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学会读书     
学会读书刘兴华读书其实也有读书的学问,正因为如此,才有读一部好书有如交一位好朋友之说。我最爱读的书不是那些文坛上最走红、最流行、最畅销的长篇巨著,而是些有着真知灼见的小篇什,有时也压迫自己读一些世界名著,但常半途而废。原因是那些名著代表的仅是译者的水...  相似文献   

2.
对未来研究极富权威的"罗马俱乐部"总裁奥雷列奥·佩西在他的报告《未来100年》中说:"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提示未来,有一点必须首肯──未来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题记在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未来社会里,读书自学无疑是提高社会个体和群体素质的成功路径。(一)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在中国,衡量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向来是看他有没有读书乃至读了多少书。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便成了文化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麦家曾经说过一句话:读书是件冒险的事情,因为烂书太多。看烂书,像吃了一个坏苹果,吃出一只昆虫,或一嘴农药,魂都吓走了,谈何愉快。  相似文献   

4.
怪胎     
小时候,我没有多少朋友。 因为他们觉得我与他们不同。不同的不是因为我有多么出色,而是我性格很怪。 那时我不爱说话——不是不想说,而是能听我说且能听懂的人在我们班几乎没有。我不穿裙子,不留长发,不爱撒娇,不载首饰,总爱和男孩一起玩,因此,女生不愿意和我在一起,男生也渐渐不和我玩了。  相似文献   

5.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合理地利用批评教育能使犯错的学生醍醐灌顶,迷途知返。批评不是简单的斥责,更不是挖苦讽刺,而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人的艺术。新时期,我们需要合理利用批评艺术,来增强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虽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 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而以色列的犹太人更甚,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让孩子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读书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工作繁忙时,也坚持读上几页,如果一天不着书,似乎觉得少点什么,于是养成了以读书代休息和以书催眠的习惯。但老实说读书也使我明白了不少道理,感觉十分充实。我的读书方法是:读古代的.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合理价值资源;读现代的,注重了解国情、省情、县情、民情;读外国的注重吸收一切外来文明的合理成果。读书的实践使我立正体味到:读书能完善自我、丰富自我、提高自我、拓展自我、跨越自我。读书不仅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而且能让人得到精神享受。不仅读文学作品右这种感觉读…  相似文献   

8.
“牛”博士的畅想曲———访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主持人徐照学博士□李群成王新宇郝银这是一本很奇特的影集。翻开影集,我们看到的不是甜甜蜜蜜的情侣照,不是幸福温馨的家庭照,而是一张张形态各异、悦人眼目的群牛图:在蓝天绿草之中,有着一种雪白裙装的牛,有穿...  相似文献   

9.
197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进一步写道:“劳动者成为资本拥有者不是由于公司股票的所有权扩散到民间,而是由于劳动者挖掘了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投资的结果。” 一般说来,构成人力资本的是劳动者的知识存量、技能水平和健康状况等。人力资本通过人力投资而形成,主要的人力投资包括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 在《福布斯》杂志1992年列出的当年美国25个最富有的个人和家族中,70年代以后白手起家、以知识获得财富的已占将近一半。1995…  相似文献   

10.
惑 一、中国企业对于人才的困如今,投资于人力资源并使之优先发展,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战略共识。在工业发达国家,培训费用在过去10年间一直是许多政府支出项目中增加最快的一项。许多国家尽管受到财政的压力,但仍试图不断加大人力资源投资的强度。在发达国家,用于人力资源的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6.5%,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  相似文献   

11.
“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呢?”这是每个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被问及的一个问题。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会再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上来,母亲就会认真地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由于历史上的犹太人不断遭迫害,财产被掠夺,房屋被烧毁,人民遭驱逐,屠杀,从而使追求知识,增长智慧成了犹太人的一种防卫机制。学问总是受到高度重…  相似文献   

12.
正柏拉图不会赞同杨朱的唯我思想,同样他也绝不会信仰墨家的兼爱。柏拉图逻辑的起点在国家,一个有限的国家。首先如书中所讲"我们构造这个国家并不是要让一部分人过得快活,而是要让整个国家快乐",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没有个人的利益,一切个人行为的最终归  相似文献   

