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亚太经合组织(APEC)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形式,具有不同于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各成员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对APEC发展有双重影响。APEC所以能成立并有良好发展前景主要因为APEC成员在许多方面有共同利益。但APEC成员,特别在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之间,又有重大利益矛盾。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当前国际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大潮流。美国通过APEC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是其世界总体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前者既有符合其他成员利益的一面,又有和其他成员利益相悖的另一面。在APEC范围内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是目前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但它并非APEC的目的。APEC的合作领域应当更全面,更具代表性。我们在发展同亚太地区的经济关系时,也应注意和欧洲等地区发展经济关系。不排除在适当时候召开亚欧首脑会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东盟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创始成员,与该组织的其它成员在经济和政治上关系密切。东盟的APEC政策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东盟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要求APEC保持松散性、协商性、非机构化等特点,使其对东盟具有更多的互补性而非竞争性。茂物会议后,东盟对APEC实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采取了更为合作的态度,但仍然保持强烈的独立决策意识,把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的利益放在首位。东盟作为正在崛起的次地区国家集团,在APEC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亚太经合组织(APEC)为加强亚太经济合作,于1994年第二次非正式首脑会议通过了《茂物宣言》,提出了实现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及时间表,这一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与争论。本文就投资自由化的实现问题,从分析APEC各国(地区)外资政策法规和演变入手,以对投资自由化及其有关概念的理解为基础,认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地区)都难以在确定的时间内实现上述目标。  相似文献   

4.
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中国的政策选择罗肇鸿贸易投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功运作又大大推进了这一进程。中国已经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自然就要融入自由化的大趋势。当务之急是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政策,深化国内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和产...  相似文献   

5.
成果丰硕影响深远──PECCXI在北京成功召开杨泽瑞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D)在北京成功地召开了其第十一届大会(PECCXI)。PECCXI的主题是:亚太推动全球繁荣──贸易自由化与发展合作(Asia-PacificInitiativesfor...  相似文献   

6.
实施《茂物宣言》有四个难点:(1)如何理解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最终目标。(2)APEC合作的模式:松散的、非制度化模式还是紧密的、制度化模式。(3)APEC合作与世界贸易组织合作的关系。(4)如何解决APEC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在实施《茂物宣言》中的不平衡负担问题。我国需要建立起参加APEC合作的依托体系,即加强与东盟与“四小”合作,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并建立起东亚自贸区──欧盟──俄罗斯三边合作结构,以加强对美、日谈判的力量和抗御各种风险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论APEC是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宋玉华沈瑶随着APEC经济合作日益进入实质性阶段,关于该组织合作模式和运作机制的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1997年度APEC温哥华会议在加快贸易自由化进程,特别是在提前实现贸易自由化的部门选择问题上,两...  相似文献   

8.
论外国直接投资政策自由化与中国的外资政策调整方向张汉林张卫东蔡春林本文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政策自由化的内涵、外国直接投资政策自由化与经济增长、贸易自由化与投资自由化的关系、贸易政策与投资政策的相互影响、投资自由化进程的发展及趋势,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WTO和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自由化进程受挫的背景下,亚太次区域贸易协定迅速发展起来。亚太次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对亚太次区域贸易协定对APEC进程可能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APEC贸易自由化进程缓慢;另一方面是亚太区域贸易协定的繁荣发展。促进两者良性互动应采取与WTO保持一致,与APEC承诺保持一致,以"探路者"方式推进APEC进程。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亚太经合组织面临的挑战〔澳大利亚〕安德鲁·埃列克为了实现亚太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这一设想,就必须对在2020年之前所面临和需要克服的挑战达成共识。亚太经济合作的模式大阪会议已经共同确认,每一个“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都将以自愿与单方面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东亚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经济崛起堪称世界奇迹,政治崛起也得确认,但东亚要真正在美、欧、亚战略大三角中均衡发展,成为世界格局力量中心还有待时日。不仅美欧亚之间发展不平衡,东亚的经济和政治间发展也不平衡,东亚作为力量中心还不明确,不稳定,还不强有力,关键是东亚还缺乏凝聚力和协调机制,力量体现还未稳定有形。东亚崛起不能单靠APEC,应有东亚合作的自身载体,EAEC应运而生是符合客观需要的。我国在对待亚太合作和东亚合作方面有否轻重缓急?作者对我国的东亚政策的政策取向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试析日本亚太战略中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池元吉,田中景1995年8月15日是日本战败50周年,同年11月19日日本又作为主席国在大阪主持召开第三届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非正式首脑会议。这两件大事在同一年发生,很有象征意义,也令人深思。深入...  相似文献   

