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意眼光     
"减压经济"瞄准全球郁闷白领"活干了一天,腰酸背疼,还得承受老板无休止的要求和指责,于是我买了一个大号‘发泄果’,想像对面墙壁就是老板的头,狠狠地砸过去。‘啪’一下四分五裂,非常爽。"记者的一位白领朋友饶有兴趣地谈起了自己的减压新方法。从北京到纽约,从"发泄果"到  相似文献   

2.
静坐思过,总发现似乎有什么无形的东西在心头鼓噪着自己,是不快乐吗?那快乐又是什么呢?细一想,快乐是一种心情,这无形的东西原来也是一种心情。心情就是一种状态我们常说,有心情、没心情。有心情的时候,看天天高,看海海蓝,看云云白,看花花红。没有心情的时候,忧虑、烦躁、苦闷、恼恨、悲伤、寂寞便纷至沓来,侵袭我们无奈的身心。  相似文献   

3.
吕斌 《家庭科技》2006,(1):42-42
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 的难题。下面七个经典的问题,如 果你遇到,会如何做呢?相信你看 后会有所感悟。 问题一:如果你家附近有一 家餐厅,东西又贵又难吃,桌上还 爬着蟑螂,你会因为它很近很方 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吗? 回答:你一定会说,这是什么 烂问题?谁那么笨,花钱买罪受? 可人们往往会犯类似的错误。明 明知道在一个单位或一个地方已  相似文献   

4.
据说古时候演戏,是戴假面具的。后来渐渐地就演变为化装了,这比假面具要形象,灵活多了,扮演一个角色活象真的一样。要是不知道这些扮演者的底细,在台下一看,是想象不出他们原来的真面目的。这自然是化装术的巧妙了。 然而,化装术再高明,也莫过于变幻术。看过《西游记》的人,一定记得书中有个吃人成性的白骨精。它吃人,常常变幻假面目先骗人。你看:为了吃唐僧,它趁“师徒们饥饿难忍”之机,变作个“美女”,装出一副“慈善”的面孔,手捧饭罐来到路口“斋僧”。被孙悟空识破后,它将身一摇,化一阵风去了,又变作个老妇人,拄着竹杖,哭着来要女儿。孙悟空认出还是那妖,“举棒照头便打”。那妖又将身一摇,化一阵风去了,又变作个老公公,一步一把泪地来要老妇和女儿。孙悟空认定仍是那妖所变,奋起金箍棒打死妖魔,原来是堆白骨。  相似文献   

5.
暖暖的希冀     
小时候,家里养了一群鸡,每天快黄昏的时候,我都会跟着母亲一起走进柴房。那一刻,我的心“怦怦”直跳,忍不住想,今天能收几个鸡蛋呢?每走到一个鸡窝前,我便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把手伸进去,有鸡蛋时,我会麻利地取出,开心地交到母亲手里,有的鸡窝里空空的,我便面带沮丧地骂那只鸡真笨。母亲听到后,瞅了我一眼,说:“孩子,今天没有,明天会有的!”看着母亲那坦然的目光,我便没了忧伤。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医生,在战争中为了抢救伤病员,一连紧张地奋战了几天几夜。好不容易安排他睡觉之后,突然从前线又运来一批伤病员,需要立即叫醒这个医生。可是,不管是用手推他,还是往他脸上喷水,都难以叫醒他。这时,一个卫生员在医生的耳边轻轻叫唤道:“医生,伤员到了,快醒来吧”,医生便立刻醒来了,又去抢救伤病员。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人在酣睡期间,抑制便扩散到整个大脑皮质,但其中有某个不受抑制并处于兴奋的部位,人们称它为“警戒点”。通过这个警戒点,睡着  相似文献   