13.
在新经济时代,经理人有六大心态:知识更新、专业忠诚、财源滚滚、名声大噪、稳坐其位、自己创业。    知识更新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现代社会不学习,就被淘汰;所以对于经理人来说;不管在哪里工作,首先求一支求知签,希望老板派自己去国外进修MBA或EMBA,派得越远越好,当然不要去非洲。 如今企业界面临的最严峻、最重大的挑战不是找不到人才,而是如何找到合适人才并迅速把他们变成一流员工。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发展,各企业都十分重视提高企业管理人才的素质,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改进企业管理人才的培…  相似文献   

14.
美国汽车制造业巨头 ──亨利·福特 亨利·福特( 1863—1946)并没有发明汽车,但他发明了汽车生意。1903年他创建福特汽车公司时,汽车只是花里胡哨不牢靠而昂贵的新奇。福特的天才在于把汽车变成实实在在的、牢固的.便宜的日常用品。在这个过程中,福特不仅建立起20世纪初最大的工业企业并积聚了十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36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还使自己走在一场对美国人的生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的社会革命的前列。1908年当他的福特T型车在大街上跑起来时,马匹消失得如此之快,以致于种干草的耕地被改种其他…  相似文献   

15.
古人“学而优则士”的说法至少表明了对于“学”的这样一种态度,即学是大可不必自始至终的,相比于学。“士”才是人生最高的目的。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如果不是因为只有读书才可以当官,想必读书是根本不会被视为万般之上的。说到实处,地位最高的还是当官。即便没有什么当官的希望,但做个读书人多少也能算是个安慰。恰是基于这个原因,结果造就了中嗣历史上无数个书呆子。  相似文献   

16.
搬家的鸽子     
一只鸽子老是不断地搬家。它觉得.每次新窝住了没多久.就有一种浓烈的怪味,让它喘不上气来,不得已只好一直搬家。它觉得很困扰,就把烦恼跟一只经验丰富的老鸽子诉苦。老鸽子说:“你搬了这么多次家根本没有用啊.因为那种让你困扰的怪味并不是从窝里面发出来的.而是你自己身上的味道啊。”  相似文献   

17.
毕燎原在青岛被人称作“商业怪杰”怪在别人不敢干的事他可以搞得轰轰烈烈似乎一夜之间,星星之火就能变成燎原之势。这便是其独到之处,他的公司就叫星火集团。毕燎原一无靠山,二无后台,成功的缘由何在?因为他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哲学可以给人类带来无穷的智慧毕燎原有一个理念,哲学可以给人类带来无穷的智慧。企业家如果把这种智慧化作一种经营理念与消费文化,其潜在的能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孕育其中了。这就是华燎愿的资源所在。他说:“人们都吃麦当劳,不是为了吃汉堡包,而是吃的一种文化与时尚,一个日本人有200条领带,因为他的消…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人才交流》2009,(8):41-41
近日,很多人对留学人数持续增加、留学生年龄越来越小这一新留学趋势心存隐忧。有数据表明,不光放弃高考赴海外读书的高中生明显增多,办理赴海外读高中的学生也比往年增加了两到三成。不久前刚刚出版的《人才战争》一书更是大声疾呼:中国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大、损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国之一。  相似文献   

19.
培训风险规避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训不仅是一种实践,更是一种理念,并且是建立在深刻的内涵和理念的基础上的。培训瓶颈的背后,真正限制培训管理体系的障碍在于“观念瓶颈”。观念瓶颈首先表现为培训文化的单薄,没有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把培训看作一种成本,而不是投资。具体表现在:培训被视为浪费时间和金钱的活动;培训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培训活动与商业目标没有明确的关系;培训资源投入还没有招聘新员工的投入高。  相似文献   

20.
刘桦 《人才瞭望》2007,(1):88-89
让我们来面对这样的事实:一些IT发展精英并不是简单的引人注目或是有魅力。大多数时间使团队凝聚在一起是很难的,而这正是完成一件事的关键。不注重细节,产品质量不可避免地从一开始就没有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