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史册》披露的第一位藏王出身的神话(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我于慕尼黑第四届国际藏学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中,①我对一组我们只从传说中听到的早期文本作了简短的分析。这些文本与Can—lnga(《五史册》)有关,它们在《巴协》中被例举如下:1、瑜伽神离册TheYo-ga(yi—ge)lha一dge(gyes)-can2、九重联脊册TheITab-ma(’dab-ma)dgu-tsag(brtsegs)-can3、凌乱蓝首册TheZing一户”’”“-tshogS—can4、加印章秘密册Thegsang-baP勿agrgyacan5、红铜缺尾册ThesPun-po-cano它们在《娘教法源流史》中也曾被简单地提及户那本书有助于我们解决在篇名拼写中的某些问题。当我在慕尼…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格萨尔》版本研究首先应该区别早期版本和现代艺人的说唱本,论述如何辨别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的六道工序及其六大特征。即辨别《格萨尔》早期版本中“同一类题材”之间的“变异本”,从而确立其中的“善本”,也即“传统本”;再通过母题研究,按整体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生卒安排等内容,排列出《格萨尔》早期版本里“非同类题材”的各个“善本”之间的次序,从而揭示一整套《格萨尔》版本的源流及其完整体系。这个“完整的体系”也就是“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可分五大类:即《格萨尔》前三部、中五部、降伏四魔、十八大宗、后三部,共计35个部本。  相似文献   

3.
自清朝史地学者张澍自1804年判别、认识出历史上曾存在过西夏文字以来,到1932年间北平图书馆出版馆刊“西夏文专号”使西夏学研究一步步走向辉煌,80年代至今以成为西夏学研究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4.
汪玢玲教授,1924年出生,晚霞绚丽,1998~2000年三年间,连连四部书问世:1998年7月,《中国虎文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吉林人民出版社,主编);2000年12月,《汪玢玲民俗文化论集》和《中国婚姻史》(吉林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这些成果显示她笔耕不懈的韧劲。“敏求,博览,深思,勤撰”,是她取得如许成果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5.
《塔志圣训集》近现代伊斯兰教圣训学名著,又名《圣训之冠》,回族经堂教育及经学院校选讲教材之一。曼苏尔·阿里·纳绥夫·侯赛因编著,辑自五大驿训集。共分5册、30卷,辑圣训600G余段。内容概括“先天、中天、后天的各种知识”,分3集,三大单元,第一单元是...  相似文献   

6.
丽。《马寿千回族史志论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大32开480面,400千字,责编戴佩  相似文献   

7.
白草 《回族研究》2007,(4):19-21
《聋子的耳朵》[1]是张承志第十本散文集,收录作品37篇。在《编后跋语》中,他将这本散文集与《一册山河》、《谁是胜者》作了一个比较,认为略逊色于前二者:“比起前一两年,它虽然也笔触探及了许多领域,却没能获得《一册山河》那种休养于学术的快感。同样,尽管也竭尽全力,喊出了几声对新帝国主义的抗议,却不能像《谁是胜者》,置尖锐于学问、亦批判亦说理。”实际上,《聋子的耳朵》立足于深厚学养,在“置尖锐于学问、亦批判亦说理”方面比《谁是胜者》或许要更为突出一些,如集子中所收《地中海边界》、《无助异类的亲戚》,阐释“伊斯兰屏障”…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史金波新著《西夏文化》,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作者多年西夏研究的结晶,是我国系统地研究西夏文化的第一部专著。 西夏是我国中世纪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西夏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较高的发展水平,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西夏学研究较之其它学科,迄今还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而西夏文化又是西夏学研究中一块比较荒芜寂寥的园地。西夏学兴起之时,中外学者主要集中于西夏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六十年代以来,学者们的研究重心渐渐转移到西夏历史,然而重点又是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回族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顾问、原副会长哲玛鲁丁·白寿彝教授于4O年代早期撰成《回教先正事略》60卷,到了1982年白先生组织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图书馆、北师大史学所、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社科院民族所中青年研究人员,在《回教先正事略》本刊稿的基础上写成《回族人物志》68卷,分元、明、清、近代4册书,分别于1985年、1988年、1992年、1997年陆续出齐。白先生积40年的积累,终于完成了《回族人物志》4册书的撰写出版工作,这是回族历史研究的一个系统工程,其功伟矣。1984年《回族人物志》元代分…  相似文献   

10.
辽朝第八代皇帝道宗之名,在《辽史》中凡十一见,皆书作“洪基”。但近世发现的两通碑文,即清宁三年(1057年)十月八日由道宗署名纪念其亲生祖母的《圣宗钦爱皇后哀册》,和大康七年(1081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由道宗署名纪念其重祖母的《圣宗仁德皇后哀册》,却皆书作“弘基”而非“洪基”。  相似文献   

11.
大正13年(1924年)我生于京都市,昭和22年(1947年)毕业于京都文理科大学东洋史学科,后为文部省特别研究生。1951年发表《论藏文的起源》(《史潮》44)。1953年发表《于阗的名刹贡代寺》(《东洋史学论集》1)和《于阗国卓尔玛寺诸僧侣的变迁》(《史潮》51)。1954年发表《卓尔玛寺诸僧侣的生死轮回》(《东洋史学论集》3)和《佛教  相似文献   

