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以Culpeper的不礼貌策略和不礼貌策略的应对框架为基础,以经典佳片《泰坦尼克号》为例,研究发现,交际双方的内在矛盾、说话人的面子威胁意图、听话人的秉性脾气以及双方的社会身份是影响不礼貌应对框架的关键因素。笔者将不礼貌策略的应对框架动态化,旨在更好的认识和理解不礼貌现象。  相似文献   

2.
礼貌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关于礼貌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对不礼貌的研究却鲜有关注。事实上,不礼貌也是人类交际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文学作品中的矛盾冲突更是和言语不礼貌相随相伴,在戏剧语篇中尤为如此。研究戏剧语篇的不礼貌现象对了解作品的情节发展、分析人物的性格刻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不礼貌理论为基础,对"逆礼貌"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并根据构建的逆礼貌模式,以莎士比亚戏剧《无事生非》中的具体实例为语料进行语用文体分析,旨在探讨认知语用学理论与文学语篇结合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语言学界对礼貌和不礼貌的理论研究明显失衡,对不礼貌的研究存在缺失。然而,对不礼貌言语行为的研究很有必要。近年来,国外关于不礼貌的研究,既有对不礼貌概念和不礼貌策略的理论研究,也有对具体语境中不礼貌言语的实证研究,Culpeper和Bousfield等知名学者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不礼貌言语行为的产生和语言现象本身,在实证方面所选择的语料覆盖范围有限,因而对于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4.
礼貌现象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内外有很多基于礼貌理论上对于语用失误和对话中违反礼貌原则的实例的研究。然而,使用礼貌原则对违反礼貌原则的冲突性话语进行分析仍有不足之处。库尔佩珀针对礼貌原则提出了不礼貌原则及其回应框架用以分析冲突性话语。文章以夫妻争吵这一特定语境为例,使用不礼貌原则对英汉强势愤怒话语及其回应进行了分析,以验证不礼貌原则在不礼貌话语分析中的作用,并探讨英汉强势愤怒话语的表达的异同。分析表明,在同样的特定语境下,英汉强势愤怒话语使用类似的不礼貌策略;从语篇的角度看,对冲突性话语的回应也呈相似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商务沟通的人际目标默认为维护和谐和避免冲突,因而言语(不)礼貌已经成为商务话语研究的热点。商务沟通的组织目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务话语中礼貌和不礼貌,商务话语中使用的礼貌和不礼貌策略均有积极和消极、公开和非公开之分,影响这些策略使用的主要因素包括交际者关系、强加程度、文化价值观等。商务话语中礼貌和不礼貌都是建构身份、行使权力和维护实践共同体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不礼貌策略的相关研究逐步兴起,但是鲜有涉及其在权力、身份地位较平等的语境中的运用。文章基于Culpeper的不礼貌策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016年美国的三场总统竞选电视辩论进行剖析。结果发现总统竞选电视辩论中的不礼貌是一种有意的"策略性或工具性不礼貌",用于损害或威胁对方的面子,其产生的强制功能、情感功能和修辞功能能够帮助竞选者实现特定的交际目标,即赢得选票与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真实法庭调解话语语料,以卡佩珀等提出的不礼貌应对模型为理论框架,重点探讨法庭调解过程中参与者的不礼貌话语策略的运用,将打断、沉默、停顿等元调解话语和不礼貌称谓语、转换话题、重复话语、变换角色话语等调解话语实施不礼貌调解策略,旨在揭示法庭调解中有悖于和谐构建的调解话语策略运用,以期规范调解话语策略礼性表达,推动法庭调解朝着促进社会和谐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8.
冲突话语是日常交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文章从不礼貌的角度对六部国产电视剧中闺蜜冲突话语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闺蜜冲突话语中共采用了13种不礼貌策略和4种不礼貌回应模式,影响闺蜜在冲突话语中采取这些不礼貌策略和不礼貌回应模式的因素主要是语用距离、权利关系和性格。该结论可加深人们对于闺蜜冲突话语中不礼貌现象的了解,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22名职业译员和学生译员为被试对象,观察其在商务联络口译场合下对不礼貌与过度礼貌言语行为的处理。研究发现:(1)两组被试均在应对面子威胁行为时自觉承担了把关人的职责,积极运用各类应对策略维护双方面子。(2)学生译员在把关时缺乏清晰的导向性,关注点较小,调节力度较弱;职业译员以交际目标为导向,同时关注社会和文化语境,调节力度更强,手段更自由。研究将礼貌置于其发生的语境,深入剖析译员的双重把关角色,构建了跨语交际下动态的礼貌概念,同时进一步揭示了联络译员角色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从Helen Spencer-Oatey 的和谐管理模式这一动态理论视角出发,考察说话者基于对言语互动中的交际需求、面子的敏 感性和行为期待的动态评价,对言语形式在礼貌程度上进行转换,从而获知不礼貌言语的转换机制。这一言语转换机制应用 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用意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直觉产生的言语转换为意义相等但更为礼貌 的形式,顺利地完成日常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全面回顾了国内外言语不礼貌的语用学研究。首先讨论不礼貌术语的使用及其界定;然后回顾不礼貌研究的多个视角,以揭示此类语言现象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最后总结出有关言语不礼貌的待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2.
心理空间理论侧重于从话语自身携带信息的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交际者对心理空间建构所起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而语言顺应论强调的语言协商、顺应、选择过程能弥补心理空间理论的这一缺陷。本文结合二理论对策略性言语不礼貌的运作机制做出尝试性解释,指出在该类不礼貌中说话人所作的选择不仅是对语境的顺应,也是对其所确立的交际双方空间建构方案的顺应,通过话语中不出现任何显性心理空间构造语词,说话人诱使听话人将话语实际指称的某一虚假空间误构建为现实空间,进而达到其策略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言学习中的策略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策略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 ,如态度 ,动机 ,年龄 ,性格 ,性别 ,学习风格 ,智力 ,能力等。学习策略有诸多分类。本文主要对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进行对比分析 ,以便让学习者能意识到在什么情景下采用最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 ,并能不断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便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策略运用是否得当体现了学习者对学习情景所具备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北京化工大学2007级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新生在英语学习的策略上缺乏理论上的指导。对此笔者提出了较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225份英语学习策略所做的问卷调查,揭示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认知、元认知和社交策略上的不同,说明了加强策略培养的重要性,以期为教学提供帮助,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6.
阅读策略指语言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为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所使用的学习策略。文章对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目的是调查大学生阅读策略的具体使用情况,探讨阅读策略对英语阅读水平的影响,了解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阅读策略使用上的差异,从而促使学习者改进阅读策略以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同时也有助于英语教师给予针对性的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17.
语言学习策略是从学习者的角度研究英语习得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策略随着学习者年龄、性格、学习环境、社会整体经济水平、学校教育软硬件设施水平的提高会改变,依据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7.O版,R.Oxford(1989),对现在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做抽样调查,结合统计结果,分析得出影响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及社交策略形成的原因。并针对每种策略提出引导学生形成自己学习策略的方法及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