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宋代歌妓人数众多,她们在与文人雅士的交往中提高了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对宋词的繁荣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一是传播宋词的生力军,二是宋词创作的参与者,三是宋词繁荣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2.
宋代歌妓人数众多,她们在与文人雅士的交往中提高了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对宋词的繁荣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一是传播宋词的生力军,二是宋词创作的参与者,三是宋词繁荣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3.
歌妓与宋词     
歌妓与宋词有着密切的关系,歌妓生活是宋词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歌妓是宋词的传播者,有些歌妓还是宋词的创作者。  相似文献   

4.
宋代歌妓不仅以演唱的方式作为宋词主要的传播者,对宋词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直接地进行词的创作。虽然宋代歌妓词人的作品数量有限,文学成就不高,但却展示了宋代歌妓的精神世界,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宋代的社会文化。从宋代乐妓制度入手,可以分析出宋代歌妓词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5.
黄旭 《南都学坛》2011,31(5):58-63
应歌时代的宋词以歌妓为传播媒介,歌妓在词的产生、传播和创作中均产生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媒介生态学的兴起,把传播媒介看做生命体放在社会大环境下考察,认为媒介并不是机械地进行信息交换,而是不断与社会环境互动,参与到整个传播的全过程中来。歌妓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不是中性的、透明的和无价值标准的渠道,只管把宋词的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制约、身份的限定等等因素都对宋词的传播产生着影响,其独特的生物特征和符号特征也带来了宋词传播的思想、情感、社会、内容等的偏向,最终产生了独特的宋词文化。  相似文献   

6.
宋代歌妓根据其妓籍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官妓、家妓和市井妓三大类。她们对当时社会的宴乐风俗、士人生活、文学创作特别是音乐文艺的传播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宋代的正史、笔记、诗词与小说中大致勾勒出宋代歌妓的本来面貌,对其组织制度、活动情况作一个全面而真实的考察,以期给人们提供一个正确评价宋代歌妓的历史平台。  相似文献   

7.
歌妓对诗、词、曲等中国传统学都有相当大的影响,与宋词则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歌妓与人的交流、共鸣促进了人的创作;歌妓的传唱及其与人的交往扩大了词的传播范围;歌妓塑造了香艳词风,使宋词中的意象多偏于温柔,慢词之兴起也要归功于歌妓对柳永词的传唱。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宋代大词人赵长卿歌妓词的研究缺乏专门论文,而赵长卿歌妓词值得研究。据统计,赵长卿歌妓词有25首。题材方面主要是市井妓,又可细分为外貌、歌声、技艺、工作和生活环境方面,这与赵长卿终身不仕有关。主题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真实地反映了宋代歌妓的思想感情。文学形象方面塑造了宋词歌妓当中文卿和梦云的悲剧形象,令人惋惜。体裁方面主要是酒令和双调,体式比较单一。语言方面是俗俚,多用江西方言,而《四库全书提要》以“终非正律”予以否定,但是赵长卿词正是从江西方言当中吸取了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体现出了宋词的生命力。风格方面最大的特点是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9.
翻阅宋代文学就会发现:女性被重视远远超过前代.尤其在宋词中,已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同时,女性作为群体也空前积极地参与了文学创作.她们的作品以独特的面貌展示着宋代妇女的生活和思想情操,为研究宋代妇女在生活和文化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女词人中,出入青楼的词人更加引人注目,她们的创作体现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的不幸,这类词人被称为歌妓词人.宋代歌妓词人不胜枚举,如严蕊、洪惠英、聂胜琼,马琼琼等等,她们才华出众,审音识律,挥毫濡墨,登上须眉独占的文坛,以特殊的身份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篇什,为处于封建礼教重重压迫下的中国女子争了光.为什么大量的歌妓词人出现在宋代?究根溯源,这是宋代特殊的历史环境和词文学的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词是配合唐以来新兴燕乐的音乐文学。唐人称它为曲子词,意即配合乐曲的歌词。词发展到宋代成为“一代之文学”(王国维《人间词话》),它通过歌妓“言语似娇莺,一声声堪听”(柳永《昼夜乐》)的歌唱,得到了广泛传播。那么,歌妓传播宋词有什么特点,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 一、双向互动.共同推动宋词 的发展 北来歌妓唱词侑酒与文人填词听曲为一体的宴乐之风形成了两层互为表里的关系:一是词与佐觞的歌妓之间的亲缘关系。即没有“传唱四方”的词,歌妓便失去了歌以佐觞的特定伎艺;没有歌妓,词曲就不可能为人们充分欣赏,也很难产生…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学术里,宋词阅读已经成为一种规范,而宋词在口头演述中呈现的形态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观照.歌妓唱词是宋词中以口头话语方式呈现的一种词,它具有口头演述的独特特征,又具有口头传播特有的动态方式,主要阐述了歌妓唱词具有的口头演述特质以及传播范式.  相似文献   