12.
宁夏社会科学院中东伊斯兰国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余振贵与编审张永庆合著的《中国西北地区开发与向西开放》一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课题,获1992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跻身这次获奖的14部著作之中。《光明日报》、《新闻出版报》评价“该书是一部系统论述大西北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专著,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意义。该书的主要特点:(1)选题地方特色浓郁,现实意义重大。(2)立意新颖,论述全面,论证中肯,资料翔实。……在有关我国西部问题的同类著述中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宁夏这样一个基础条件较差的省份,推出这样有力度的作品,实属难得。” 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怀中,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享受政府津贴。他的论集《回族史论稿》1991年在宁夏人民出  相似文献   

13.
丁万录 《回族研究》2001,(2):101-102
近20年来回族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关回族人物研究亦出版了一些著作和论集,如白寿彝先生主编的4卷本《回族人物志》、第七次全国回族史讨论会论文集《近现代回族人物研究》等,但有关著名人物的专传则凤毛麟角,仅见《李贽评传》、《白崇禧传》、《赡思丁·赛典赤评传》以及刚刚出版的《学者的追求──马坚传》等为数不多的几部。而青年学者丁明俊历数年之功完成的《马福祥传》(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银川)就是难得的一本。 马福祥是清末民初政治舞台上的回族风云人物,历事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朝;先后任西宁镇…  相似文献   

14.
自1980年5月始创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以来,民族研究所就致力于民族学科建设,历经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青藏高原地区尤其是青海地区民族学学科研究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地方特色和两部风格,出版《青海地方史略》、《青海省回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社会历史调查》、《撒拉族档案史料》、《撒拉族史料辑录》、《青海民族史料摘抄》(明实录)、《十族族源讨论集》、《青海民族史料辑录》(上卷第一、二分册)、《民族语文散沦》、《青海民族史入门》、《民族学探索》、《青海少数民族》、《撒拉族政治社会史》、《民族宗教问题论集》、《中国婚俗文化》、《土族(蒙古尔)源流考》、《青海藏族史》、《伊斯兰文化新论》、《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民族理论概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青海藏区部落习惯法资料集》、《神秘的热贡文化》、《热贡艺术》、《百年撒拉族研究文集》、《撒拉族史》、《土族婚丧文化》、《撒拉族语言文化论》、《语言心理民俗》、《河湟蒙古尔人》、《西宁历史与文化》等独、合、参编论著百余部。这些成果有力的推动了民族学学科的发展。“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学科的活动在于现实的需要。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院、所领导及时调整了民族学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提出:整合优势资源,构筑“大民族学”学科群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英、法两国“前西夏学时代”的学术史,重点评述伟烈、卜士礼、戴维理亚、毛利瑟、沙畹、伯希和、伍尔芬敦等人的西夏研究,目的是从中提取学科发展的经验,供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苏菲的原始面目,历来众说纷纭。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回到苏菲原典中去,回到真实的苏菲记载中去,否则,我们永远只能雾里看花。《古筛勒苏菲论集》是一本公允记载伊斯兰早期苏菲特征的书,它真实地记载了苏菲最初的、本质的面貌,但这本书并没有得到研究苏菲与指责苏菲的人士应有的重视。笔者不揣冒昧,对该书的大致内容作出述评,以期引起学界对该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所谓“辽代石刻”,是指辽代人到凿在各种石材上的“墓志铭”、“经幢”、“石经”、“塔铭”、“哀册”、“题咏’等。这些石刻文字均为辽朝当代人所撰写,因而所记当朝史事均较真实可靠,且很多为《辽史》等文献所不载。鉴于此,本文仅举辽史研究中的十个专题为例,就其在辽代石刻文字中的反映。以说明辽代石刻的史料价值。1、辽代石刻中的政治经济有辽一代所发生的许多重大政治事件,有的于《辽史》及其他文献中有记载,有的或记之错漏、语焉不详,或根本不见文献记载。若查诸出土的辽代石刻文字,则多有补正。如辽朝与北宋交战数十年,…  相似文献   

18.
“民俗学是走出来的学问” ,这话越来越得到民俗学界的认同。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从乡土远野走来 ,(他创办的《乡土研究》及早期著作《远野物语》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美国民俗学之父F·博厄斯 (实际上他的主要业绩在人类学方面 )以及现在的民俗学会主席J·H·布鲁范德 ,他们都拓展了英人汤姆斯关于“民俗” (Folklore)的概念 ,走向更为广阔的“民俗生活” (Folklore)原野。我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是从潮汕平原走来的 ,他早期搜集的《民间趣事》、《海丰拳歌》、《蛋歌》、《客音情歌》等 ,便是这方沃土的产物 ,…  相似文献   

19.
1979年研究北亚史的论文和著作有四十多篇,数量多,内容充实,提出了关于北亚史的重要问题。按时间顺序介绍如下。内田吟风《汉代贾谊<新书·匈奴篇>译解》(《森三树三郎傅士颂寿纪念东洋学论集》,以下简称《森论集》)一文,对贾谊的《新书》中的《匈奴篇》作了译注,并论述了贾谊对匈奴的政策和当时匈奴人的一些生活及心理状态。作者认为,贾谊对匈奴的政策是企图依靠  相似文献   

20.
西夏是中国中古时期一个重要王朝。它的统治民族称谓[弭](附录1),西夏时期汉译文为“蕃”,目前学术界一般称为党项(tangut)。近些年来对党项人亲属称谓和婚姻的研究也成了西夏学家所关注的一个课题。这一课题对当前西夏学的进展有重要意义。首先,在翻译西夏文文献时,元论是字典、词书,还是典籍、文书,都会遇到亲属称谓。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