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阶段私有经济与公有经济的关系问题是在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实践中提出来的。改革开发以前没有这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不但要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而且发展了非公有制经济,于是就出现一个二者是什么关系的问题。目前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不一致,因而很有必要进行深入讨论。一、历史与现实我国现阶段的私有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习惯上包括这样三个部分:个体工商户,有雇佣劳动关系的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政P资经济主要指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其中的前两种有相当的公有制成份,把它们简单地看成为私有制经济,并不准…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是否存在劳动力个人所有权问题?如果存在,其实现的客观要求是什么?到目前为止,经济理论界不仅认识上分歧很大,并且存在很大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不仅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而且对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对就业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和个人消费晶分配制度改革意义甚大。本文试图提出新的看法以期引起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把这个问题的讨论深入一步。 劳动力所有权,是指劳动力归谁所有问题,换句话说,劳动力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要素,其载体是谁,是社会,是某个集团?还是劳动者本人?目前,经济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有三种观点:公有说;不完全公有说;私有说。  相似文献   

3.
公有制能否与市场调节相容,主要决定于公有企业能否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优胜劣汰。它涉及到深层次体制改革,或者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和焦点。 我们认为,必须解决好如下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企业转换机制,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二是政府转变职能,把企业推向市场;三是社会服务、保障配套,形成新的社会协调、安全体系。只有如此,公有产权制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个体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投资多、规模大、雇工多的企业型的个体“大户”。实际上这是一种私人企业。据不完全调查测算,目前全市雇工多人,资金在万元以上私人经营的企业,约有700多户,约占全市个体经济、私人经济总户数的1%。私人经济的重新出现,提出了许多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本文仅就当前争议较多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湖南处于沿海发达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结合部,具有双方开拓的特定区位优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较,却存在较大差距。如今,我们面对“两个根本转变”和“抓大放小”的又一次机遇,怎样才能走好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生产力快速发展之路,这就是要象发达地区一样,尽快地、成功地解答”国有企业效益不高”这道难题。为此,笔者就我省公有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公有(国有集体)小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谈些粗浅的看法。(一)我省1994年独立核算的小型工业企业22321家,占全省…  相似文献   

6.
乡镇工业结构的层次和水平反映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调整和优化乡镇工业结构是推进唐山市乡镇工业二次创业、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乡镇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唐山市乡镇工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唐山市的乡镇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1996年,全市乡镇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546.9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5.2%。但是,目前唐山市乡镇工业经济运行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是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生产经营困难,产品缺少市场,陷入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困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必须是一种最适当地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框架中,必须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能够同时增进整个经济的公平与效率.这样的制度框架必须能形成一种足够有力的机制以维护和增加用于经济目的的公有财产.这种机制应该能使利用公有财产进行经济活动的企业不仅不损害、而且增加它使用的公有财产,应该使能否维护和增加公有财产成为选拔、监督和撤换企业经营者的一个必要标准.为了形成这样一种制度框架和机制,我们必须建立一种足够有效的公有财产代管人制度.这种公有财产代管人制度所服务的唯一目标,就是维护公有财产并使其尽快增值;它应当把企业的公有财产分别划归各个独立的公有财产运营机构代管:这些运营机构的唯一任务是使公有财产保值增值,其负责人的个人收入应当取决于该机构代管的公有财产的赢利情况;必须建立一套机制,使过去创利最多的企业家能够自动地担任公有财产运营机构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8.
对股份合作经济几个重要问题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农村股份合作经济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目前,理论界对这一问题已形成了许多共识,但在一些主要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较大分歧。基于此,笔者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释自己的见解,以求教于大家。一、股份合作经济的性质判识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基本上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认为股份合作企业本质上属私人企业,因为这种经济组织形式强调的是产权私有而不是公有,不少股份合作企业都采取雇工方式,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上是大股东说了算①;另一种观点认为,股份合作制属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性质。因为在社会…  相似文献   

9.
公有企业运行基本规律探析安金中(河南省汝州市焦化厂)公有制经济以企业形式为微观载体,特别是采取现代企业制度,不只是具体形式的简单变化,而且带来经济关系的新调整,有些内容和一些“小原则”也会有所变异,但其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还必须坚持,即以灵活的关系形式...  相似文献   

