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当前,已到了世纪之交的门槛,对20世纪的研究已经或即将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可以预见.当人类社会正式跨入ZI世纪时.对一个完整的20世纪的学术关切将会继续升温。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研究目前正处于一个新起点上。 为了推进20世纪世界历史的宏观研究,交流和切磋新的研究思路,由中国史学会东方历史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联合发起.举办了“20世纪的世界:回顾与思辨”系列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等单位的30余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与会者围绕20世纪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资本主义与世界体系、民族主义与世界体系、全球化趋势与世界体系的走向等问题展开讨论.从世纪末的认识高度,对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现象及其本质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称得上是现代意义的研究并取得长足进展,那还是本世纪以来的事。20世纪是中国学术近代化的时期,是现代学术启蒙和发展的时期。这个世纪既承继了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特色,又显示了中西学术文化交融的过程;既展现了变革的成果,又显示了新的走向。因此,在本世纪即将过去,新世纪叩门而至的今天,回顾一下我们这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历史,总结得失,展望未来,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为此本刊邀请复旦大学中文系四位博士研究生作了这个笔谈,就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及学科重点问题发表他们的看法,以期共同担负起我们的学术责任  相似文献   

3.
理性:20世纪中国史学的内在基础雷戈按照传统的历史定义,20世纪作为一个整体,正在逐渐成为历史;同样,20世纪的历史学作为一个整体,也正在逐渐成为历史。但我们所要讨论的只是20世纪的历史学。我们首先提出的问题是:20世纪的历史学作为一个整体,有没有一...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使用的20世纪世界史教材和著作层出不穷,但佳作甚少。各种版本内容大同小异,学术质量大多是低水平重复。令人欣喜的是,金重远先生主编的《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Zop年3月出版。这部在新旧世纪更替之年问世的史学著作,从外观到内容设计都具有独特的创意,其学术见解则似夜空繁星闪烁着智慧之光。它的面世标志着高校史学专业世界现当代史教材质量的更新换代,更是学术研究的质的飞跃。 此书的外观首先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由于种种原因,以往的世界史教材一般不注意外…  相似文献   

5.
面对现代化挑战的压力,重新认识中国,关注中国社会的走向,是20世纪中国史研究的一个突出的主题。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史学是从整体上反省和检讨中国全部历史,探索中国发展前途的现代思想运动的一部分。史学前贤个性迥异的学术创造,表明同出于对中国现代命运的忧患,历史学家的应答呈现出多元选择的复杂格局。20世纪史学正是源于这种多元的内在紧张,才显得特别耐人寻味。一旦这种紧张因外在或内在的原因消失,史学也就会失去它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的现代学术思想与20世纪中国思想史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02年梁启超新民说的提出,实为对世纪中国思想史(Intellectual History)之起点;作此结论,一方面是因为他以会通中西的治学方针,冲破中国旧学经、史、子、集的学术体系,而在西方新学的学科结构中开创中国人的新学术,同时更因为他将中国放入20世纪民族矛盾的格局中,完整地提出了民族民主主义运动的历史性任务,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纵观任公一生的学术活动,他既主张学术自由,也主张学术必须为社会的现实运动服务,这两者的关系成了纠缠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死结”;而就其学术思想的内容来说,他在政治上信仰民主主义,经济上信仰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领域则信仰融合了西方进化论和儒、墨、道、佛诸家的新自由主义,在此自由主义中人文主义因素又重于科学的因素。这种驳杂而富有生机的思想不仅导致了他本人在政治运动中屡屡失败,同时又受到20世纪中国各主要政治派别的批判。不过,历史却让这双推开了新世纪学术之门的手以其隐密的方式“骚扰”着批判者的心灵,而直至今日,向着21世纪前进的政治家仍在咀嚼着他的思想果实。这或许是对世纪中国思想史最为隐密、最为复杂的发展线索。而稳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是梁启超精神成果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7.
倡导20世纪中国美学的学术史研究,正是为了突破一般理论史叙述仅注重概念的逻辑演绎和史料学意义的局限性,着重强调美学进程的“思想整体性”和“文化联系性”,强调美学理论、美学观念及各种美学问题的学术建构方式和历史─文化规定性,在学术史范围内“重构”美学的历史价值。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史研究的重点,在于从学术建设的整体过程来确定美学的学术意义和地位,从美学发展与中国人文学术演进及其规律的历史关系来整体揭示中国美学的百年学术构造,以文化考察的立场来重新认识和确定20世纪中国美学的历史结构。  相似文献   

