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毛泽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的图谋;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可采用武力解放或和平解放两种方式。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对推进祖国统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朝鲜战争后,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共适时地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中共的和平倡议没有得到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回应,1958年夏天,毛泽东利用中东事件挑起第二次台湾危机,意在打破和平解放台湾问题上的僵局。面对美国分裂中国的图谋和蒋介石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中共对和平解放台湾政策做出现实调整,和平解放台湾的近期目标逐步为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长远目标所取代。  相似文献   

3.
朝鲜战争后,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共适时地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中共的和平倡议没有得到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回应,1958年夏天,毛泽东利用中东事件挑起第二次台湾危机,意在打破和平解放台湾问题上的僵局。面对美国分裂中国的图谋和蒋介石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中共对和平解放台湾政策做出现实调整,和平解放台湾的近期目标逐步为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长远目标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思想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思想经历了“武力解放台湾”和“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两个阶段。这一战略思想发展的轨迹,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和我们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定信念和在复杂形势下处理台湾问题的高超斗争艺术。特别是在“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阶段逐步形成的“一纲四目”方针,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制定了“解放台湾”的总方针来解决台湾问题。建国初期,主要考虑的是用武力方式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主要是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对推进祖国统一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在当时指导对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争取了部分寓居海外的国民党要员返回了祖国大陆,对台湾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思想也为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提供了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曾提出过和平解放台湾的设想 ,主张台湾和祖国大陆统一后 ,台湾的政务仍归蒋介石国民党管理。台湾的生活可以照旧 ,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 ,台湾可以继续实行三民主义和保留自己的军队。这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关于“一国两制”的最早设想。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曾提出过和平解放台湾的设想,主张台湾和祖国大陆统一后,台湾的政务仍归蒋介石国民党管理。台湾的生活可以照旧,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台湾可以继续实行三民主义和保留自己的军队。这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关于“一国两制”的最早设想。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中共的对台政策几经嬗变,形成当今的格局.其政策主线是谋求大陆与台湾的统一.建国初期,中共试图以武力解放台湾,即通过战争方式谋求中国的统一.其后,中共对台政策从单一的武力解放变成武力解放与和平解放两种方式并存,争取和平解放.并以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取代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再后,中共放弃"解放"台湾的提法,不再要求台湾放弃资本主义制度,在谋求海峡两岸统一的方式上,立足于和平方式.除非出现台湾独立或外国势力将台湾分裂出去等事态.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提出港澳地区要用较长时间和平过渡 ;新中国建立后对香港采取“长期打算 ,充分利用”的方针 ;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毛泽东倡议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以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毛泽东这些和平统一祖国的思想为“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提供了思想来源和现实基础。“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中国必须统一 ,主权不可动摇 ;目的是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保持台湾、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 ,使大陆与港澳台和平共处 ,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因此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途径 ,是对毛泽东和平统一祖国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民内部的事情。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方式 ,即武力与和平的方式。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提出了武力与和平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构想。但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因此各有不同的侧重点。邓小平继承毛泽东“一国两制”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最佳途径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阐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台湾问题的性质的正确判断,并根据时事的变化,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对台湾的政策经历了由武力解放到和平解放的发展过程,周恩来把其中的主要思想概括为"一纲四目"。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和平统一祖国创造了现实的条件,通过"一国两制"的方式,香港、澳门已经回归,并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就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成为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将和平统一思想加以发展到较为完整、论证严密的系统化的新阶段."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对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以毛泽东和蒋介石分别代表的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战已基本结束。从这时起,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开始凸显。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地把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开始倡导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两岸之间进行了有限的接触。虽然蒋介石未能在民族大义上迈出关键的一步,但毛泽东关于和平统一台湾的一系列主张,为后来“一国两制”的构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关于毛泽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战略实践的成果,传统认识是:中共在提出“和平解放台湾”方针后,便加紧了对台争取工作,只因蒋介石顽固坚持反共立场,和平统一祖国的事业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显然,此判断有失偏颇。毛泽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长达20余年的战略实践,为后来者揭开了和平统一的崭新一页,作了根本性的铺垫;当是后来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略形成的历史根基与历史前提。  相似文献   

15.
卢荻 《源流》2012,(12):65-67
国共关系有了新进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方针政策有一个演变的过程。1956年以前,中共对台基本方针主要是武力解决。1955年8月,中美两国在日内瓦开始有了大使级的外交接触,这为中共和平解放台湾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到了1956年,中共对台方针政策又有新的发展。1月25日,毛泽东在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的建立 ,标志着以毛泽东和蒋介石分别代表的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战已基本结束。从这时起 ,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开始凸显。到了 2 0世纪 5 0年代中期 ,毛泽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及时地把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并开始倡导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两岸之间进行了有限的接触。虽然蒋介石未能在民族大义上迈出关键的一步 ,但毛泽东关于和平统一台湾的一系列主张 ,为后来“一国两制”的构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关于毛泽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战略实践的成果,传统认识是:中共在提出“和平解放台湾”方针后,便加紧了对台争取工作,只因蒋介石顽固坚持反共立场,和平统一祖国的事业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显然,此判断有失偏颇。毛泽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长达20余年的战略实践,为后来者揭开了和平统一的崭新一页,作了根本性的铺垫;当是后来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略形成的历史根基与历史前提。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以毛泽东和蒋介石分别代表的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战已基本结束.从这时起,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开始凸显.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地把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开始倡导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两岸之间进行了有限的接触.虽然蒋介石未能在民族大义上迈出关键的一步,但毛泽东关于和平统一台湾的一系列主张,为后来"一国两制"的构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共“八大”将党的对台政策由武力解放调整为和平解放有着复杂的背景:国际形势的趋于缓和;台湾岛内形势的趋向稳定;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美台军事合作关系的加深;两岸在“一个中国”问题上的共识等等。这种政策的调整,孤立和抑制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为后来党提出一系列新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1956年4月,毛泽东主席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