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仿生鳍形状与其运动模式间的内在关系,采用非耦合隐式求解器求解非定常不可压缩NAVIER STOKES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分析相同运动学参数和 面积时,菱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4种形状仿生鳍在波动和摆动2种运动模式下产生的推进力大小;从压力分布、涡街结构等方面给出差异存在的原因,并 找出鳍面形状和推进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相同运动学参数和鳍面形状时,不同推进模式产生的推进力存在较大差异;同样,相同运动学参数和推进 模式时,鳍面形状对推进力也有较大影响。该研究为仿鱼推进器选择合适的鳍面形状和匹配的推进模式以实现较优推进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对称”选择双眼位置、大小对称的金鱼,特别是龙睛类金鱼,此点更为重要;选择鳍条舒展,各鳍完整的金鱼。折鳍、残缺鳍、胸鳍大小不一(俗称“大小手”)、尾鳍不全、三尾、尾鳍尾叶大小不对称,歪斜的金鱼,其观赏价值都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3.
重点介绍了微型环型行波超声波电机的结构、行波的产生、椭圆运动的产生、驱动原理等 ,最后介绍了制作这种电机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龙可 《小康生活》2003,(3):32-32
1、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还伴有肠道发炎及烂鳃症状。防治:在放养及捕捞过程中,避免鱼体受伤;可在鱼种放养前用10克/米~3的漂白粉浸洗鱼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型步进电机及单片机技术,设计一种步进电机驱动的发动机转速表.重点对电源、信号调理、掉电检测、步进电机驱动等线路以及主程序、定时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直线电机直接驱动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快、速度和加速度大、精度高、振动和噪声小等一系列优点,是各类超高速、精密机床的理想传动方式。本文阐述了直线感应电动机的应用特点及在国内外各行各业的应用情况,介绍了直线电机的发展方向。直线电机直接驱动模式必将替代传统驱动模式,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多驱动模式的切换点,针对园艺电动拖拉机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系统进行研究分析。首先,根据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将电动拖拉机的驱动模式分为单电机驱动模式、双电机单独驱动模式,以及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模式;其次,对电动拖拉机在典型作业模式下的整车负载转矩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分析了犁耕作业下,依据选取的模式切换点,制定相应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并对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模式下的双电机转矩分配进行研究;最后,搭建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多模式切换控制策略有效,同时也实现了双电机动力耦合驱动模式下双电机转矩的最优分配。  相似文献   

8.
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观”,分析了电机过载或短路故障时电机产生的热量与电机故障间的因果关系;运用“理论与实践”的哲学关系探索了检测电机短路故障的传感器发展;电机与电器信息系统的虚拟数字平台突破了线性因果必然的思维方式,变革了非此即被的两极思维方式;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的发展历程映照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马克思哲学思维能够帮助电机与电器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把电机与电器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车过驱动系统存在的冗余现象,以带有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的四轮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执行器故障后的容错控制算法。容错控制器采用集成控制结构,上层为运动跟踪层,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得到车辆跟踪期望状态所需总的力与力矩;下层为重构控制分配器,针对驱动电机的多种故障情况,以整车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目标制定重构控制分配率。通过实验表明,在高速高附的仿真工况下,面临多种执行器故障模式时,相比无控制的车辆,处于容错控制算法控制下的车辆横摆角速度最大值由0.3 rad/s降低到0.1 rad/s,质心侧偏角由0.03 rad降低到0.015 rad,显著提高了车辆的横摆稳定性与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0.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作为分布式驱动的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对于缓解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轮毂电机引入轮毂时,其平顺性会恶化。为解决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平顺性问题,建立了考虑座椅、车身和簧下质量振动特性以及主动与半主动悬架时间迟滞因素的三自由度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的1/4车模型,并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对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通过主动悬架进行垂向振动控制。在此基础上,对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在随机路面与减速带路面下行驶的情况进行训练,进而对其训练案例的控制效果进行测试,并将之与被动悬架和天棚阻尼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最后对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在随机路面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主动悬架控制策略进行泛化能力测试。结果表明,对于训练与泛化测试案例,针对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的垂向振动控制,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所产生的控制效果均优于被动悬架与天棚阻尼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前后轴分布式双电机电驱动汽车(DDEV)行驶中的经济效能,以某款双电机汽车作为研究对象,以前后电机效率最优为目标,提出了一种驱动扭矩分配策略,针对2电机工作时的协调控制进行研究。