的认识及所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界划和整合科学与神学的学术归属和社会功能的基础上,罗素对哲学的实质、哲学的任务以及哲学的价值的基本观点作了独特的论述。在罗素的元意义理解中,作为"副品"存在的哲学,不仅具备意义世界的价值审视功能,而且富蕴理性思辨的理论反思特性。罗素强调哲学的分析方法功能,但并没有因此就使哲学降至逻辑分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罗素的《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中文版 ,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这是由段德智教授主持译校的 ,是对陈修斋教授生前未竟事业的园满完成。罗素的这部著作 ,可说是现代流传最广的莱布尼茨研究著作之一 ,这当然不仅仅因为它是这位分析哲学巨擎唯一的一部哲学史专题研究著作 ,而更在于它自身的独到之处。众所周知 ,莱布尼茨虽然是理性主义的集大成者 ,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哲学并未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 ,而是散见于其著作、论文和大量的书信之中。罗素在本书一开始就宣称 :“莱布尼茨的哲学 ,…… ,正如细心考察所表明的 ,却是一个异乎寻常地完整…  相似文献   

16.
由陈修斋及其学生段德智合著的《莱布尼茨》一书,1994年11月由台湾东大图书公司作为“世界哲学家丛书”中的一种出版。这是华人写出的第一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莱布尼茨的专著。莱布尼茨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最重要的世界级哲学大师,史称“德国哲学之父”,是西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对近现代西方哲学有深广的影响。康德、叔本华、罗素、海德格尔都曾对莱布尼  相似文献   

17.
分析哲学是现代西方最大的一个哲学流派。自罗素和摩尔在本世纪初倡导以来,它已有八十余年历史。其间虽有变化,但经久不息。三十年代前后,分析哲学以流行于中欧的逻辑实证主义闻名于世;到了五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衰败,分析哲学的中心转到美国,以实用主义的分析哲学代表了该流派的最新势头。当代美国最有声望的哲学家之一奎因  相似文献   

18.
莱布尼茨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不仅对近代西方哲学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而且还对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广的影响。他对现代分析哲学—科学哲学思潮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著名的数理逻辑学家和分析哲学家罗素实现的,而他对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则主要是通过意志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叔本华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海德格尔实现的。莱布尼茨的哲学并不是那种完全过去了的哲学。  相似文献   

19.
艾耶尔在《二十世纪哲学》一书中将现代哲学称为“证据研究”的阶段,同时他承认,的确有许多传统哲学问题已经被认清其本身是与语言问题紧密相关的……”在从前的哲学家手中,语言是作为一个表述工具来使用的;存在、思想或者意识是哲学思辨的主题,而语言之出现,只是因为它可以“说出”思辨的内容而已.但在摩尔、罗素、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现代哲学大师那里,语言本身上升到人类意识之本质的地位,语言成了人生存于世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成了人与世界溶合的一种中介.即使是那些打着回到传统哲学的旗号的理论,也把语言当作一种人类意识的形式来讨论.如新黑格尔主义者克罗齐把语言学  相似文献   

20.
自一九○三年罗素和穆尔发表他们的最初几部主要著作以来,英国的哲学一直存在着一种连续性。人们通过所有各个差异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哲学当作一种评论的活动来看待的。这种看法虽然不是从罗素和穆尔对哲学最初的见解中得出的,但却是他们强烈反对绝对唯心主义的结果。这种绝对唯心主义在十九世纪末曾在英国占过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