12.
歌妓是一种已经消失的职业和称谓,但是歌妓对词的萌芽、传播、发展和成熟产生过重要影响。作为词的集大成者——宋词,必然不会缺失对歌妓的描写。文章择取了数阕有关歌妓的词作,通过解读词作本身,论述了歌妓之美,展示了歌妓美丽的形象、出色的技艺和美好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图书是宋词传播的重要媒介,对宋词的即时传播特别是流传后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别集、选本和词话是传播宋词的主要图书媒介。它们的传播方式不同,传播功能和传播效果也不同。别集传播宋词的数量最多,选本保存宋词精品及作者人数最多,词话则宣传宋词最力。  相似文献   

14.
应当重新评价柳永的咏妓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永咏歌妓的词,为许多封建文人所鄙薄。解放后对其评价仍存偏颇,这是因为批评者把作者与作品完全等同,把妓女视为“贱民”而排斥在人民范畴之外的缘故。柳永的咏妓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写歌妓的思想感情,忧愁痛苦;另一类是写作者与她们的关系及平等对待她们的态度。柳词中所反映的歌妓生活真实而又全面,可说是宋代烟花女子的一个缩影。柳永第一个把烟花女子这个社会最底层的卑贱人物作为真正独立的人写进了词中,这是我国词史上的创举。  相似文献   

15.
明人和宋词,即明人对宋代词作的跨时空追和与赓续,是明代对宋词的传播与接受的一种形态表现。明人和宋词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的宋代词家亦广,包括宋代大家名家。和宋词的主要模式有三种,而其产生的缘由则是出于宋词的名篇效应、明人社交的需要及个人情志表达的需要。论述明人和宋词可以一窥宋词在明代的流传接受轨迹及明人词学发展的印记。  相似文献   

16.
词一向被看作花间尊前侑酒佐欢的工具,主要功能是“娱宾遣兴”,其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是歌馆酒楼、席间尊前的歌妓口头传唱。歌妓“乞词”于词人,词人“赠词”于歌妓,不仅使词作得以保留、流传,也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再者,作为词之传播主体的歌妓是词人审美观照的主要对象,女色的参与,对词人的创作也是一种刺激。词中大量的对歌妓曼妙无比的歌喉与仪态万方的姿容,甚至她们的发髻、纤足、小手、指甲等的描写,即是明证。  相似文献   

17.
柳永咏歌妓的词,为许多封建文人所鄙薄。解放后对其评价仍存偏颇,这是因为批评者把作者与作品完全等同,把妓女视为“贱民”而排斥在人民范畴之外的缘故。柳永的咏妓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写歌妓的思想感情,忧愁痛苦;另一类是写作者与她们的关系及平等对待她们的态度。柳词中所反映的歌妓生活真实而又全面,可说是宋代烟花女子的一个缩影。柳永第一个把烟花女子这个社会最底层的卑贱人物作为真正独立的人写进了词中,这是我国词史上的创举。  相似文献   

18.
文人词从兴起到词体的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词与唐诗、元曲,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并峙的三峰。宋词是有宋一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宋代是词最灿烂辉煌的时代,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词这种文学样式并非到宋代才出现的,文人词早在隋代便已兴起,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路程,到晚唐才达到成熟,至宋代则大放异彩。本大试图探讨一下文人词的起源和词从兴起到成熟过程中内部特征的演变问题。一般认为,词兴起于隋代,最初称曲子词,是为配合当时新兴的音乐——燕乐的演唱而作的歌词。歌词的作者起初主要是下层士子、民间艺人和歌妓,后来,文人逐渐依照词调模仿民间词来作新词,于是…  相似文献   

19.
宋代奢侈逸乐的社会风气与宋代歌妓制度的盛行导致了宋代歌妓词的大量涌现。宋人宴席上歌妓唱词以侑觞劝酒的习俗,一方面导致了歌妓词的盛行;另一方面,这些应歌而作的歌妓词,又成了文人士大夫在社交与娱乐场合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而又常用的社交语,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士逢场作戏的生活态度和及时行乐的享乐心理。  相似文献   

20.
温庭筠词在晚唐五代首先主要是以歌妓传唱方式进行传播的,为便于记诵出现了抄本形式的词集文本,这对温庭筠词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为适应歌妓的歌唱出现的歌本<花间集>,作为温词在后世传播中的主要媒介.为温词的持续性或永久性传世提供了根本保证,完成了从口头传播到书面传播的转变.在这种转变流传中,还可能对南唐词产生了直接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