在Cruise软件中建立DDEV整车模型,与Simulink软件中搭建的策略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在NEDC和WLTC循环工况下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与前后电机驱动扭矩平分策略相比,使用文中提出的驱动扭矩分配策略的双电机汽车在2种循环工况下的电能消耗分别降低6.7%和4.5%,2电机在高效区间工作的占比分别提升12.4%和47.3%,整车电机在2种循环工况下的平均效率相应提升14.2%和17.8%,验证所提策略对提高车辆经济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AT89S51单片机,设计了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按键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AT89S51单片机、步进电机状态显示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步进电机等几部分组成,不仅可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还可以实现17级调速,以及LED状态显示功能.系统设计可靠且易于实现,程序设计简单易懂.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典型工况下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机电耦合作用机理,考虑永磁同步电机动态特性及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时变啮合特性,建立包括永磁同步电机动态模型和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稳态工况、冲击载荷工况、起伏路面工况等典型工况下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齿轮系统扭转特性和电机定子电流的动态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驱动电机与传动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机电耦合效应;电机定子电流会受到机械传动系统啮频和转频的调制;可以通过电机定子电流监测电驱动系统齿轮传动系统的啮合振动状态。研究结果可为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主动减振控制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驱动旅游船速度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太阳能驱动旅游船动力系统的构成.在分析了电机于液体负载下的运动特点后,基于BUCK式DC/DC变换器,设计了适合在液体负载下工作的太阳能驱动旅游船的速度调整控制器,给出了实验和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紧固件手工方式涂胶存在的加工效率低、涂胶不均匀、胶液浪费等问题,本文对紧固件自动涂胶设备进行了 开发设计。采用螺旋槽式输料结构,实现了零件的自动排序和上料;设计了由间隙可调式导轨、气动系统和分离圆盘组 成的驱动机构;利用配合运动的方式,设计了紧固件的涂胶机构,包括涂胶片、摆动臂、旋转电机、顶推套筒及驱动气缸, 实现了对排序零件的自动连续涂胶。结果表明该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零件加工范围广,涂胶均匀,同时避免了手工涂 胶对人体产生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K60微控制器以及OV7725摄像头的自循迹智能车控制系统,包含传感器、电源、电机驱动等模块电路和系统软件的设计;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边沿寻线提取赛道黑边的处理算法,进而根据处理结果计算偏差并经PID控制器控制舵机和电机,使行进中的智能车具有较好的转向功能以及加减速能力并实现了车体的自循迹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智能车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
将直线电机置于井下,直接驱动柱塞泵举升原油,有利于提高系统效率和节能。根据直线电机抽油泵结构,结合柱塞和阀球运动模型,运用动网格技术和自编程UDF模块对Fluent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柱塞和阀球运动与流场的耦合求解。可以确定泵筒内任意计算时刻流场状态,揭示了柱塞往复运动过程中泵筒内部流场演化、阀球运动和流场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为研究新型抽油泵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口鲶(河鲶)的人工养殖(包括池塘混养惮养、流水养殖及网箱养殖等形式)正在我国部分地区迅速开展,但鱼病尤其是苗种阶段的鱼病却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规模、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本文介绍四川省在池塘和集约化养殖大口鲶过程中发现的十种危害较大的大口鲶鱼病及其防治方法,供大口鲶养殖生产者与鱼病工作者参考。1菌毒性鱼病1.1出血病病鱼头顶部明显充血、眼球突出,眼眶出血,鳍及鳍基出血,鳍条末端稍腐烂,体表充血发红,鳃丝颜色变淡、粘液增多,其末端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肛门红肿,肌肉呈局部点状或斑状出血,肠道充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和锂电池组充电系统相互独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驱动充电一体化拓扑结构。驱动模式下的电机驱动系统等效为一个三相逆变器,在充电模式下将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模块和电机重构成锂电池组充电系统中具有功率因数校正能力的升压/降压变换器,即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apability)变换器,其中IPM(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电机绕组充当滤波电感。分析一体化拓扑驱动和充电工作状态以及IPM电机绕组在不同充电模态的数学模型、IPM电机转子位置角与电机绕组电感值的关系。采用功率控制方式,根据输入功率设定值,控制输入功率跟随输入功率设定值,使功率因数达到1。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一体化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在充电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功率因数校正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尾鳍摆动推进仿生机器鱼游动时的推力,设计了一种可变面积仿生尾鳍。建立尾鳍三维运动学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对模型及计算区域进行离散,使用非耦合隐式求解器求解非定常不可压缩N S方程和连续性方程;采用在尾鳍表面设置漏空区域方法,研究了相同运动学参数下,尾鳍漏空区域的形状、位置和大小等参数对推力的影响,重点对比分析固定面积与变面积推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适时改变尾鳍面积有利于提高尾鳍摆动推进力,在给定研究条件可提高20%至25%推进力;从尾鳍表面压力和周围区域流体迹线分布情况,结合尾鳍不同切面涡结构,揭示了试验结果的内在原理。该研究成果为优化尾鳍摆动推进的仿生机器鱼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