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鑫 《中国民族》2010,(3):16-21
她曾是一名歌手,30年前,还是一名高中生的她,凭借一副好嗓子出道,成为台湾歌坛的玉女歌手;她是琼瑶“御用”的清纯女明星,20年前琼瑶两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婉君》、《三朵花》中,有她含蓄柔美的笑颜;十多年前,她获得李安导演的赏识,出演电影《喜宴》,一时间赞誉不断。那时候,她还叫做金素梅,名如其人,仿佛一株原本暗自芬芳的梅树,一不小心,枝头盘延出墙头,引得人世间一片暗香浮动。  相似文献   

2.
琼瑶是个成绩斐然的作家.琼瑶小说的成功自然有许多因素,她小说语言中的古典韵味就是其中之一.琼瑶许多小说的书名和灵感,都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词,通篇都有诗一般的韵味.  相似文献   

3.
智慧的美丽     
虹莲 《民族论坛》2004,(12):1-1
那天晚上看王小丫的《开心辞典》,我流了泪。" 这不是一个煽情的节目,大凡不再爱琼瑶阿姨和金庸大侠的人才会喜欢,因为有一种真实和聪明在里面,还有那份期待和紧张。" 是那个人感动了我。他的家庭梦想都是为别人,几乎没有自己一件东西。他有个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王小丫问,那你怎么给你妹妹送去?他说,我再要两张去加拿大的往返机票啊,让我的父母去送,他们想女儿了。听到这儿,我就有些感动,作为儿子,他是孝顺的,作为兄长,他是体贴的,这是多好的一个男人啊。" 主持人也很感动,她…  相似文献   

4.
马桂花和她的回族小学许圣义她,50多岁,中等身材,黑里透红的面庞,衣着朴素,说话慢悠悠略带腼腆──一个普通农家妇女形象。十几年来,《南阳日报》、《河南日报》、《农民日报》等报刊都多次刊登她的事迹。她叫马桂花。相传东坡回民是在清初逃荒而来的。这里地瘠人...  相似文献   

5.
塔热·次仁玉珍,西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西藏民俗》杂志主编、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正式代表,著有《藏北民间故事》一书。 老人们称她为格萨尔魔国女猛将“阿达鲁姆”,青年们称她为“双枪老太婆”;她叫她的敢死队员为“兄弟”,她的敢死队员叫她“哥们儿”。90年代初,她骑马挎枪,英姿飒爽,大智大勇地指挥了一支队伍勇闯无人区——  相似文献   

6.
二十三岁的独舞演员古丽巴哈尔·司迪克,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舞台上,为人们表演了乌孜别克族的《铃铛舞》。腕带手铃跳的舞蹈,那清脆的铃声,在人们心中唤起喜悦的波澜……这位年轻维吾尔族演员的表演,受到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古丽巴哈尔·司迪克虽然很年轻,但从事独舞、领舞已经有好些年了。七四年,她排练独舞《牧羊姑娘》;七五年,她主演三人舞《前哨擒敌》;七六年歌舞团出访亚非国家,她表演的《牧羊姑娘》和《采雪莲》获得外国友人的好评;在去年的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中,她表演的独舞《泉边》荣获一  相似文献   

7.
梁黎 《中国民族》2012,(Z1):100-103
她只演过《阿诗玛》和《五朵金花》两部电影,却在中国亿万观众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两部电影获奖无数,给她带来莫大的荣誉,也造成她一生的悲剧。1970年,云南省歌舞团的舞蹈演员杨丽坤,因为精神错乱,住进了医院,这一年她28岁。此时的杨丽坤虽然曾经拥有巨大的声誉,但是,在以后的  相似文献   

8.
她是一位成名较早、造诣较深、影响较大,一生有着许多精彩故事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作为京剧旦角演员,她曾与京剧老生中有着“南麒、北马、关外唐”美誉的麒、马、唐派创始人周信芳、马连良、唐韵笙同台演过戏她不到18岁就灌制过唱片《四郎探母》、《连环计》,在无声电影《梨园外史》中担任过女主角(当时中国有声电影还没问世);苟慧生是她的好朋友,方荣翔喊她义母,言慧珠与她姐妹相称,童芷苓第一次演出穿的是她的宫装;她给少帅张学良唱过戏、随李先念同志出访过蒙古国……  相似文献   

9.
陈真 《民族论坛》2005,(5):34-36
深圳知名音乐家袁文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走进当年红军长征所经过的红原草原采风时,一个很特别的小女孩误撞入了她的镜头,并因此而使她成为了全国摄影大赛特等奖获得者。为了感谢这位成就她灵感的小女孩,袁文莉决定将5万元奖金捐给小女孩,于是,音乐家踏上了漫漫寻访之路……红色采风,高原天使成就音乐家摄影大奖袁文莉是深圳市著名的音乐才女,她创作的歌曲《永远的小平》曾被100集文献巨片《邓小平的故事》选为主题歌;音乐作品《亲亲祖国》作为国庆献礼歌曲曾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播放……袁文莉不仅有才而且有德,她是“深圳关爱行动”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藏族史诗《格萨尔》在世界多民族史诗中篇幅最长、影响极广、哲理最深、文化内涵最丰富、生态理念最突出……加之她又是唯一一部活形态史诗,认识价值最高,从而对她的研究已形成一门新兴学科——国际《格萨尔》学。  相似文献   

