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权,是人身自由和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多方面权利的总称,它是一定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受社会制度制约,是历史的,阶级的范畴,因而也是具体的和相对的。历史上和现实上,各阶级都有自己的人权观。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就是在批判西方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基础上弃糟汲精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同志以其思想的深刻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武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始终不渝地维护无产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人权传统,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一、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前提 国家主权,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行使国家权利的完全自主性,在主权范围内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外来干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独立和主权,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保障,只能任人宰割蹂躏,便绝无自己的人权可言。这是一个国家维护、保障本国公民人权的前提条件,是人权问题的主要矛盾之所在。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人权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进程中主权国家的定位历来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家主权是一个民族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一切内外事务的固有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内部主权,即国家对内享有最高和最强的政治权威;二是外部主权,即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是平等的一员,享有独立自主权.国家主权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排他性.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维护自身最大利益为原则,一切决策和行为以自己的意愿为转移.一旦全部或部分地失去这些属性,国家主权就受到侵犯,国家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了.近年来,关于全球化条件下"主权回归"的论证日见声势,这不禁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3.
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哲学思考仪坤秀一、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内涵独立自主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其他方面为维护自己的主权,不受别国的控制或支配而采取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它的深刻含义是,在处理本国的问题时,要依靠本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决不允许本...  相似文献   

4.
论邓小平外交战略的"五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坚持独立自主外交,不结盟 同毛泽东外交思想相一致的,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统一和安全,坚持独立自主,也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核心之所在.邓小平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所涉及的内容、所产生的影响 ,不仅仅是在经济方面 ,还包括政治、文化诸多方面。其中 ,全球化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论题。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中的基本行为主体 ,也是全球化的产物。可以说 ,全球化促进了主权国家的形成 ,但也对国家主权提出了挑战。本文试就全球化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一、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形成国家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在古代中国 ,主权是指君主的权利 ,也有最高权力的意思。《管子·七臣七主》曰 :“藏竭则主权衰 ,法伤则奸门。”虽然古代最高…  相似文献   

6.
“九七”香港回归日期临近,现就几个问题谈点认识。一、香港回归将洗刷旧中国留下的主权和治权分割的屈辱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对其领土的所属和支配的权力。治权也称管治权。是指在领土范围内行使管理和治理的权力。主权和治权同属国际法范畴。主权是行使治权的依据,治权是实现主权的途径。主权和治权应当是统一的。不享有领土主权,就不能行使管治权。享有主权,就当然享有治权。要实现主权还必须享有管治权,否则主权就名存实亡。一般来说,主权是因.治权是果。但在国际法上.管治权有时也能产生主权,例如虽然一个国家对某块空间没有领土…  相似文献   

7.
一、坚持独立自主外交,不结盟同毛泽东外交思想相一致的,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统一和安全,坚持独立自主, 也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核心之所在。邓小平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与此同时,邓小平根据新时期我国外交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指导中国外交改变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6,(7):191-197
国家主权包含国家信息主权,国家信息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必然延伸。网络空间被视为一个"新疆域",但是网络空间中的信息规制并不应当是"法外之地"。网络主权原则是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利益、参与网络国际治理与合作所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网络事件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严重侵害了国家信息主权安全和政权运行,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的传播给传统国家主权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每个国家在其信息领域的主权利益都应当受到保护,信息领域内不应当有双重标准。国家应当排除外来信息干涉,独立自主地行使本国信息主权。  相似文献   

9.
欧盟是一个介于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独特"组织。按照民主国家的标准要求欧盟,的确存在民主赤字,但如果按照国际组织的要求来看待欧盟,那就根本不存在民主赤字。然而,欧盟毕竟具有了一定的"主权",所以,欧盟在政治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民主,但又不能对欧盟苛求民主,因为与欧盟政治一体化的现状相适应,欧盟离开了民族国家民主的此岸但还没有到达后民族民主的彼岸。我们同样也不能苛求哈贝马斯的民主理论,因为他的民主理论是规范理论,是一种民主的理想状态,现实可能永远都不具备完全实现其民主的条件,但是其价值就体现在对这种理想状态的不断追求之中。  相似文献   

