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再论金代铜镜刻款及相关问题田华,邱玉春笔者曾撰文就金代官府检验铜镜而刻款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论述①,但各类款涉及的较少。为使同仁更详细了解金代铜镜刻款的概貌和进行深入研究,我们搜集了至1994年底已发表的刻款、铭文200余条,现就金代铜镜刻款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1976年,在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南40余里牡丹江畔的达连河公社晨兴六队,出土一颗金代的谋克印。印面篆书“哥扎宋哥屯谋克印”,印背左右凿字两行,左作“少府监造”,右作“大定十年正月”。铜印左侧刻有楷书边款,文作“系宋哥屯谋克下”。大定为金朝第五个皇帝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大定十年为公元1170年,上距阿骨打建金55年,下距蒙古灭金64年,这是一颗金代中期的官印。金代的官印一般由尚书礼部铸造颁发。少府监“掌邦国百工营造之事”,其下有尚方署,掌造金银器物。官印多由金、银、铜为之,故少府监间亦有铸造官印之事。传世的金代官印,有一部分是由少府监制造的。  相似文献   

3.
金代的人口与辽、宋时期相比有很大增长。民族间的大调动与大迁徙,使金代人口的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作者以丰富的史料从人口的结构、增长和布局几方面对这一变化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金代户籍管理的政策与措施进行了研究,认为:在金代确立的对多民族户籍管理的制度与经验,对后来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学问》2010,(2)
辽宁省大连地区遗留下来的辽金佛教遗迹,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佛教及其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复州永丰塔可以正名为宝严寺塔;庄河市仙人洞千佛洞石造像的起始年代应为辽金时期;普兰店市北部的一塔应建于辽代中晚期,二塔应建于金代;有确切纪年的望海寺摩崖造像极为罕见,对于研究金代佛教的传播和造像艺术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奚又称库莫奚,始见于《魏书》,历经魏、晋、南北 朝、隋唐,到辽代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大的民族共同体。据 《辽史·百官志二》记载,辽代的奚六部与契丹五院部、六 院部、乙室部合称为四大王府,为“大部族”。奚族归附金 代后,又被编入猛安谋克,这是各部按地域的又一次划分。本 文主要探讨奚族归附金代及金代奚族猛安谋克分布、演变及 特征等问题。一 辽代奚族主要分布在中京道地区,即金代的北京路地 区,当为今河北省承德地区、辽宁省朝阳地区西部和内蒙古 赤峰地区(原昭乌达盟)。在金国建立时,征服奚族也是开 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一项重要作战…  相似文献   

6.
辽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南面官系统中的重要机构之一翰林院是仿照唐朝制度设立的,其性质也基本同于唐翰林院,即院官分为翰林学士与翰林画官、医官等两大系统。前者“掌天子文翰之事”,属于秘书人员,后者各以其一技之长侍奉君主,属于技能之士,二者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迥然不同。本文试就辽代翰林院的机构设置、职掌、人选等进行探讨。一、机构与人选由于史料的缺乏,辽翰林院设置的具体时间不详。就笔者迄今所见,辽朝最早的翰林学士当数磁州人张砺。张砺原为后唐翰林学士,团柏谷(今山西…  相似文献   