8.
费振刚 《晋阳学刊》2003,(1):110-112
20世纪的《诗经》研究,在19世纪中叶以来“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传统的以经学为主体的学术格局被打破,在中西不同的学术理念的碰撞中,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其中20世纪30~40年代闻一多先生的《诗经》研究,引人注目,并对以后的《诗经》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直到今天。闻一多先生对于《诗经》本来有着一个全面研究的规划,但由于他竟以48岁的盛年而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暗杀,使他不能实现这一规划,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但反动势力的屠刀无法阻挡历史的前进,也不能阻挡学术的发展,“‘一个人倒下去,千百万个站起来。’在革命工…  相似文献   

9.
《文史哲》1995,(6)
世纪之交的哲学探索(笔谈)编者按:20世纪的帷幕将要落下,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世纪之交的历史转折时刻,探索世界观和人生观、追求人生自由与价值、关注人类终极关怀的哲学,将走向何处?这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山东大学哲学系今年暑期召开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0.
开展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思潮研究萧功秦一在中国历史上,从20世纪前夕到此后20年,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在西方挑战的持续冲击下,在民族危机所引起的强大生存压力下,中国人开始自觉地通过体制创新来谋求国家富强,此后中国便进入大规模变革的历史时代。人们...  相似文献   

11.
世纪转折时期的历史见证——论90年代中国影视文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世纪转折时期的历史见证——论90年代中国影视文化尹鸿90年代以来的这一时期,对于中国历史来说,不仅是公元纪年意义上的世纪转折,同时也是经过20世纪一百年艰难求索以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世纪转折,因此,处在这一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既是这一特定时期的...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世界性文化冲突的聚光镜──试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文化意义丁东不论是西方古代的《十日谈》,还是中国古代的《金瓶梅》,围绕它们的禁与放而引起的风波,都是当代人怎样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更能反映20世纪风云激荡的,还是20世纪本身的官司。在性...  相似文献   

13.
论20世纪资本主义的整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行将到来的今天,人们普遍关注对于20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准确历史定位,它关系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科学的繁荣,关系到21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无庸讳言,一个时期以来,对于20世纪资本主义和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定位的估量,某些见解偏离了历史现实,离开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笔者认为完整准确定位的关键在于坚持实践第一和社会生产力标准,在于加强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整体研究。本文就20世纪资本主义的整体研究问题发表一管之见,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加强整体研究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王桂琴由中国现代史学会、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等七个单位联合主办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现代史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于1...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末古典文学研究态势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末古典文学研究态势的历史回顾赵敏俐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最伟大变革的世纪,20世纪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也完全建立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意味着当代中国人对几千年的传统文学有了不同于过去任何一个世纪的认识,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即将成为历史,新的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总结经验,展望未来,设计新世纪社科战线新的蓝图,很有意义。21世纪,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将面临着什么样的形势,将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想就此说一点看法,以就教于同行和广大读者。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社科界进而也是全党全社会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必然受制于全局,受制于总的形势。21世纪的形势,是20世纪形势的继续和发展,它既具有20世纪的基本方面,又会在新的形势下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和特点。在新的形势下面,我们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将会…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与霸权     
新近读了唐袅同志所著《科技属于人民》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以下引文只标页码),作者运用大量有说服力的资料,对20世纪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并对资本统治的科技霸权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读后受益非浅。作者在书中指出:“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取得最辉煌成就的世纪,是科技突飞猛进,为人类发展插上翅膀的世纪。科学技术在这一百年中的成就远远超过19世纪,甚至超过过去几千年。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意义上,20世纪是一个科技的世纪。”(第45页)科…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即将辞别20世纪,迈向21世纪的时候,回顾20世纪峥嵘岁月,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0世纪是人类社会风云变幻的世纪。100年来世界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到了帝国主义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帝国主义为了掠夺殖民地和原料产地,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正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奴役,才使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经受了锻炼和考验,与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英勇顽强和艰苦卓绝的斗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给世界人民的反抗斗争指明了方向,为他们树…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20 世纪终结、全球化时代来临: 人类在这个世纪之交面临一个多重历史演进的聚合点。从最近的重大历史变革回溯, 我们会发现冷战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欧美大国传统的霸权之争的继续、顶点和终结。20 世纪是充满战乱、灾荒、革命和反动的世纪, 又是世界现代化进程全面铺开,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亚非拉各民族的现代化努力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世纪。中国在20 世纪终于从睡梦中醒来,实现了急剧的历史变革,通过辛亥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三级跳”, 跃进到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主流中来。中国与西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将是21 世纪历史演变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百年风云的信史《从马克思到邓小平》评介刘井山再过几年,20世纪即将过去。20世纪是不平凡的世纪,其中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但最重大的、对人类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这一世纪和社会主义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本世纪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