11.
刘莎莎 《中国民族》2012,(10):14-20
《孔雀》之后,杨丽萍将告别舞台。对于即将离开的舞台杨丽萍表现出无限眷恋:"你们很快就看不见我了。这个世界转得这么快,很快你们也会忘记我。舞蹈给予我太多,有来世,我还跳!"她,娉婷袅娜,是舞台上光华灿烂的孔雀公主。她,花颜月貌,年过50依然延续着人们心中的不老传奇。她,真我本色,挎一只竹篮子参加某世界一线奢侈品牌的公开活动。她,就是白族舞蹈艺术家杨丽萍。1986年,杨丽萍以《雀之灵》名动天下。26年之后,2012年春晚她再次以《雀之恋》惊艳世人。2012年8月23日,由杨丽萍创作、主  相似文献   

12.
于淼 《中国民族博览》2016,(22):208-211
一部辉煌《大地》使赛珍珠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大地》一经发表便成为世界公认最优秀小说之一,使她一举成名.  相似文献   

13.
一部辉煌《大地》使赛珍珠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大地》一经发表便成为世界公认最优秀小说之一,使她一举成名。  相似文献   

14.
说起《民族团结》,与我还真的十分有缘。每与人提起她,总有一种熟识感和亲切感溢于言表。她的强烈的向心力,有时甚至让我自以为是其中一员,归属意识竟那么的浓烈。这大概是另一种“熟人效应”吧。我是1985年走出校门的一个青年民族工作者。初识《民族团结》,却是在1982年。作为民族院校的一名大学生,班主任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几种刊物,其中之一便是《民族团结》。老师说,由于她的政策性、资料性、知识性和生动性,是我们民族工作者的“日用必需品”,也是做民族工作的向导。于是我便欣然自费订阅了《民  相似文献   

15.
一、故事的比较探讨《格萨尔地狱救妻》篇是藏族名著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终结篇章。故事概要是说: 格萨尔王赴汉地之际,爱姬阿史那·佗女(出身子突厥族某部、能征善战并一直伴随萨格尔王冲阵摧敌的一位女性首领)体衰身亡。临终前,她忆起狮王唯独对她说过的  相似文献   

16.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特级教授、法国科学研究中心东亚语言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徐丹的《唐汪话研究》一书,作为"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中的一部著作,于2014年7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此前,她曾三次赴唐汪作过调查,并于2011年、2013年先后在《中国语文》《方言》上发表了《唐汪话的格标记》《甘肃唐汪话的语序》两篇论文,  相似文献   

17.
瑶族《过山榜》,又名《过山榜文》、《榜文》、《白箓敕牒》、《天皇敕书》、《过山牒》、《榜牒文书》、《评皇券牒》、《评王券帖》、《评王券榜牒文》等。她是操“棉语”的瑶族人民保存的一种汉文文书。她比较详尽地记录了瑶族的起源、迁徙、习俗,以及瑶族人民开发山区所享有的种种权利。她是研究瑶族历史与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文献资料。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搜集到的《过山榜》达129余篇,湖南有69余份,占50%左右;广西40余篇占33%左右。其余有广东、云南,以及泰国、越南、美国等。瑶族史学界向来重视对《过山榜》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从整体上讲对《过山榜》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所以,1986年在香港召开的第一届瑶族研究国际研讨会上,将《过山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古代藏族妇女的光辉典范──论《格萨尔王传》中的珠牡马学仁在著名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塑造了一位典型的藏族妇女形象,她就是《史诗》中的第二号人物,格萨尔王的爱妃珠牡。作品通过她对格萨尔忠贞不渝的爱情、军事上的杰出指挥,以及对岭国山河的热爱,和尊老...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博览》2001,(4):31-31
张涓,一只满怀痴情的“精卫鸟”,在鲜花和喝彩声中悄悄隐匿,在名利的背后满世界地寻找生命与梦想的绿洲。她披星戴月,不知疲倦地衔着青青的树枝,也衔着无尽的汗水和泪光,去构筑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这张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最后的猎人》等歌曲组成的专辑,深蓄着她的绿色情缘,以其夺人的气势和穿透力,让世界发出非同一般的回响。  相似文献   

20.
杨枸 《民族论坛》2005,(7):47-49
2003年,她在《印象·刘三姐》中“惊世骇俗”的“天体浴”让所有看过这场演出的人记住了她的名字;2005年,她放弃30万的年薪,回到团里出演新版歌舞剧《刘三姐》。在剧里她这个“第五代刘三姐”突破了过去“阶级斗争”的范式,她将为自由而歌唱。这个一直就在携着自己的“姿本”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