7.
金朝与中国史上其他北族朝代同样是种复合体制的朝代,即“胡汉”杂揉的多元文化的时代,除女真本族与北族传统的社会文化外,还有汉族社会与汉文化的影响.金朝及其他北族朝代和汉族与汉文化间的关系始终是历史上的重要课题.以金朝而言,不但是继辽及北宋所建之国,而且更进入淮河以北的中原之地,北宋华北深厚的汉族社会基础及文化无疑是促成女真“汉化”的主要因素.汉族传统学术文化与北宋型学术文化是金代不论北族或汉族都共同所接收,则金人对所承绪的社会、文化如何看待?对异代前朝的看法如何?是个被忽略但应颇值得探讨的问题.就笔者所见,金人对辽、宋的政治、社会等史事极少提出看法,而谈论多在于汉、唐时代.对于北宋士大夫倒有些许看法,但其看法在于文化学术方面,而又以文学为主,这是颇为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8.
古城辽阳在清朝以前一直为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三次被称为东京,一是辽代,二是金代,最后一次是在明末清前的后金时期。在辽阳市东郊,有一个新城村,整个村落为一座古城的遗址,这就是著名的清“关外三都”之一,后金时期第二个都城—东京城。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发给从中央到地方的王,侯、相直至两司马包括个别外国人的各级官员实授或虚设的职务及爵称权柄符—官印,是太平天国政权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太平天国官印的研究,对于从正反两面了解太平天国官制军制的发生发展,特别是后期的变化得失,从而洞察这场运动的性质和成败,当有裨益。太平天国官印始颁于何时? 据《贼情汇纂》卷十一载,太平天国“举事金田,凡紫荆山附近藏匿党羽,皆出归附,于是群贼大会,置伪官,制伪印,立军制”。金田起义后,钦差大臣赛尚阿亦称:“金田逆匪自称太平天国,确有历次所获犯供及伪文伪印可凭。”可见金田起义前官印已颁行,而且是做为整个组织准备物质准备中的一个环节而出现的。次年军抵永安,洪秀全又“封派各贼伪官,封杨秀清为东王……,制造伪印”。说明此时已确立由中央颁发官印的制度。建都天京后,设立了专门机构——“镌刻衙”,置典镌刻四人,主刊刻诏旨书籍,兼雕木质官印。有“镌刻营”一军,皆刻字匠,按军制编组,有“将军以下正副各伪官、典官、属官,每军一千七百十五人”。  相似文献   

10.
<正> 房山县石经山本名白带山,又名(?)题山,自唐以降,屡有石刻佛经瘗藏其中,故又名石经山。山麓有寺,名云居寺,始建于北朝,兴盛于隋、唐、辽、金时期。各代时有损坏,也屡有修葺,已历千余年。寺之东约三里许为石经山主蜂,海拔五百余米,山腰有著名的藏经洞,由南而北二列横置,鳞  相似文献   

11.
关于啥尔滨名称的由来,历史上众说纷纭,曾有俄语的“大坟墓”、蒙古语的“平地”、满语的“晒网场”等多种解释。近日出版的《哈尔滨考》一书中,关成和先生认为,哈尔滨这个词既不是来自俄语,也不是来自蒙古语和满语,而是金代“阿勒锦”村的音转。早在公元十一世纪,满族先祖女真人就称这里为“阿勒锦”。“阿勒锦”作为哈尔滨的最早名称,至今已有八百八十多年的历史。由“阿勒锦”最终音转为今日的哈尔滨,关先生认为是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其依据为是年官印的《黑龙江舆图》上标有“大哈尔滨”的字样。并认为哈尔滨一词“从此即成了该城名称的定译”。关先生的考证,已为多数人所接受。近日,笔者在整理清代《黑龙江将军衙门档  相似文献   

12.
金代诗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处在承北宋而启元的一个重要阶段。据文献记载,当日的金源诗坛,也曾风光无限,“人文蔚起,制作炳然”。只是由于战乱、兵火、民族偏见等诸多方面原因,造成金代文献的大量毁灭和散佚。长期以来,金代文献研究整理工作未受到应有重视,而这种基础工程研究的滞后,无疑直接影响到理论研究的进展,影响到人们对金代文学、文化的正确认识。最近,令人欣喜的是,在金代文献整理研究领域里,薛瑞兆、郭明志潜心耕耘多年的学术成果《全金涛}),终于出版问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前所未有的鸿篇巨制,以相当…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代的畜牧业,在其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女真族“旧俗无室庐,夏则出随水草以居,迁徙不常”(1),以畜牧为主;建国后又因“马者军旅所用”(2),畜牧业不断发展,牧政渐臻完备,大致渡过了原始游牧和定居游牧的两个阶段。金代的畜牧业,不仅是其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对辽和南宋的战争以及交通驿道方面,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过去史书记载历史上北方民族,多为契丹的官民牧事;时人学者也往往认为女真族“多事农耕”或“牧政不修”。故拙文拟就史籍散见的记载,结合近年出土的文物,略述金代女真族畜牧业的发展和相关的一些牧政。 (一…  相似文献   