13.
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史敏亚太地区的地域概念有大有小,大可包括整个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连北美自由贸易区也在其中(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就包括组成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美、加、墨三国),小则指西太平洋地区,主要包括中国、日本、俄罗斯东部地区、“四...  相似文献   

14.
阎莉 《日本研究》2004,(1):17-21
日本的资本自由化是在贸易自由化大体完成后才得到重视的,此前一直实行对日直接投资的法律限制。1967年第一次的资本自由化始,经过了五次的资本自由化,1973年实现了全面的资本自由化,意味着日本国内投资市场的全面开放。期间,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止资本自由化带来消极影响的  相似文献   

15.
美洲自由贸易区加快筹建的动因特征及与APEC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未来欧洲经济圈相比,促使美洲自由贸易区,即美洲经济圈加快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中,美国经济实力逐步下降是其主要原因,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机遇则处于次要位置;21世纪初美洲经济圈的形成有着一系列特点,其中,NAFTA将循序渐进地向中南美洲推广和NAFTA将最终促使美圈与亚洲圈合为环太平洋经济圈两点明显有别于拟议形成的欧洲经济圈;由于拟议中的美洲自由贸易协定(AMFTA)是扩大了的NAF-TA,因此,NAFTA与APEC间的关系,既不是简单的平行关系,也不是一般的主从关系,而是一种伞状关系;顶端为APEC,中轴为NAFTA,下端分别为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和澳新自由贸易协定等。  相似文献   

16.
热点聚焦     
<正>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亚太经合组织总人口达2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40%;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56%;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量的48%。这一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亚太经合组织诞生于全球冷战结束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潮流。同时,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该组织为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  相似文献   

17.
在去年的《澳大利亚国际事务杂志》上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亚历山大·唐纳发表文章指出 :“保护澳大利亚国家和澳大利亚人民的工作与生活标准是 (澳 )外交与贸易政策的核心利益所在。”如果我们接受这一定义 ,就可以说 ,在上个世纪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 5 5年中 ,我们做得相当不错。澳大利亚已经建设成为强大的经济体 ,通过重要的途径与全球和本地区相结合。到 2 0 0 0年 ,与APEC成员国的贸易占 70 % ,5 0 %的出口目的地是亚洲。澳大利亚还与北美和欧洲有着其他一些紧密的联系 ,特别是在其进行投资的地区。这些联系得到了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8.
北美人口学会(PAA)及其研究的热点——1998年北美人口学会年会综述谭琳北美人口学会(PopulationAssociationofAmerica,PAA)是国际人口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性组织之一,它的成员以北美地区的人口学者为主,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  相似文献   

19.
60年代初,日本就提出了其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政策构想,经过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的两次大调整,其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政策已经基本定型:把促成日本可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环太平洋连带构想”的实现作为日本的长期奋斗目标;把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次区域经济圈作为近期的奋斗目标。由于日本经济受其所固有的战略性弱点的制约及其它因素的作用,为实现上述目标,开放的地区主义是日本坚持的基本原则。为了弱化在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所面临的矛盾,日本把“雁行模式”作为其主导模式,并通过投资、贸易、援助来强化这一模式作用的力度,努力构建自己的经济势力范围,迎接区域经济集团化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边恕 《日本研究》2000,(1):31-37
日本在战后曾长期实行严格限制外国同类产品进入国内商品市场的保护性政策 ,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然而 ,始于 60年代初的贸易自由化则迫使日本经济不得不开放竞争能力尚弱的国内商品市场 ,这对于刚刚渡过恢复期的日本经济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为此 ,日本采取了大量防御性政策 ,如限制自由化商品范围、改革关税制度以及维护生产秩序等措施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贸易自由化后外国商品对本国商品市场及幼稚产业的冲击 ,然而 ,这些仅是对贸易自由化所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进行的消极防御。保证自由化顺利实施的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