7.
近来,山寨现象因为山寨手机和山寨春晚引起热议,人们似乎又发现了一个可以炒作或智力发泄的领域.但从史角度看,这算不上一个全新的事物,也不仅是中国特色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神韵说"之系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韵说,作为中国古典美学著名的理论命题,就其精神内核而言,大致可以包括诸如韵味、趣味、兴趣、神韵之类的概念(当然,仔细分辨,各概念内涵仍有差异).这是一个曾经令理论家们相当困惑的问题.许多人试图从理论上对它进行阐释,然而结局每每不尽人意.鲁枢元同志曾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概括出"神韵说"的三个特性:1、它是一种形质之外而又超越形质的东西;2、它是一种语言之外而又超越语言的东西;3、它是一种具有双重意义的无限("有"与"无"的无限),它的存在方式与观照主体密切相关.(参见鲁枢元《"神韵说"与"文学格式塔"》,《文学评论》1987年第三期.)应该说,鲁枢元对"神韵说"的概括是比较准确的,由此我们可以理解诸如"超然象外,得其环中"、"言有尽而意无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古人论述之精要.  相似文献   

9.
离婚案中案     
26岁的刘德刚是某市一家发廊的美容师,1993年3月,他与某织布厂女工石玉凤结为秦晋,定居荆沙御河新区,一年后生下一女。年仅23岁的石玉凤是个不安于现状的女性,她生活上追求时髦,而且特别喜欢与人攀比。纺织厂那点工资,自然不够她的花销,于是便辞了工作。 石玉凤辞职后无事可干,迷上了麻将。一次,她到一个赌友家里去玩,输后回到家,把一肚子委屈发泄到丈夫身上,乒乒乓乓摔东西。丈夫  相似文献   

10.
一位哲人说过,熟悉的东西,不一定很重视它;认识的东西,不一定深刻理会他;理解的东西,不一定会运用他。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许多重要的观念虽耳濡目染,可就是没有提到相应的位置,没有真正运用得恰到好处,往往随心境、环境随意处之,用之。本人想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对几个耳熟的观念作个重新透视,以引起大家的重视。1、强化“时间意识”那机关中“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悠哉,那校园里“玩扑克、下象棋”的潇洒痛快,早为千夫所指了。那战争年代的抢占山头。那市场经济的抢售“信息”,却是人们对于”时间…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引言 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指出:“中国很早就已经进展到了它今日的情状;但是因为它客观的存在和主观运动之间仍然缺少一种对峙(着重号为引者加),所以无从发生任何变化,一种终古如斯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客观性和主观自由的那种统一已经全然消弭了两者间的对峙.因此,物质便无从取得自己的反省,无从取得主观性.所以,“实体的东西”以道德的身分出现,因此,它的统治并不是个人的识见,而是君主的专制政体”.中国历史无疑非常的悠久,尤其是有文字的记载的历史更是世上绝无仅有.然而,就它的精神未自觉地从客观中独化出来这点看,它  相似文献   

12.
一先进与落后是客观存在的矛盾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就是矛盾,凡有问题即有矛盾.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互相对立而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正面和反面,过去和将来,发展着的东西和衰亡着的东西,新的东西和旧的东西,先进的东西和落后的东西.新与旧,先进与落后是互相统一,彼此联系着的.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落后也无所谓先进;同时,两者又是互相对立,经常斗争的.新的东西和旧的东西的斗争,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变化的根本原因.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到  相似文献   

13.
正手时常接触各种东西,清洁双手是每日必做功课。而洗手也有了新招数——在餐桌前,年轻白领优雅地拿出随身携带的免洗洗手液,倒手里搓一搓,便拿起筷子就餐;在户外游玩,宝宝的手总是到处乱摸,吃东西前家长直接用免洗洗手液帮宝宝一搓就行了。免洗洗手液包装小巧、方便携带,不需要加水,也不需要冲洗,受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但真的只需简单搓一搓,甩一甩,它就可以让我们的手变干净了吗?只能消毒,不能把手完全洗干净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法 直观与逻辑,本是二个不同层面上的东西,从而要论直观与逻辑的统一,也必须意识到这是在二个不同层面上的实在性的统一。诚然,我们知道逻辑之为逻辑的内容,要靠对它的直观。但我们要知道直观之为直观的内容,又何尝不靠对它的直观呢?就这二个不同直观的对象--直观与逻辑说,如果它们原本是二个不同层面上的东西,则现在它们仍是二个不同层面上的东西,并不会由于我们对它们的直观而成知,便有任何的改变。然而当人们谈到直观与逻辑的相关性与统一时,却往往都将它们视为认识-层面上的二个对立面来看待。于是认识便被分为…  相似文献   

