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十六大”以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陕西伞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礼会为目标,以实现更好更快跨越式发展为主题,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十五”规划目标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开局良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陕西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完成了“十五”规划确定的各项战略目标,“十一五”规划开局良好。经济总量大幅提升,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3.
林楠 《四川省情》2010,(6):23-24
川渝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更是国家西部大开发规划的重点开发区。成渝经济区规划以“十二五”末为近期、2020年为远期,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叶青 《四川统计》2010,(4):28-28,27
川陕渝10年西部大开发形成的基础,能源电力的保障,以及西部潜在的市场,为“西三角”打下了成为发展潜力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增长极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叶青 《四川省情》2010,(4):28-28,27
川陕渝10年西部大开发形成的基础,能源电力的保障,以及西部潜在的市场,为“西三角”打下了成为发展潜力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增长极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工业强省战略背景下的四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十一五”规划即将实施之际,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在全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经济发展思路。这一战略的提出为四川进一步利用好西部大开发等机遇、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对全面完成四川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各项目标也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统计与社会》2006,(3):13-14
以实施“十一五”规划与中国西部新战略机遇为主题的中国西部论坛4月23日在桂林举行。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会长黄璜、名誉会长赵延年、常务副会长李北海、副会长程路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刘奇葆、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许柏年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的专家、学者和各地代表,就进一步建立健全西部人才成长和创业有效机制,促进西部建设快速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东西部的不均衡性,这表现为东西部经济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目的就是推动西部发展,缩小东西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没有详细的规划是不可能下好下活这盘棋的。“西部大开发”一个首要步骤就是了解西总和 省份目前的经济情况,因此,我们在此利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西部各省份的综合经济实力加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十五”时期,海南州委、州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下,经过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州经济社会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全州完成地区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达历史最高水平。同时,省内外一批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陕西以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为目标,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壮大优势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迎来经济总量迅猛扩张,持续高速增长的黄金发展期。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在投资的强势拉动、工业的强力支撑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济总量迈入万亿俱乐部行列,经济增速名列前茅。“十二五”伊始,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家以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改善民生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政策为“十二五”发展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十五”计划是我区进入新世纪实施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也是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全力推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克服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利影响,抢抓机遇,振奋精神,务实苦干,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十五”期间,自贡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好机遇,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实施“三大改造”、“五大工程”,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五”期的五年,是自贡历史上发展最快、取得成绩最大的五年,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面貌明显改观。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十五”期的发展,增强了自贡综合经济实力,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期间,自贡市将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  相似文献   

13.
“十五”时期,化隆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开拓创新,团结奋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是化隆县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至“十五”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41亿元,年均增长22.01%,财政总收入达到4196万元,年均增长14.0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19万元,年均增长15.28%。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360元,年均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98元。年均增长17.94%,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15%提高到“十五”末的25%。各项指标的超额完成已成为化隆县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已初步构建了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资源特色的县域发展格局,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更加明确地提出“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从“积极”到“深入”再到“优先”,对西部大开发的地位不断强化,这是统筹区域发展的新起点、西部地区跨越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5.
徐洪 《青海统计》2004,(12):5-7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和推动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在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对于抢占西部大开发先机,加快青海工业化发展,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情》2007,(11):62-62
“十五”时期,巴塘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县委、政府结合巴塘的实际情况,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契机,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坚定不移的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科教为动力,农业为基础,矿产业为龙头,林果业为支柱,效益为目的,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经济发展战略,把扶贫越温和加强发展作为主题,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7.
《青海统计》2005,(7):10-11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五”任务、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在国家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我局召开上半年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对全年发展情况作出预测判断,是更好地发挥统计职能、服务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参加会议的人员,既有统计系统的同志,还特别邀请了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光临指导。  相似文献   

18.
陈智 《四川统计》2014,(1):48-48
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首位城市,也是我国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呈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尤其是当前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和成都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等一系列机遇。来自海内外的投资者、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概:“其它城市仍在热身,成都早已开始狂奔。”  相似文献   

19.
在世纪交替的历史时刻,江总书记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第一次科学地、辩证地把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做出了新的、科学的概括。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和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强力实施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为青海经济的大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和难得的历史机遇,也给我们平安县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要全面实现县委、县政府“宫民、强县、升位”的总体目标,就必须高度放深入研究农村经济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0.
广西南丹县地处大西南入海的咽喉要道,是我国有色金属重要产地之一,也是“滇桂黔喀斯特地貌”典型贫困区之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南丹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而南丹的全面、快速发展,对整个西南地区的山区贫困县来说,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和重要的区域影响作用。因此近期贵州省对县一级规划发展方面提出了“北学桐梓,南学南丹”的口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