10.
"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成为新一轮我国国有资本、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头戏。混合所有制涉及的是公有经济和非公经济资本融合的问题,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经营模式能否取得成功则取决于深层次的企业文化融合问题。企业文化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整合模式,在企业文化整合过程中应遵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差异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整合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三个层次的内容,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企业文化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关键是农业问题.需要讨论个体经济、单干经济、私有经济、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公有经济等概念.家庭承包制是"公有地单干"性质的新型农户单干.目前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是小农经济,代表它的是"公有非合作模式"的集体化.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价格和就业两个领域,发展农业要关注经济效率.与就业和价格相关,农业劳动力过剩引出农民问题,农业纯收益分割引出农村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成立公有资本投资运营组织的思考曾慧随股份经济形式在原国有(或集体)企业中的推广,如何才能在保证股份经济中公有资本保值的前提下,实现其迅速增值,这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现就此谈点看法。愚认为,要在保证公有资本保值的前提下,实现其迅速增值,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有大中型企业能不能搞股份制,应不应该搞股份制,已无多大争议,有争议的是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应达到什么目标、采取何种模式。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目标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的股份制模式。所谓中国特色,就是公有股在股份构成上占有主导地位。公有股的主导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整个社会来看,公有股应占主导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其中有公有股占主导地位的股份制,也有公有股和私有股大体相当的股份制,还有私有股占主导地位或全部由私有股构成的股份制。在社  相似文献   

14.
信用制度的充分发展是股分经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基础,是股份制运行不可缺少的社会条件,对于推进我国公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股份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钱静 《青海社会科学》2005,1(2):29-31,43
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的相互兼容是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国际化的必然,也是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自我否定、自我扬弃的必然结果。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股份制公司内部公有和私有成分的相互并存和兼容,即内部兼容;其二是整个社会公有和私有经济成分的相互并存和兼容,即外部兼容。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16.
私有经济在法制健全、执法严格、市场体系完善的现代社会,从利益关系上分析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所有私有经济都带有公有经济的属性。私有经济的存在仅仅是从法律关系上对企业资产的占有关系进行分析的结果,但这种法律关系上的差异却决定了它具有与公有经济不同的治理结构优势。  相似文献   

17.
1921年初,俄国共产党在列宁领导下,提出和实施新经济政策,它究竟是为着要维护和巩固商品经济关系,还是为着按照客观实际的可能来逐步消灭商品经济关系,这是过去和现在都有争论的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最好是直接学习列宁当时专门分析下列三种交换关系的著作:一种是公共交换,或以公有经济为主导的交换,列宁称它为“产  相似文献   

18.
从新经济史的角度观察产权的形成因素 ,可以发现技术、人口、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占有重要位置。产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公有产权———排他性公有产权———排他性私有产权。从公有产权到排他性公有产权的转变主要受人口因素的影响 ,而从排他性公有产权到排他性私有产权的转变主要受技术因素的影响。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则是按个人业主制———合伙制———股份公司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变化.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切入点,基于行业视角,研究中国上市公司中公有资产分布情况、公有股权比例和公有制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以此来研究我国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上市公司中公有资产虽然占据主体地位,但是公有资产应继续调整布局,在国家安全级行业应不断提升控制力;在重要基础级行业应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但保持控股地位;在市场竞争级行业应进一步全面放开,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这样既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制度优势,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竞争功能,对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整体水平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都需要坚持公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然而不同的经济体制对公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却存在不同的要求。当前我国公有经济主要采用的全民所有制即国有制的企业模式,基本上与传统的计划体制相适应。既属于国家所有又具体分属于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所有的企业,其总体生产经营活动表现为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地方、部门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越是按承包的原则强化地方、部门的局部经济利益,划清其与国家总体利益的界限,这种矛盾就越明显。当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地方、部门占有之间的矛盾突出时,国家就会收回一部分权力,包括企业隶属关系的上划;当地方、部门缺乏积极性时,国家又将企业和一部分经济管理职能下放到地方、部门。实践表明这种收收放放的管理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地方、部门占有之间的矛盾。同时,既受政府保护又受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