15.
自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物种的进化规律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之后,“创世说”和“上帝造人”便被逐出了科学界,人们学会了运用理性的眼光来反身自顾:人何以为人?人的本质又是什么?如果说,人是由类人猿通过劳动进化而来的,这已几乎成为人们的常识。然而,越是常识的东西往往越是缺乏对它的深刻认识。如果对“劳动创造人”的理解中忽视了文化的作用,那就不能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自从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等提出一种“非理性”、“无意识”的反文化的观点之后,西方在六七十年代的一些年轻人便把这一“非理性主义”付诸行动。于是,一股反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仍然有很多穷人 前些日子我到天津社科院开会,休息期间遇到一个女服务员,年龄已经三十岁了。在聊天时她苦诉道,原来一盒5元钱的盒饭已涨到7元,一包1.5元的方便面涨到2.8元,整天吃的全是地沟油做的饭,就这样还要一分一厘的省,把钱寄给家里。已经谈了三个男朋友,没有一个愿意养活她那得病的母亲,所以,已属于大龄女的她已经没有了结婚的念头,即使有了男友,也租不起房,结不起婚,  相似文献   

17.
刚结婚那阵子,将自己那可人儿宠得什么似的,不但给足了浪漫温存,还不让她动手做一丁点儿家务——反正那点家务也不多,一抬手就做了,乐得让妻子深情款款地说找了个绝好的丈夫。一转眼人到而立,孩子有了,负担来了,不少同龄朋友房子、车子都买了,于是我便开始忙于赚钱。问题是有时再辛苦也赚不来多少,而妻子买菜不善讨价,带  相似文献   

18.
一天,我的书报摊进来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他们一口气买了十几本杂志.我问女孩:"你爱看这么多种杂志?"她说:"我只要一本,其余的是给别人带的."原来,他们工厂附近没有书店,离城又远,进一次城不容易,所以谁来了都会帮别人带些新出的杂志回去.  相似文献   

19.
约哈里 《快乐青春》2011,(12):48-49
有一处美丽的芒果园,果园中的果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果实。 一群猴子经过果园,看见芒果便摘,咬几口便不耐烦地丢下,又去摘下一个。突然,一只猴子尖叫起来,原来它被一块石块打中了。猴子们回过头,发现园丁们正向它们扔石头。它们慌忙逃进附近的森林中。等园丁们离开后,猴子们又立刻返回。  相似文献   

20.
长途旅行所消耗的体力比平时大,为补充能量,旅行者不要忽视了饮食营养。 宜营养丰富,忌单调凑合 有不少人长途旅行时怕麻烦,随便吃点东西凑合一下,甚至干脆什么也不吃,饿上一两顿,认为这算不了什么。其实,长途乘车时,人体的能量消耗远比平时大,所以,应该比平时在家里吃得更好一些,以补充消耗的能量。具体说来,食物要富有营养,特别是不能缺少优质蛋白、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含这些营养素较多的食品有:鸡蛋、瘦肉、鸡、鱼、豆制品、米饭、馒头、包子、新鲜蔬菜和水果。有人将鸡蛋、方便面和水果称为“旅途最佳食品”,这是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方便面含有较多的糖类,水果含有可观的维生素C,而且它们还有携带、就餐双方便的优点。旅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