14.
再论绰尔城(塔子城)历史地理诸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绰尔城为今黑龙江省境内第三大古城。近三十年来,随绰尔城内外及地面上下出土文物日丰,以文献与考古互证的方法,探索绰尔城沿革之谜者,日增其人。兹以时间先后为序,胪列诸家之说于后。 有清一代称塔子城为“绰尔城”,全不知其为何代何城,事载《清一统志》及张穆 《蒙古游牧记》。本世纪三十年代金毓黻先生推测其或许为金代新泰州(即辽长春州),语见所著《东北通史》①。五十年代罗继祖先生撰《跋黑龙江泰来县塔子城出土辽大安残刻》一文。指出因有“大安刻石之出土”,“可证泰来县在辽时为泰州辖境”②。由于受到前辈学者的启发,参以数度往绰…  相似文献   

15.
金代的交通及其管理崔广彬交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标志之一,交通运输情况反映着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交通是国家维系其有效统治、进行商业贸易、社会运输、外交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和保证。笔者就金代交通中的邮驿、交通运输工具及漕运与海运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学问》2015,(3)
吏员出职是金代官员来源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央政府吏员的出职,充实了金朝政府的官僚队伍。金代不同时期吏员的出职情况,因所在部门、吏职不同而各异。通过对中央政府吏员出职情况的考述以及对其考满期、重新出职及出职最高秩限的考察可知,金代吏员有出职的制度保障,且出职后再升迁无最高官品的限制,甚至可以升迁至宰执。有金一代,中央政府部门吏员的出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对金代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少数民族政权选官制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明代旧题李攀龙《唐诗选》及相关书在中国和日本都有广泛的传播,版本众多,中日学者围绕《唐诗选》所展开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涉及到版本辨伪,重版类版.影响研究等多个方面。研究向前推进的同时也看到无论是文献的收集整理还是在此基础上的文学思想研究.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8.
“宰执”即宰相和执政官,是金代黑龙江地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丰富的史料,从“宰执”的成分、构成、素质等问题入手,较全面地阐述了金代黑龙江地区女真人上层汉化的过程及其特点。指出,金代黑龙江“宰执”都出自女真族,以中原文化为主兼习女真、契丹文化而形成了具有金朝统治特点的“宰执”。  相似文献   

19.
八里城遗址     
八里城遗址位于黑龙江省肇东县四站公社西南三公里,为金代古城。呈正方形,周长八华里,故称“八里城”。有四座瓮门,城墙外缘附有马面(亦称土堞),四隅设角楼,城墙均为版筑,外有护城河。城内出土大量金代铁器和宋代货币,其中铁器有刀、矛、镞、铡刀、铧、马蹬等七百余件,对研究金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性质有着重要意义。从古城建筑和出土文物判断,该城是一  相似文献   

20.
《李多祚墓志》《李承嗣墓志》及《大唐故杨夫人墓志铭》对于补正和理清李多祚籍贯、参与神龙年间的政变等事实细节颇有价值。据墓志及传世文献所载,可推测李多祚籍贯为盖牟城,其家族于贞观十九年(645)入唐。自地方入长安后,他为唐王朝四处征战,并官至右羽林大将军。神龙年间,李多祚两次参与宫廷政变,其个人命运也随政变的结局而大起大落。此墓志在反映李多祚相关信息的同时,也凸显睿宗、玄宗对朝野政局的调整与掌控,得以窥见8世纪初唐政变之原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