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化差异与出口商品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商品的包装设计往往忽略民族文化差异因素。在不同文化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出口商品包装设计者应充分了解输入国的文化及其背景,掌握出口商品包装中的文化差异并反映在包装中,这对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销售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民族文化差异的存在,各国对商品的包装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对出口商品包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包装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和包装装潢设计上。特别是在产品绿色包装中,由于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提升了商品的价值,而且也是规避绿色贸易壁垒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感性化已成为当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现代生活引导着人们的消费行为,供需消费逐步被感性消费所代替。人是有情感的社会群体,我们要从消费者的心理角度出发,让包装在心理上契合人们的消费欲望.情感上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年来,人们追逐“文化时尚”的热情日渐高涨,为迎合消费者的感性需求.应向包装设计注入文化理念。、一件有着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包装既是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它起着“无声推销员”的作用.包装设计工作的好坏,不但关系到能否获得顾客青睐,扩大商品销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和人民群众文化修养的水平.为此,我门必须重视商品包装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近年国家政策和攸关民生的焦点。从生态文明观的视角来分析中西消费文化的不同,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中西方消费思想的保守性和开放性、消费情智的感性与理性、消费对象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和消费理念的对立性与统一性的区别,对我国的消费文化提出落实顶层设计、加强政府监管、重构企业文化、加强公众生态教育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对适量化包装的呼声越来越高.笔者认为,产品包装应合理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文化价值品位追求.设计师应参照消费动机,挖掘包装的非物质价值,彰显其文化内涵.适量化包装的非物质因素表现应考虑两个方面:首先,让包装的非物质表现有"文化意指",与产品属性相辅相成;其次,应根据消费动机和人们文化消费的诉求,运用情感策略等非物质因素设计,使多元化的适量包装适合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7.
消费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而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创造性活动,是消费文化在生活领域的渗透。立足于消费心理的基本要求,分别从多元化、绿色化、个性化以及地域化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消费文化的当代特征,同时以包装设计为基点,从风格的多元化、设计思维的创新化、材料的可持续化和设计内涵的民族化这四个角度进行详实的分析,总结出二者之间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并以此挖掘出其内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消费逐渐出现了异化,这也导致了消费伦理的提出。当前的白酒包装设计以市场和经济利益为导向,过度包装,刻意附和、宣扬和放大一些不良理念,明显助推了社会上腐败、奢靡、攀比等不健康消费风气的滋长。消费伦理下的白酒包装设计应做到包装信息真实可信、包装精美而不奢侈、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产品文化并体现绿色包装理念。  相似文献   

9.
文化人类学一直着眼于民族文化的研究 ,尤其侧重于文化的“无意识的传承”的研究。然而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 ,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不同国家、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其“无意识的传承”传统 ,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 ,常常为来自国家和民间权威的力量 ,进行着“有意识的创造” ,这种创造的过程 ,正是一种“文化的生产”与“文化的再生产”的过程。这种“生产”过程 ,利用原有的文化资源和新的文化创造来展示各自的文化特征 ,形成一种“文化 +文化”的现象。特别是当把文化的展示置于旅游体系中时 ,文化的生产、消费和文化策略之间已成为一个整体。在全球化过程中这一文化的生产 ,在一定程度上 ,又强化了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文明消费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又是促进人的智能化、促进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科技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从而提高消费的文明程度。同时,指出高科技必须和高文化相结合,经济发展必须以文化为导向,要反对“享乐主义”,警惕消费领域的“毒蛇”,防止西方国家已出现的“文化矛盾”。文章最后强调:要坚持文明消费,发展知识经济;要端正价值导向,加速发展知识产业,优化消费结构,不断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真正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的来临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包装的理念越来越宽泛,超出了包装自身和商品的范畴,延伸到诸多领域,其标准、形式和功能深受商品、市场、科技、文化、环境等的影响,尤其是受人的各种需求和选择的影响,因此现代包装的存在、演变和发展出现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是其必然。  相似文献   

12.
广告充斥着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广告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展现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征及文化价值观。基于中英文化差异,中英广告语在语言风格、句子结构和价值观方面也各不相同。研究这些风格迥异的遣词造句,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广告语所折射出的中英文化异同,尤其对广告语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成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受文化的制约。国家或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首先通过其语言特别是文化词语表现出来,因此在翻译文化词语时要特别注意文化之间的差异,否则就会产生文化翻译方面的诸多问题。文化词语的翻译可采用移植法、意译法、借用法、注释法、省略法、功能替代法等策略。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才能更好地忠实原文,向读者传递正确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人之间的交际不仅涉及语言 ,而且涉及文化。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 ,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 ,可以减少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受阻。本文以中英文化差异为视角 ,分析文化差异对词义理解造成的障碍 ,以期英语学习者在交际中能更恰当、更准确地使用英语词汇  相似文献   

15.
坚持把中国哲学"和而不同"的理念确立为文化全球化的价值取向是文化全球化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文化在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只要有正确的应对措施,中国文化以其独特优势在全球化时代获得光明的发展前景是可以预期的。  相似文献   

16.
陈寅恪先生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开拓者,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提出许多精辟见解.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关于民族与文化的历史考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他反复强调种族与文化问题是研究中古史最重要的关键.在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关系上,他提出"北朝胡汉之分,在文化而不在种族"的论点.这对研究中华民族融合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丝绸出口贸易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丝绸出口贸易的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其数值一直保持在17以上,说明我国的丝绸出口与其他出口商品相比仍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我国丝绸出口的相对价格弹性系数为-0.3825,属于低弹性的商品.降低丝绸出口价格,不但无益于丝绸出口量的增加,反而会引起出口创汇额的明显下降,引起丝绸"出口贫困"现象的产生.稳定我国丝绸出口价格,是我国蚕丝业和丝绸贸易稳定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商品已经不仅仅是商品,而是成为了某种形象的象征,当你买进一个商品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买进了一种观念、一种形象。在商品消费时代,受众侧重的是经济成本,而在形象消费时代,人们的消费心理则从侧重经济成本转向侧重心理成本。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广告形象与受众心理接受状况,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而在这一点上又有殊途同归的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