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又应用于指导社会生活实践。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长期以来,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上严格执行"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课后练习"三步曲,数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这种观念完全抑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教  相似文献   

2.
程洪湘 《科学咨询》2007,(16):36-36
数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又应用于指导社会生活实践。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长期以来,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上严格执行“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课后练习”三步曲,数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这种观念完全抑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学习是一种生活,当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感、价值、地位被忽略后,学生更多地体验到的是数学学习的枯燥、苦涩和知识的深奥.课程改革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让我们更多地思考如何让学生在奇妙的数学情境中成为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探索者、体验者,用自己的策略探索解决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神奇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数学又是中职生所学学科中感觉最困难,最没有学习动力的科目.因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根据学生实际,课堂上恰当地进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知行统一的兴趣.教学中注意把有关内容同实际问题或具体活动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模型.自主探索,学生“再创造”数学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计算能力、思维能力等基础性学力,而且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可持续发展学力得到良好培养,为将来适应社会和进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数学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中科院院士王梓坤先生指出:"数学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体系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数学文化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概念的高度概括".前苏联数学家辛钦曾经说过:"数学教学可以培养人正直与诚实的品质,可以培养人的顽强与勇气."因此,我们学习数学不仅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并把它们迁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各个领域中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应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人的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数学教育如何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数学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其一、教师要实现由"师长型"向"学长型"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具有开拓创新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及更新知识的能力.其次要交给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学习中获得的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成功、自我快乐的愉悦.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学习与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5种途径来提高教学理解的层次:亲历知识的生长过程、参与数学研究、正确掌握和运用教育形态、学习数学史、数学文化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进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8.
从去年开始,我们高新区乃至整个重庆都在大力推广新课程,实施新课改。我们也不例外,采用了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在整整一年的教学中,感觉到新课改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教师的行为发生了本质的改变。首先、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的教学方式也发  相似文献   

9.
王璟 《科学咨询》2009,(10):34-3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反思"这一教育理念提到了应有的高度.数学反思能力是在数学反思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习惯性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研究数学反思能力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对教学教学与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目前数学教学中最被忽视的环节就是反思能力的培养,而它又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反思"这一教育理念提到了应有的高度。数学反思能力是在数学反思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习惯性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研究数学反思能力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对数学教学与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目前数学教学中最被忽视的环节就是反思能力的培养,而它又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正>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和流动性的背景下,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观念诉求和年龄结构的员工,在工作中所产生的员工关系是千差万别的。员工的本质是人,具有社会属性,这就需要从员工作为"人"的社会属性中去探寻其工作关系差异性的本质。对单位领导者来说,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阐述中,将原来处于"隐性"状态的数学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意识"、"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作为新的数学内容的核心,作为培养学生数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数感"这一核心概念如何培养作出剖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王瑜 《经营管理者》2009,(23):210-210
日语中有「仕事の鬼」一词,它的中文意思是"工作狂"。在传统的日本文化里面,「鬼」(oni)是妖怪的一种,是邪恶和超强能力的象征。「仕事の鬼」一词体现了日本人对工作的态度和观念。总所周知,日本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之一,他们工作时间之长、强度之大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文章就笔者与日本人共同工作的经历为背景,剖析了日本人的工作观念以及产生这种观念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日本人这种工作观念中值得我们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创新学习的关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提问氛围,精心设计问题情景,鼓励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既是老师的权利,也是学生的权利.课堂提问是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让学生在积极思维、质疑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问题意识,逐步养成会问善问的良好学习习惯,以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导:"数学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转变了教学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教学方法由"奉送真理"变为"教学生发现真理",教学评价从单看分数到综合评价学生能力。我在课堂教育中,采用主体教学法,注意创设学生读、讲、想、  相似文献   

16.
美术课强调"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课重视"语感",数学课也应该有"数感".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新课程中有六个核心概念,它们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把数感摆在首要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邱媛 《科学咨询》2007,(18):41-41
随着新课程的到来,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和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在这种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由得要思考,新课程标准下怎样进行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8.
李霞 《科学咨询》2013,(5):44-45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尽力矫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其策略如下。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数学作业与练习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中学数学教育重要环节的数学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再现、整理和加工的学习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创新学习的关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提问氛围,精心设计问题情景,鼓励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既是老师的权利,也是学生的权利。课堂提问是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让学生在积极思维、质疑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问题意识,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