10.
吴克辉 《理论界》2010,(8):112-116
20世纪60年代的中苏论战,贯穿着反对苏共领导对中国党和政府的干涉控制和维护我国独立自主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系统地论述了中苏分歧的主要问题,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立场观点。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党在论战中也出现一些重大的理论失误,这些失误影响了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1.
"发现""占有"和"有效管理"是国际法确定领土主权归属的基本原则。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持续管辖南海诸岛的国家,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这是国际法认可的历史性权利。南海周边一些国家对南海部分岛礁及海域提出主权要求没有法律依据,其对部分岛礁的军事占领以及在附近海域从事资源开发活动实质上是对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侵犯。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是友好邻邦,南海争端应由当事国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在全面和永久解决争议之前,各方应切实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鉴于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中国应加强海军现代化建设,做好适时收复被占岛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针对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实践的虚伪本质、人民对权利的深切渴求等现实情况,在批判吸收近代资产阶级学者的主权理论及结合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基础上,深入阐释实现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制度体系与实践方略,在既有主权理论基础上探索出真正属于人民的主权理论。马克思人民主权思想为辩证认识西方主权理论提供思想源泉,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创新给予理论指南,为当代中国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人民权利得到更健全的法律保障赋予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3.
1978年,改革开放的起步年,中国的再生年。历史巨轮在中国大地上隆隆推进,仅仅20年的时光,一个再生中国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一个主权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改革开放的国家,一个新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一个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国家,一个在国际事务中...  相似文献   

14.
共和主义思想观念塑造了西方的政治思维方式和政治思维习惯.并且在今天依然有效.在其价值体系中,"自治"(self-government)和"自主性"(autonomy)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取向--它最初的内涵是作为政治群体或作为政治群体组成的个体的自由民主权利.随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王朝(dynastic country)或帝国(empire),建立近现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演变成为一种近现代民族共同体(民族国家)争取的对外独立主权以及在民族共同体内部实现民主权利的理论依据.欧洲资产阶级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建立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政治目的.所以本文主要指出的是:自主自治(autonomy and self-government)权利在西方近现代民族建国运动的思想框架中被叙述为政治群体一种反抗异族统治,争取政治独立的"自决"权利以及政治共同体的一种反抗专制王权的民主权利,并最终促进了欧洲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时刻关注着国家利益,并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制定我国的国际战略。国家利益原则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 (一) 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重大意义。 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利益是国家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的总称,其核心是主权问题。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和国家独立的基本标志,一个国家没有主权也就谈不上维护国家利益的问题。在人类社会还按一定区域划分为一个个不同国家的情况下,国  相似文献   

16.
就学理而言。近代西方思想家强调人民享有主权的基本依据是作为自然法理论的“天赋人权说”和“社会契约论”。它主张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完全属于自己的不可剥夺和不可出让的权利,如生命权、享有自由和追求幸福之权;且,人的权利既然源于“自然”,它就不依赖国家而存在。  相似文献   

17.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独立自主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足点,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一、毛泽东主张独立自主进行中国革命,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根本上坚持了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独立自主首要的意义就在于无产阶级政党能够独立地处理本国革命的事务,自主地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社会制度。毛泽东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  相似文献   

18.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议会通过《独立宣言》,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和民主的国家"。从国际法视角来看,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的行为,既不是科索沃人民自决权的体现,也没有取得塞尔维亚的同意,更不是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实施,它侵犯了塞尔维亚自由决定其领土法律地位的权利。对科索沃独立的承认对国际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安全利益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独立和主权的头等大事,是邓小平晚年极为关注的问题。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这一思想始终贯穿全书。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探讨这一问题,对于指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系统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国家安全利益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什么叫国家安全利益?国家安全利益是指国家生死悠关的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安宁和稳定的生存环境。它的内容体现在:一是国际上坚持独立自主、领土完整;二是国内社会安定、政  相似文献   

20.
按:就学理而言,近代西方思想家强调人民享有主权的基本依据是作为自然法理论的"天赋人权说"和"社会契约论".它主张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完全属于自己的不可剥夺和不可出让的权利,如生命权、享有自由和追求幸福之权;且,人的权利既然源于"自然",它就不依赖国家而存在.相对于权利而言,国家只是个人权利让渡而产生的一种派生物,是人们为了使自身权利得到保障而达成的共同约定.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